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见出口的人性隧道

 昵称25382711 2016-11-04





不同于朴赞郁和罗泓轸作品中鲜明的个人印记,首执导筒的延尚昊虽功力不俗,且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亚洲丧尸题材的先河,但影片流于程式化的叙事桥段及清晰的复刻痕迹,仍使其艺术性打了折扣。当然,好的实验品即非原创,也值得鼓励,每个关注亚洲电影圈的人都难否认,不论在技术还是境界上,我们都太需要《釜山行》这样的电影作为支持,以填补同类题材的巨大空缺。



作为主打视觉体验的类型片,灾难片素来对描绘以假乱真的末世图景情有独钟。而韩国却在向西方取经学习的过程中,经历漫长的探索与实践周期后,发展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制作路径。好莱坞《后天》、《2012》中天塌地陷的恢宏场面固然令人震撼,但在立意发掘上却始终稍逊一筹,对危难关头人伦秩序的探讨,到头来降格为例行公事的陪衬与点缀,即刻卷入视觉风暴中消散无形。



在韩国,艺术与公共事务间高度的相关性向来人尽皆知。韩影题材瞩目的广泛性,正同创作者们全心投入的诚意分不开。他们不单拘泥于硬件标准上的突飞猛进,转而打破素材之间狭窄的壁垒,实现本土视野与国际格局的成功融合,赋予作品不断再生的活力。从《汉江怪物》到树立商业标杆的《海云台》,到《流感》再到今年刷爆网络的《釜山行》,灾难的包装形式再怎么富于变化,其内在价值思想都植根于韩国恐怖题材的土壤中,呼应社会场所中割裂的矛盾冲突,焦点偏向“人祸”而非“天灾”,精神重创而非物理打击,这种兼顾技巧与内容的创作理念,大大丰富了成品的维度,使其脱离毁天灭地的特效,依然足以包罗万象,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心理震动。



《釜山行》成为下半年韩国影市当仁不让的爆款,也使其光芒盖过大批同期上映的电影。其中一部同样借灾难刻画人性、反思社会的类型佳作,虽没有前者那样挑动肾上腺素的特效素材,却凭借含蓄沉稳的气质与意味深长的伏笔,予人猎奇之外更加深层多元的讨论。



作为同样批判性十足的灾难片,《隧道》拥有许多反常规的类型元素,它并未聚焦于惨烈的自然灾害,而以黑心的社会工程为蓝本,讲述了隧道塌陷后触发的一连串次生灾害。2个小时的求生之路上,河正宇饰演的主人公被困于废墟底下35日,与进度缓慢的救援队周旋。而在巨石掩埋的隧道之外,一支全副武装的救援队伍和一群扛着相机的记者临时组成的大本营,使得周详的救援计划见诸报端,经由媒体强大的通风口持续扩散,发酵,成为举国关注的议题。在外界多方势力条件的干扰下,救援过程少了惊心动魄的铺垫,更像与时间进行的一场漫长而艰巨的马拉松。



影片对求生者个人意志的放大,与极力营造的封闭环境,让人想到另一部题材相近的作品《活埋》。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都处在极度压抑的空间状态下,不安与焦虑反复堆积,绝望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与后者从头至尾罩在未知的悬念下,真相扑朔迷离不同,《隧道》采用了明显的双线叙事,通过隧道内外强烈的环境对比,构建出包含嘲讽意味的信息。因此影片并非典型的密室电影,对于灾难的源头,每个人都一清二楚,吸引我们的只是故事的结局,以及救援如何走向结尾。



如若说《釜山行》中灼人的道德拷问是通过简单的选择站位,为不同人群贴上鲜明的价值标签,进行对立划分,那么《隧道》中涉及人道救援的讨论则更为复杂,具有延伸性。影片并未对官员和施工方玩忽职守、掩人耳目的行径发出厉声讨伐,转而深入具体的人物轮廓背后,向现实中的围观群众发出追问,捅破糊在良心表面的纸,如一条蜿蜒的黑色河流,覆盖住善恶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线。



致使救援工作一再拖延的阻力,既有看得见的天堑(隧道中堵塞的石块,错误的结构图纸),也有看不见的敌人(时间流逝,动摇的人心,舆论的偏转)。两者于推移的时间轨道上相互交叠、关联,一方面渲染出波澜起伏的观影氛围,同时也对脆弱的群体道德加以剖解。隧道事故初登头条时,社会各界发表的舆论声明尤为一致。“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全力营救他。”总统在镜头前充满感染力的指示,代表了大多数人内心的美好愿景。可他们要打通的何止是一条隧道,更是对责任部门内部灰垢阴影的扫除。比起震怒的自然巨人,更难调解的无疑是公道与人心。



工程方隐蔽的利益交涉,漫天散播的假消息,伴随陷入僵持的救援进程,男主逐渐淡出公共话题的核心地带,精心编排的政治说辞也在此时褪色失焦。隧道坍塌更像是寓意深远的镜像,折射出社会信用的崩塌,及公众良知在信息操控下丧失主观判断力,被官方意见挟持的姿态。看似坚定的道德立场原是如此脆弱不堪,对生命的尊重与宣传、资本等多种因素混杂在一起,令被困者化身舞台上受人摆布的道具,孤身一人隔绝于嘈杂世界的彼端,苦等那束可能永远无法照进的光亮。



不同利益团体的冷漠自私固然招人反感,而影片在计算生命等式的问题上,也提出了难以回避的质疑。和《拯救大兵瑞恩》的价值输出相近,这一矛盾的出发点在于,牺牲大批救援人员的健康、精力与陪伴家人的时间,去搭救一个生死未卜的人,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提倡。



诚然,天平的两端无法永远对等,最直观的对比呈现,便是救援人员捡起掉在地上的鸡蛋,与殉职后母亲扔向主人公妻子的鸡蛋,两幕画面对抗的激烈性,令对温情的歌颂瞬又跌至冰点。对沉浸在悲恸中的母亲,我们自然无从指摘,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家属,却注定被无法弥合的裂缝隔开。许多时候,正是这类尴尬的道德边界,让我们徘徊之余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无力。



在吴达洙饰演的救援队长正直的坚守下,男主得以重获光明。大韩民国的总统登上电视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说,各大电视台纷纷对救援队的功勋业绩给予褒奖。讽刺的是,这群争相歌功颂德的人,正是几天前宣判他“死亡”的那批人。政治家与赏金猎人们伪善的面孔在大街小巷滚动播放,甚至将他冲救援队长竖起的拇指曲解为对国家的感谢,这种反讽手法虽稍显刻板,却仍带给人醍醐灌顶的思考。



片中还有一处值得留心的细节,在男主得救后涌现出的正面报道中,没有出现遇难女孩的名字,唯一充当提示的是被同时救出的小狗。不管导演是否有意为之,观众都可从中窥出媒体行业潜在的动机。灾难当前,不论局面如何持续恶化,也要积极弘扬乐观向上的主旋律,倡导举国同心排除万难。有意淡化甚至掩藏死伤人数,在战争年代用以为侵略者洗刷罪行,而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则成了构建和谐社区的宣传工具。



影片结尾处,男主和妻子驾车穿过狭长的隧道,无尽的转角与头顶的灯光相交织,犹如幽暗深处传来的怵惧,层层浸透他的内心。视野豁然打开那刻,每个人都会和主人公一道由衷地发出感叹,能活在阳光下,真好啊。



 多年以后,当他回想起被困隧道中的35天,该生出怎样一番劫后余生的欣慰?隧道崩塌也许是偶发事故,却又拥有无法削减的必然性。身为指令的下达与组织者,在每次紧急行动中为救出一个人心存侥幸的同时,又该如何审视自身的职业态度?民众需要力量,需要正面凯歌作为精神上强大的支柱,这点毋庸置疑。而终极的难题恰在于,我们如何让每个血肉丰盈的人,不仅止是一组组冰冷递增的数字?


这个答案,还是留待现实中去找寻吧。


作者:仲夏之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