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具体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在此泛指具有各种味道的药物饮食;所入言其所归的脏腑。 由于人身五脏的生理功能和性质特点不同,因此对药食五味也具有不同的选择性;也就是说,五味进入人体后,其趋向亲和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胃主受纳、牌主运化,共为水谷之海,后天气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药食五味入口进入胃中,经过胃纳脾运,化生精微后,再根据五味与五脏的亲和关系而将其输送到诸脏,以充养五脏的正气,所以说五味各有所入。 五味入五脏的基本规律是,先入五味所属的本脏,后人其他脏腑。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人肾。” ”五味所入”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五味配五行,从其本性则化、化则入的理论提出来的。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木生酸,酸生肝”;“火生苦,苦生心”;“土生甘,甘生脾”;“金生辛,辛生肺”;“水生咸,咸生肾”。所以酸味从木化而入肝,苦味从火化而入心,甘味从土化而入脾,辛味从金化而入肺,咸味从水化而入肾。正如后来医家所说的:“五味各从其类,同气相求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