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描写技巧】(八)结构

 WENxinHANmo 2016-11-03

古典诗词描写技巧(八)结构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

铺垫渲染是用各种表现手法着重描写,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化主题,是描写技法之一。

(1) 渲染的对象。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2) 渲染的手法。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

(3) 渲染的原则。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4) 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语言渲染等。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析】

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铺垫

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1) 铺垫的特点。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2)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3)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4) 铺垫的种类。

 ①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之别。正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② 从铺垫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衬托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宝玉挨打(33)是伏笔铺垫,《红楼梦曲》就是一种悬念铺垫。如:

《江南可采莲》   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析】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田田”叶子浮出水面相连接的样子。

 

(二)伏笔、照应伏笔 

伏笔是用预示、重复等方法,埋伏下情节发展的线索,为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以叫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冗起伏的艺术效果,又叫伏线,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戏剧、曲艺、相声艺术创作称为“抖包袱”。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

(1) 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2)  照应的种类。

①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②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③ 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三)结构对比手法 

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析】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四)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还有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例: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析】

本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颔联、 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尾联连用两个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