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经络(未完成书稿)

 隐士的书屋 2014-02-2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等人访华,参观了开胸手术,用的是针刺麻醉。我请教辛育龄教授之后得知针刺是由傅忠立先生完成的,傅先生是我的针灸启蒙老师。因为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开胸手术,参观者可与其谈话交流,这使尼克松等参观者大为震惊。

什么是经络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十分神秘,有些朋友还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增强功力或学点点穴功夫什么的。问题是在中医专业里,真正的经络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了解下经络的概念。

经络实际上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在中医所有的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异议。比如在李鼎教授主编的针灸推拿系教材《经络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版)中写道:“经脉、络脉,简称经络。”在石学敏教授主编的中医药类专业用教材《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版)中写道:“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唐代医家杨上善称之为“经络之脉”。 在196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学》教材中,更是明确的指出:“经,系经脉。”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分为正经也就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由此可见,所谓的经络问题,主要是经脉问题。因为络脉相对比较简单,比如浮络基本上就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浅静脉,如中医针灸科常说的“刺络疗法”说白了就是针刺浅静脉少量放血,“刺络拔罐” 则是浅静脉少量放血后再加上拔罐,而别络在《黄帝内经》认为也是可以看得见的。

在了解经络本质以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经脉理论构建的方法。经脉理论的产生并非像我们许多针灸书籍所讲的那样,先发现穴位再连线,或由练功内视发现。经脉理论的构建明显的受到了古代“天人相应”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明显是在“人与天地相应”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这在当时无疑是很先进的,在地球村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还在崇拜鬼神,巫医当道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了。

《灵枢·邪客》:“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脉的建立明显是对应当时最著名的十二条河流,“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中的“节”指的是腧穴,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所以人体应当有三百六十五穴。这是将人比附自然,而“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则是将自然比附人。

此外在《素问·阴阳别论》中还认为十二经脉与一年四季的十二月相应:“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王冰注:“经,谓经脉;从,谓顺从”。《类经》卷六,张介宾注:“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以应十二月之气,而在人则应十二经之脉也。所谓从者,即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等义。”

类似的论述还见于《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其实,在这早期还流行“十一”这个数字,所以我们至今还在讲五脏六腑。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及张家山简书《脉书》所记载的经脉数都为十一条,《黄帝内经》中也有一些篇章所述经脉为十一脉,即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这种阳六、阴五的十一脉学说的建构,有人认为它不是一种经脉学说尚未完善的结果,而是按照“天六地五”这种阴奇阳偶的数术观念决定的。

“天六地五”,是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对神秘数字,《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公元前541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派医和去给晋侯诊病,医和分析其病因时指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国语·周语下》则概括为:“天六地五,数之常也。”《汉书·律历志》进一步论述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日,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天六地五”的神秘数字,可能从天干地支而来,与当时的历法内容有关。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早在殷商时期已用于纪日,后又用于纪月、纪年,干支相配六十为一循环周期,其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而形成“天六地五”之数。这种神秘的数字观念,作为一种信念影响着医家对经脉学说的第一次整合,对他们而言,人化天数而成,其核心构造万不可不副天数,人体的经脉也应该是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

“天六地五”的数字信念,在中医理论的其他方面也有所反映。如五脏六腑概念的产生,《难经集注》曰:“其言五脏六腑者,谓五脏应地之五行,其六腑应天之六气,其天之六气,谓三焦为相火,属手少阳,故言腑独有六也。”《白虎通·五行》也说:“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灵枢·经别》则指出:“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又如经脉本输的数目,阴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穴,而阳经于五输之外,另置一“原”穴凑成六穴。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运气学说中也反映了“天五地六”的思想,《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十二月与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学说是继十一脉学说之后经脉学说的第二次整合。经脉之数定为十二,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以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经脉学说,形成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理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因于古人对“十二”的数字信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左传·哀公七年》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天之大数”的神圣性质,反映了十二与古代天象的密切联系。 

按照“天人合一”的逻辑,人秉天而行,天为人立法,因此《淮南子·天文训》说:“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素问·阴阳别论》则指出:“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灵枢·五乱》也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素问·脉解》篇也以汉代盛行的十二辟卦来解释经脉病症的机理。由此可见,十二经脉学说的建构,明显受到了古人数字信念的影响,经脉之数不足十二则凑足,超出十二时则去除而另立一类。如《内经》对于督脉、任脉、冲脉这类位于前后正中线的脉已有较完整、具体的记载,而且论跷脉左右对称分布,循行部位与病候明确,与经脉的性质完全相符,由于受十二此“天之大数”的限制,而只能另立“奇经八脉”以统之。

二十八宿与二十八脉

《内经》为了论述营卫之气在人体的昼夜运行次数,《灵枢·五十营》引入了人体经脉的长度为16丈2尺、一息气行0.6尺、昼夜呼吸次数为13500息等数据,以推论营卫之气一昼夜在人体运行50周次。在这里,为了计算人体经脉的长度,《内经》则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从天有二十八宿,推论出人有二十八脉,如《灵枢·五十营》说:“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起源及形成时限,说法不一。有人通过计算,认为自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间,赤道星座的位置与赤道符合得最为理想,因此这个时间可以考虑为二十八宿体系建立的理想年代。二十八宿作为判断日、月、五星运行位置的天象依据,势必也成为古人的一种信念,而影响到经络学说的建构。《灵枢·脉度》论经脉的长度,在手足三阴三阳二十四脉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督脉、任脉和跷脉,由于跷脉有阴跷、阳跷之分,均为左右对称循行,全部加入则为三十条经脉,超过了“二十八”之数,因此产生了“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的问题,“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同一条跷脉,在男子为经脉,在女子为络脉,反之亦然。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凑足二十八脉之数,以应天道二十八宿。

综上所述,经络学说的建构无疑深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和神秘数字信念的影响。由此所形成的经络学说,自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不能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知识。因此,在对经络实质进行实验研究时,首先必须通过发生学的研究,充分揭示其文化哲学与客观实践知识的不同构成,否则任何实证研究都将会陷于困境或误入歧途。

关于经脉与络脉区别,在《灵枢·经脉》篇中有清晰明确的论述:“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

由此可见,在《黄帝内经》时代,经脉并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虽然“常不可见”,但“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说经脉虽然一般看不见,但却是可以摸得着的。中医的“摸脉”摸的就是这个“气口”脉,也叫“寸口”脉。络脉就更好理解了,“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因为络脉是看得见的,也就是浅表的小静脉,而且因为病因不一样其颜色也有不同变化,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放血,故名“刺络”。其实寸口脉中的“寸”特指寸口脉,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从腕横纹到寸口脉这段距离,用作度量衡的寸是后来的引申义。

就连认为经络的经指的是感传的孟昭威教授,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所谓经络,按中医的说法,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从《内经》直到清末的观点,认为经络是和血管有极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刺血管壁,按经络学说,自然也就涉及到刺经络了。”进而论述道:“根据上述说法,经络本体似有一部分在血管上,另一部分在血管外,它是一个复合的体系。”令人诧异的是,孟教授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所谓经络,按中医的说法,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经络是个纯中医的理论,难道不应该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而按西医的说法去理解吗?何况西医并没有经络的概念。比如中医理论还有“气”的概念,当然有其特定的含义,难道我们不应该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而去用西医胃胀气等气的概念去理解吗?再比如物理学有“质量”的概念,难道我们不应该按物理学的定义去理解,而去用社会学的概念去理解而当成产品“质量”好坏的含义吗?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是连中学生都明白的基本原则。什么叫“经络本体似有一部分在血管上”?《内经》原文说的很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事实呢?既然知道经络是“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找所谓的“经络实体解构”呢?

但事实上,许多经络研究者确实没有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经络”,尤其是没有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先秦以及相关出土医学文献中。不是潜心研究“经络”的真说也就是“经络”一词的本来含义,而是热衷于提出各种“假说”,学风之浮躁,由此可见一斑。一些学者即便是读古代文献也是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先有个既定的概念,先假定“经络”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已知组织以外的结构,然后再去古代文献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证据。这和刑事案件中的有罪推定的性质是一样的,许多时候是以偏盖全,有时难免牵强附会,甚至不惜改动经典原文以为己用,得出的结论可想而之。如果你指出《黄帝内经》里面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经脉是可以摸得着的古人最早指的就是血脉,马上就说你是“血管论”者。有时甚至马上给你扣上一顶大帽子“搞针灸的连经络都不相信!”所谓的“经络”理论成了宗教,不能质疑,不能批评,只能敬仰,只能顶礼膜拜。

中医界的这些弊病和武术界是一样的,这当然和这两个学科的特点有关,那就是在古代文献里有大量的哲学、社会学及文学描述。正如王芗斋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所指出:“无如晚近世欲趋于卑下,不求实际,徒务虚名,于是牟利之徒,不自学问抄袭腐败之陈文,强作谋生之利器,满纸荒唐,故入玄虚;忽而海市蜃楼,迹近想像,忽而高山远水,各不相干,使学者手不释卷,如入五里雾中。”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经脉都看不见,比如足太阴脾脉过内踝之上这一段,就是可以看得到的。原文还是见于《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有的版本作“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由此可见,经脉之所以看不见,不是因为其无形,而是因为“伏行分肉之间”,看不见是因为经脉所在的位置太深了,但当有邪气侵犯之时,经脉会有异常波动的,可以根据脉的波动情况来诊察疾病,也就是诊脉,而当时的诊脉不止于寸口。

“十五络脉”是指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又称“十五别络”。起着加强表里两经脉的作用,络脉有自己的走行路线,也各有自己的一个穴位,许多人认为十五络脉是看不见得,因为有固定的腧穴,只要扎到腧穴上就行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关于“十五络脉”,《灵枢·经脉》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可以看出,十五络脉在实证之时是会显现的,虚证则会脉管陷下。如果在一般位置见不到络脉的话,就要在其上下寻找。(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