分享

道家思想内蕴智慧 转载

 悠悠清莲 2016-11-03

道家思想内蕴智慧


作者:李艳霞 来源:《思维与智慧》 

 

 

 

  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是一门学问,属于道德理论,是国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蕴能帮助人修品正身。

  众妙之门,告诉人们做人处事的规律,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必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以致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当然“无为”并非一无所为,而是不妄为。

  众妙之门,是指一个框架,世间万物皆在其中,每个人通过设计自己的框架来设计人生。男人不立框,事业无法开始;女人不立框,幸福没法落定!人在不同的框架内,投入各自角色,进而有所作为。小成者布局、中成者造势、大成者立框!智者能正悟这其中的道理,纯熟后生其妙。

  众妙之门,就是谦虚、让人。示意人们端正“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处事态度,方可自修成道,达成“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剐”的人生境界。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深藏若虚、不露锋芒、虚怀若谷、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皆为人生的大框架,堪称“众妙之门”,其蕴藏的智慧,便是独一无二的成功法门。

  功成弗居

  功成弗居,既是默默无闻,即使一个人立下赫赫功勋,也决不请功受赏,把功劳归于个人。功成弗居,又是一种谦虚谨慎,不利用别人的功绩,炫耀自身。正如《道德经》所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是一种值得弘扬的道德精神。

  以功成弗居为标准,可以矫正行为,修品正身。功成弗居时刻在教诲于人,以天地为榜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虽然天地滋养了万物,却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天地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居其功。正因为它不居功自傲,所以永葆功勋。

  功成弗居,警戒世人,决不可以为富不仁;不可依权作判,仗名立言;不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智慧的企业管理者,懂得要与员工们一起分享成果,才能保住巨大的利润。成功的人士,懂得要尊重亲朋和家人,谦虚谨慎,事业才会平步青云。成熟的红高粱总是低着头,因它懂得低调处世为人。

  功成弗居是一种修行,每人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功利的诱惑下,能功成弗居,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必然让众人刮目相看。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一种聪明智慧,懂得人生功成之后,适可而止,不贪恋名利和权位。因为物极必反是天之道,违背天理,必然咎由自取,永无余地可以回还。

  功成身退,语出《老子》九章,阐述了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的道理。这种价值观值得赞美。

  《庄子·天运》也指出:“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慄,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充分说明贪得无厌的人会遭受上天的惩罚,作茧自缚,难逃困顿。

  功成身退,是深藏若虚,如同变化多端,周而复始的四季,生生息息。当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会让给夏天;夏天履行完养育万物的使命后,就会让给秋天;秋天完成果实成熟的重任后,就会让给冬天;冬天把万物收藏起来,养精蓄锐,等待再回归春天的大地……这四季循环的法则,揭示了做人处世的道理,适时把握分寸。

  博古通今,智者功成身退的典故历历在目,其智慧的人生,令人叹服而钦佩;而不能激流勇退的名士将相,也大有人在,通过他们一败涂地的结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人生之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充分认识满方易折,物极必反的道理,才能始终保存实力,永葆功名和富贵。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国学精粹,无为而治的方法,可以安邦治国,攘外安内。古往今来,中国百家先贤,一路追随,探索路上,百转千回。

  春秋末期,“无为”作为一项原则崭露头角,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道德行为。无为即是不妄为,妄为,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国殃民。无为而治,让人有章可循,从而矫正了人们的道德言行,不会胡作非为。当无为而治形成系统化理论,道家主张要效法自然,按照事物本真规律发展,不横加干涉,不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才能保证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健康发展。所以,无为而治,又是尊重生态,尊重自然,促进和谐进步发展的方向盘。

  无为而治,对于不同社会,不同领域,都有先验,无为而治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当时代进入法治社会,以法治国的核心价值,在社会进行实践。

  人生若运用好“无为而治”的智慧,如获一个锦囊,可帮助人生指点迷津;职场上运用好“无为而治”的智慧,便可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撑开自己的蓝天;管理中运用好“无为而治”的智慧,如借一双慧眼,忽然发现一条平坦的大道,免走弯路,减少管理中的失误,避免挫折和失败。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典,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意指自然的崇高地位,在于返璞归真,外力的作用不值一谈。其道理在于告诉人们,做人处世要按照客观存在的规律,顺应自然。

  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道法自然。道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末,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是万物万法之源。道承载着一切,若背道而驰,必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道能使天人合一,统领自然。正因如此,道总被尊崇,德总受到重视,德是道的蓄积,德是平时的细微与细致,德从点点滴滴积起,当蓄积到海洋、湖泊一样程度,便与道融会贯通,达到厚德载物的效果,一如海纳百川。所以,若想功成事遂,必需道法自然。

  大道无形无言,听不到摸不着看不见,只有通过人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德昭示道的一切。效法自然,是人类的道德准则。而不是效法成名的圣人,不是效法“尧舜”之类的“圣君”,也不是效法一代一代的“英雄豪杰”,更不是效法某个时代的达官显贵……

  道法自然,呼唤人类效法自然之道,像鸟儿那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像鱼儿那样,在水中自由游荡;像羊儿那样,徜徉在自然的牧场;像日月那样,在朔望之间,交替着登场;像父母养育儿女,儿女孝顺父母那样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