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同气相求,所以五脏都有自己喜欢的味道,五味入口,也是首先进入自己相对应的脏腑,如肝喜酸,酸先入肝,肝木当青色,故而青色的食物能够养肝;心喜苦,苦先入心,心火当红色,故而红色的食物能够养心;脾喜甘,甘先入脾,脾土当黄色,故而黄色的食物能够健脾;肺喜辛,辛先入肺,肺金当白色,故而白色的食物能够补肺;肾喜咸,咸先入肾,肾水当黑色,故而黑色的食物能够补肾。掌握了这个大的原则,大家便可以自己简单判断食物的五脏归属与所宜了。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分别有各自的作用:辛味能发散,辛香走窜而行气,日常所用的调料多为辛味的食物;酸味能收敛生津,如夏天常喝的酸梅汤,便能生津止渴;甘味能缓急,如饴糖;苦味能坚阴;咸味能软坚散结,如海带、海藻。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所谓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总体来说,饮食入于脾胃化生精微物质以充养身体;分而言之,饮食因为五味的不同又偏向作用于不同的五脏。根据五味入五脏的道理,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身体情况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本文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 注:凡涉及到疾病治疗作用的内容还请您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哦。 本平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声的官方头条号,想要了解更多中医药科普知识,欢迎订阅本头条号或关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声官方微信(cacmzyzs)。 |
|
来自: 昵称3983161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