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心雕龙:当代经络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刘斌等

 369蓝田书院 2016-11-03

当代经络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刘斌,李玉华

(郑州人民医院骨一科,郑州  450003)

摘要: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核心之一,经络的现代化研究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简单回顾这段历史,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经络的实质仍未明确,传统经典的经络认识亦未与科研前沿紧密结合,进而表现出在经络相关概念认识上的混淆和悖论的产生。通过反思,分析了这些错误的根源,指出了当前对经络理论理解的不足,澄清了经络和经络系统的概念,最后展望了经络研究的未来。

关键词:经络;经络研究;针灸;反思;展望


Review, reflection andprospect on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LIU Bin, LI Yu-hua

(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Micro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3, China )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is one of thekey academic theories of TCM.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meridian andcollateral has gone through 60 years. Briefly reviewed, although lots of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was notclear, nor was the traditional and classic understanding of meridian andcollateral not integrated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es closely. Furthermore,paradox and misunderstanding were emerged on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meridianand collateral. The sources that lead to misconceptions are deeply analyzedthrough introspection, which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hortage and clarify theconcepts of meridians and meridian system. Finally,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of meridian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Researches of meridiansand collateral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trospection; Prospect

 

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核心之一,其对于理论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络的现代化研究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如今一个甲子过去,经络学术的研究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在这个过程中,多个学科参与、多项现代技术引入用于观测、研究、探讨经络的本质和特性,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回顾既往,原本清晰简约的经络概念不但没有在现有技术层面得到精细化,反而淹没于众多研究成果中变得模糊起来,更有甚者产生了分歧悖论和种种误解。在当下中医学术与现代科技广泛结合、迅速发展的时期,立足中医理论基础正本清源,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将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尽快地纳入经典理论的指导框架下,以期在更高的技术层面进行探索和发展,已成为中医经络学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经络研究缘起

近代国内中西汇通学派开始萌芽,陈定泰开始接触到近代西方医学,并进行了探索,马伯英评其为“第一个希望从解剖角度弄清经络本质的人”[1],然而西学并未得到当时中医界的广泛接受。而早在三十年代日本就有人设计电探器,测定皮肤电,寻找穴位,知道经穴部位容易通过电流[2]。当时日本学者基于解剖知识研究神经与经络关系的思路深刻地刺激和启发了国内学者,开始着手对古老的经络理论进行新的诠释和探索。

建国后自1955年开始,各省相继创建中医研究院和中医学院,着手系统地整理中医理论,其中经络是重点研究项目之一。1958年中谷义雄氏皮肤电阻良导络测试仪引进国内,改称经络测定仪;1963年《人民日报》全版发表朝鲜金凤汉氏经络体系,中国派出专家赴朝考察[3]。这两个事件为导火索,迅速引发了国内经络现代研究的热潮,我国对古老经络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亦就此拉开了
序幕。

当代经络研究历程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络现代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1956年经络实质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起,到文革期间为止,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经络的形态学研究[4]。回顾这一阶段,当时来自日本的相关技术成果包括研究思路对国内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而朝鲜“凤汉小体”的最终被证伪,则使得在解剖组织结构上寻找经络实体的思路不再成为主流。

70年代,针刺麻醉和循经感传的研究,再次掀起了经络研究的高潮。针刺麻醉是我国中医工作者的首创,是我国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成就之一,它兴起于60年代,盛行于70年代[5]。在探究针刺麻醉的过程中“经络敏感人”现象于1971年被发现,并于次年被公开报道,该现象后称循经感传现象。1972年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和研究相继在全国各地开展,我国的经络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以探讨经络现象,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为中心的新阶段[6]。自此,围绕循经感传这一思路的研究广泛开展并延续至今,经络的现代化研究从组织特性的寻找转向循经传导特性的观测。

80年代中期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最初使用声光电热磁等常规物理手段,继之使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生物化学等项技术,均证明了循经路线的特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在90年代,经络研究分别进入了“八五”“九五”国家级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逐渐形成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间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7]等四大学派。这一时期的经络学术假说数量的迅速膨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研究思路和应用技术不断被引进国内的背景。

经络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共资助6项,这些项目有些是“九五攀登”计划项目的深入,有些是采用新的技术方法研究循经感传的机制,也有将筋膜学说引入经络研究的尝试。比起以往学者们采用各种手段包括声、光、电、热、磁等来研究经络的热度,对于经络的研究已经回归理性。结题项目有7项,经络研究均为以往有基础的工作的延续,以神经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经络仍然是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8]

经络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难以尽数,但是对经络本质结构的探索仍在继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筋膜学说,其认为:筋膜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出结构的多样性,由浅入深依次的5类筋膜在人体内部构成了完整的支架体系。从筋膜的功能学角度出发,提出筋膜极有可能就是经络的解剖基础[9]。这是继血管、神经之后,又一实体结构被用于探讨经络的本质,相信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事实的真相了。

反思

历经60年的历程,国内经络的现代化研究始终保持着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同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切实的进展。然而回顾既往的文献,经络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基础探索阶段,经络的实质仍未明确,科研成果尚不足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最核心的问题是传统经典的经络认识并未与科研前沿紧密结合,进而表现出在经络相关概念认识上的混淆和悖论的产生。

1. 血管思路的放弃?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代之后大约2 000年的时期内,“经络”对于中医来说一直都是言之凿凿,用之切切的概念。然而无论是中西汇通早期陈定泰和王清任的努力,还是日本初期的经络研究,在早期的解剖水平下,以血管为主题的思路很快被放弃。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仅仅把血管作为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来看待,无法解释传统针灸的循经现象,更无法解释缪刺治疗的机制。而在现代人体解剖结构中,唯有神经系统具有感受、传导的功能,所以自经络现代研究伊始至今,国内外都把神经系统作为研究和阐释经络的重心。尽管国内早期的解剖研究提示在穴位附近有丰富的小血管和神经末梢并存,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血管在经络研究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

2. 经脉和血脉的悖论?解剖学是典型的还原论思维,1945年Sunderland[10]就提出神经血管密切相关的认识,但是随着现代解剖系统的形成,血管和神经的密切联系已经被人为地在理论层面割裂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经络现代研究对血管的忽视,同时通过比对传统脉气流注和神经传导的差异,又无法将经络直接定位于神经系统。由于无法实现具体解剖结构的经络再现,国内经络研究已经转向循经感传和经穴刺激的脏腑、乃至颅脑定位等功能的研究。部分学者在失去解剖支持情况下,将经络或经脉定义为功能态的“虚拟”存在,这直接导致了这一假说和传统经络脉系运行营血的实体认识之间的矛盾[11]。真相往往只有一个,当我们依据实验观测数据归纳总结所得到的结论和经典理论有出入时,往往是看问题的视角存在差异,但更可能是我们在理解上的误区和认识上的空白造成的。

3. 重经轻络的事实?经络现代化研究的如火如荼与中医界尤其是传统针灸人士的广泛禁声是值得反思的另一个现象。经络理论指导中医的针灸、手法治疗已愈千年,其客观存在和正确性已经不容置疑。但是传统中医人士在经络的现代化研究中很难拿到发言权,可以说从最初的经络敏感人道循经感传,再到脏腑和颅脑定位,经典中医理论和传统刺灸、手法治疗只是烘托了一个文化背景,并未切实地和经络科研前沿相结合进而发挥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经络的理论阐释和古文献研究始终聚焦在经脉方面,与之相应的络脉被问及的频率甚少。经脉和络脉是《内经》经络脉系的两大主体,目前络脉理论正在逐渐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初期的研究把络脉定位于毛细血管有失精准,使得相关研究仅停留在临床诊治理念方面。笔者于2015年报道了《内经》孙络的相关特性[12],初步研究可以发现《内经》人体结构理论针对孙络一级的络脉,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遍布人体周身,广泛联络五体的各个层次。络脉体系是连属经脉系统和五体之间的重要结构,在理论环节的缺失,导致了当前中医对经络的片面认识,进而无法在理论层面有效地指导相关
科研。

4. 需要澄清的概念?目前使用现代技术进行经络研究的探索已成果累累,但是从中医学界的客观反应来看,不尽人意之处仍然明显,其中亟待澄清的是经络脉和经络系统这两个概念。

4.1 经络脉的概念?经络学说主要体现在《内经》的众多篇章之中,因此系统解读《内经》所涉经络相关概念间的基本关系对于准确全面理解经络理论的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3]。《内经》中的“经络”有其自己的概念,它的内涵是经脉和络脉,外延是内属脏腑、外络支节,其实质仍然离不开经脉理论。魏晋至明清“经络”词组均指经脉、络脉[14]。《内经》理论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确定的理论,古人已经明示了营卫循行是两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连的气行模式。当我们仅讨论经脉和络脉时,它的实体对应非常明确,就是运行营血的脉系,是不涉及脉外卫气的。

4.2 经络系统的概念?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15]。由此可知,经络系统涉及了脉、经筋、皮部等多个结构,从中医学解剖层次上讲,它包含了除骨以外的其它五体结构,因此经络系统概念的外延覆盖了脉的外延,而包括正经、奇经、经别和各级络脉的脉系构成了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说,整个经络系统的气血循行特性是营气行于脉中和卫气运行于脉外的综合表现。

由此我们再度审视既往的经络相关研究,可以说,采集到的绝大多数信号数据是来自于整个经络系统的,无论对象是人还是动物。使用单一指标的信息采集往往只能反映经络系统外在表现的某一方面的特性,而不能代表经络系统的本质。经络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组织结构,其营行、卫行,以及营卫交互的作用等方面的机制,目前还没有根据经典和临床资料充分解析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对每一个试验指标的评判都要万分谨慎,不能用简单的总结去解构复杂的经络系统问题。

5. 现代解剖学的启示?自1987年伊始,澳大利亚学者Taylor[16-17]相继报道了并不断完善了“血管区(angiosome)”理论。这一理论立足皮肤血供的研究,为现代外科皮瓣切取提供了解剖学支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血管区理论构建了从大血管到皮肤中末小血管的整个人体的血管网络,各血管区之间尚有更细微的双向动静脉进行联络,这和《内经》的经络脉系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其论文中提到各级血管是按照人体结缔组织框架走行的,从而提示我们,血管的分布结构和人体结缔组织框架结构是一致的,血液在各级血管中的流通亦可反映为沿着结缔组织框架的构型进行流动。

人体的血管网络实际上交织着内脏神经网络,在结构上毗邻着人体的结缔组织框架,由此,来自内部的血流变化和来自外部的任何理化刺激均可能借由血管神经复合网络发生传递和反馈,这一调控机制复杂的程度很难用简单的建模去仿真。基于解剖事实的这一理论机制,能够解释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经络现象,从而进一步提示我们经络系统的主体既不是单纯的管道作用,亦不是单纯的神经反射,而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的多重作用的整合表现。

展望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医理论和诊疗理念为现代医学所接受。古老的经络理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然而其中仍有许多尚未明了的细节等待我们去开发。整个经络系统的重构任务,我们才仅仅开展了经脉这一个环节。阅读前辈的文献,那种时代的压迫感跃然纸上;比对同时期国外的相关进展,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在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以及先进应用技术的融入方面,我们较发达国家的同行还存在一定差距。放眼今日,经络学术的千里之行更加刻不容缓。

展望今后的经络研究,我们既要回归经典,立足经典,又要加强多学科、乃至国际学术之间的互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既往成果需要进行充分的甄别和再评估,对今后的科研要建立战略意义上的统筹,紧密结合中医理论,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古老的经络理论诞生于中国,她的辉煌必能再次彰显于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范行准.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第一卷.北京:中华医学会,1943:56

[2]  秦葆佐.日本经络经穴研究近况.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3):38-39

[3]  孟竟璧.四十年来经络研究的回顾与建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56-58

[4]  张维波,郭义,林玉英,等.经络研究近50年回顾与今后研究方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5):99-104

[5]  刘堂义,杨华元,褚立希,等.针刺麻醉的现状及分析.中国针灸, 2007,27(12):914-916

[6]  胡龙翔.十五年来我国经络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针刺研究,1987(3):165-175

[7]  华萍,吕虎,原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中国针灸,2006,26(6):407-503

[8]  赵长龙,景向红,李宇清,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期间针灸学项目情况报告和分析.针刺研究.2012,37(4):328-332

[9]  赵丽云,张铭,赵福建,等.筋膜与经络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1,26(8): 1671-1675

[10] SunderlandS.blood supply of peripheral nerves.Practical consideration.Chicago:Archives of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1945,54(4):280-282

[11] 刘澄中.“经脉论”与“血脉论”孰是孰非.中华医史杂志,2006,36(4):231-237

[12] 刘斌,尤海燕.《黄帝内经》孙络相关特性辨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5):303-309

[13] 马晓彤.《黄帝内经》所涉及经络相关概念间基本关系的解读.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4):277-279

[14] 严健民.古今“经络”概念试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 721-723

[15] 石学敏.针灸学.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6

[16] TaylorGI,Palmer JH.The vascular territories (angiosomes) of the body:experimental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Br J Plast Surg,1987,40(2):113-141

[17] TaylorG I,Caddy C M,Watterson P A,et al.The venous territories (venosomes) of thehuman body:experimental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Plast ReconstrSurg,1990,86(2):185-213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8日)      

 

通讯作者:刘斌,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路33号郑州人民医院骨一科,邮编:450003,电话:0371-67077521,E-mail:liubin1975@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