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饮食谨和五味析微

 袁虎帮 2016-11-04

道教饮食谨和五味析微

武汉长春观道学堂2016-11-04阅读原文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早在老庄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关注五味的问题。道家崇尚简朴自然,《道德经》第十二章指出:“五味,令人口爽。”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天地》中说:“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老庄都认为丰腴的食物使人的口味败坏。《黄帝内经》谈五味比较具体,《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是将五味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五味与五脏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主张五味调和才能滋养五脏,强身壮体。后世道教学者吸纳道家和医家有关五味之言论,对谨和五味之必要性、五味调养之操作法等有详备的阐发。不过,目前道教学术界方面项研究成果欠缺,本文广泛辑录有关一手文献,对道教饮食谨和五味养生理法进行细致的探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道教经典倡导谨和五味。约出于唐宋间、原题“前商州丰阳县主簿符度仁纂”之《修真秘录》,假托思仙与真人问答,论述饮食调养之法,大旨谓选择食物须应四时月令,以和五味,益五脏,治百病为主。该书《食宜篇》曰:“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1](p714)符度仁没有说明此言出处,实际上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元代九华澄心老人李鹏飞所编撰的《三元延寿参赞书》卷3《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也引用《黄帝内经》这一句,只不过略有增删,“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1] (p749)”虽然所引稍有不同,但这两本年代迥异的道经,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意思是说阴精之生成,来源于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即可骨正筋柔,气血流畅,腠理固密,从而延年益寿,天命久长。

道教典籍之所以重视谨和五味是居于五味各有所利这一认识的。原题会稽禹穴道士范修然撰、约成书于中晚唐之道教炼养术专书《至言总》卷2《养生》说:“五味者,辛甘苦咸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濡。” [1](p277)五味之中,辛可发散行气,甘能补益和中,苦能燥湿解毒,咸能软坚散结,酸主收敛固涩。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辛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甘味具有补养气血、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毒等作用。苦味具有除烦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等作用。咸味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以及正常的水钠钾代谢。人在呕吐、腹泻或者大汗后,适量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缺乏。酸味能开胃健脾,促进食欲,并可增强肝脏的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所以,在选择食物时,必须调和五味,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

道经不仅正面论析谨和五味之意义,还从反面补证五味调和之必要。约出于魏晋之《太清道林摄生论》及《至言总》卷3《禁忌》皆引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主张五味不可偏多,并指出“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1](p632,p280)这是说五味偏耽,会损伤五脏,食酸味过多伤及脾脏,食苦味过多伤及脾脏,食辛味过多伤及肝脏,食咸味过多伤及心脏,食甜味过多则伤及肾脏。南朝陶弘景也持同样的观点,上述《三元延寿参赞书》卷3《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引陶弘景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 [1](p749)李鹏飞对此言之注解说,五味适中,令人神爽;五味偏多,损伤脏腑。而且这种损伤起初不易觉察,久则为患。唐代孙思邈《保生铭》也用六句五言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于志。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1](p668)从上面引文,我们可以看出,从道教开创期开始一直到道教贵盛期,道教经文均反对五味过偏,认为五种滋味进食过量,会危及人体健康。这就从反面巧妙地支持了道教谨和五味的饮食观。

道士们何以如此重视谨和五味?这与五行学说对道教的深刻影响有密切的关系。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客观物质世界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五行学说是产生于东汉中后期的道教的重要思想因子之一。早期道教典籍,诸如《太平经》、《周易参同契》中就多处可见五行思想之踪迹。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五行理论也逐渐渗透到道教哲学、道教养生、道教文学、道教美术、道教音乐、道教堪舆、道教建筑等领域。仅道教养生饮食方面,就有多部道经根据五行观念强调必须五味调和。早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提出谨和五味是五行自然之理。另外,《太清道林摄生论》(约魏晋)、《彭祖摄生养性论》(约六朝或隋唐)、《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至言总》(约中晚唐)、《太上保真养生论》(约宋代)、《三元延寿参赞书》(元代)都有类似的说法,我们且引一两条史料进行说明。《彭祖摄生养性论》说:“五味……应于五行,潜禀四体,可理可究矣。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损,久乃积成衰败。” [1](p656)《彭祖摄生养性论》专论摄生之道,与《彭祖养性经》、《彭祖养性备急方》一样,虽然该书也是托名彭祖著述,但无疑是道门经典,当可代表道教观点。另外一本约出于宋代的道教养生经典《太上保真养生论》大体也沿袭上述观点,不过谈得相对具体些,该经云:

五味入口,不可令偏。多酸伤脾,多甘伤肾,多辛伤肝,多咸伤心,多苦伤肺。此皆浊其神魂,乱其五脏,亦未必当时便损于人,但于久后积衰败尔,伐人之命,甚于斤斧,蚀人之性,猛于狼虎。盖缘兆应五行,潜通四运,源其迹而不谬,究其理而益佳,宜深慎之,以全其真也。[1](p728)

这里就是将五味与五行联系起来,并告诫人们要多加注意谨和五味,食不能偏,不然积久成患。而早在上古时期,先人即已知晓五行与五味之关联。汉代今文家所定,被誉为“上古的史书”的《尚书》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的记载。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道教饮食养生注意运用并且丰富了五行学说,道士们将谨和五味之操作方法与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季等综合考虑,依据五行之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调养身体。为方便理解,我们先列举下表,然后分别就道教经典中的一些记载来探析古代道士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通过摄取五味来均衡饮食、调治疾病的。

表一、五行类属表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各部份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归纳的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在纵的联系方面,例如属于木的,有肝、筋、目、酸、青、春等,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肝主筋”,“肝开窍于目”,“酸入肝”,等等。在横的方面,就是各类事物之间,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某一脏器有病既可因生克关系由另一脏器传来,也可以通过生克关系传到其他脏器。所以在治疗时除对某脏器本身的病变进行处理外,还要考虑到其它脏腑,需进行全面调治。如肺气虚,可以根据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的道理,用温补脾土的方法来治疗;若肝火太盛,则可根据木生火,实则泻其子的道理,用清泻心包火的方法来治疗。根据中医五行思想,综合考察道教典籍中有关谨和五味之内容,其主要方面如下:

1、五味所入。所有入口的食物,根据酸、苦、甘、辛、咸五种性味,分别养护五脏,使人健康。《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54《肺脏方》说:“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2](p360)《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又说:“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苦;脾土黄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2](p547)由此可见,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用本味来补养本脏。道经《修真秘录·食宜篇》:“肝病者,宜食麻、麦、犬肉、李、韭;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者,宜食大豆、黄黍、猪肉、栗、藿。”[1](p714)即是肝虚血枯者,宜食酸味,因为酸能补肝;心火重者,宜食苦味,因为苦能泄火;脾虚者,宜食甘味,因为甘能补脾;肺虚有寒者,宜食辛味,因为辛能宣肺去寒;肾虚者,宜食咸味,因为咸能滋肾。虽然,五味可以补养五脏,但也不可过用,“五味之美,不可胜极”(《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大论》),过犹不及,久而成患。

2、五味所宜。除上述本脏五行属色入本脏外,还可以五行相生相克关系食其所益,调养身体。《至言总》卷2《养生》谓:“肝色青,宜食咸。大豆、豕肉、栗,皆咸也。心色赤,宜食酸。麻、犬肉、李,皆酸也。肺色白,宜食甘。稻米、牛肉、枣,皆甘也。脾色黄,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也。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也。” [1](p277)这是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而言的。“肝色青,宜食咸”,因为肝属木,咸归水,水生木,故食咸可以益肝。那么,“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甘”,“脾色黄,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道理是一样的。而《修真秘录》则引《太素》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心色赤,宜食酸。麻、犬肉、李,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1](p714)我们且以“肝色青,宜食甘”为例子,作一具体阐述。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如果肝气旺,肝脏即会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功能。有鉴于此,要多吃一点甜味的食品,以补益脾气。“脾色黄,宜食咸”,“肺色白,宜食苦”,也可以五行相克之理类推。而“心色赤,宜食酸”,“肾色黑,宜食辛”,则要根据上述五行相生来解释。总体而言,五行的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只需了解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五味养生的根据即可明了。

3、五味节制。此处节制指五脏、五体之病,对五味各有禁忌。道教饮食理论认为,“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2](p564-565)。肝病忌辛味(肝属木,辛属金,金能克木);心病忌咸味(心属火,咸属水,水能克火);脾病忌酸味(脾属土,酸属木,木能克土);肾病忌甘味(肾属水,甘属土,土能克水);肺病忌苦味(肺属金,苦属火,火能克金)。 另外,酸走筋(肝主筋),筋病毋多食酸。咸走血(心主血),血病毋多食咸。甘走肉(脾主肉),肉病毋多食甘。辛走气(肺主气),气病毋多食辛。苦走骨(肾主骨),骨病毋多食苦。[1](p547-548)五脏、五体有恙,即使素有嗜好而欲食某味食品,也必须有所节制,以期缓解病情。

4、五脏补泄。这是说,一旦五脏遇有病变不适,可通过五味调养进行补救。《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五脏病五味对治法》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辛以散之,用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肺苦气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1](p548)这是说辛、酸、甘、苦、咸五类食味,各有各的作用,或者发散,或者收敛、或者缓急、或者坚固、或者软化。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五脏之气的盛衰,以及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和食物进行调理,使身体恢复健康。

5、五味搭配。五味搭配指的是五味配合食用,力求均衡。唐代孙思邈深谙谨和五味之理,他在其名著《千金要方》中专门就常见之主食、果蔬、肉类中的五种性味作了具体归类。《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五味所配法》云:“米饭甘(《素问》云:‘秔米甘。’)、麻酸(《素问》云:‘小豆酸。’)、大豆咸、麦苦,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黄黍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鸡辛。” [1](p548)我们可以根据道医孙真人之简要五味分类,灵活搭配主食、菜蔬、果点、禽肉,调和五味,实现营养之均衡摄取,保障身体康强。《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79、卷80《食治》中对果实、菜蔬、米谷、鸟兽各种食物之性味有详尽的说明[1](p551-562),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方便做到五味和合,我们将其中现今仍然常见的五味食品归类列表如下:

表二、《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常见食品五味归类表

由符度仁编纂约成书于唐宋间的《修真秘录》书中《食宜篇》对常用食物之性能也有简要的说明[1](p715-717),此处也从肉类、果实、菜蔬、米谷就其五味性能作一归类:

表三、《修真秘录》常见食品五味归类表

以上,我们就道教经典中对谨和五味之有关思想理念和操作方法作了具体的阐释。道教谨和五味之饮食观启示我们:人体对食味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单一的食味满足不了人体对所有营养素的需要;人体摄入的各种食味是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偏嗜容易伤及五脏。所以要尽量做到食品多样化和合理搭配,这样不仅饮食有特色,而且利于身体健康。

注释:

按,“黄黍辛”应在前文“麦苦”后。正确搭配如下:米饭甘(《素问》云:“秔米甘。”)、麻酸(《素问》云:“小豆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鸡辛。

参考文献:

[1]张继禹.中华道藏[Z]第23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张继禹.中华道藏[Z]第22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道学研究》2008年第2期)

作者:黄永锋

来源:道行天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武汉长春观公众微信号!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