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男星突然死亡 赶紧来测测看 你抑郁了么?

 玖玖家政 2016-11-05

“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过去仅仅6天后,某28岁男星自杀了,这一消息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

“抑郁障碍是和自杀最为密切的精神疾患,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死亡前有抑郁症状的存在,其中60%的患者可被诊断为抑郁症。在未及时诊治的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危险性非常高,尤其是共患其他疾病(如焦虑障碍)和遭遇不良生活事件的患者。近年国外随访研究发现,约有35%-40%的抑郁障碍患者会在5-10年内因各种原因死亡,其中自杀约占其中的30%-40%。”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郑晓华介绍。

引发抑郁症有遗传、体质、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四大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调查显示,这3000万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会得抑郁症?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据心理专家介绍,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据了解,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增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基因、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女性在某些特殊的年龄段及生理时期,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如: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抑郁症还与其他一些疾病有关,5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两年后会伴发抑郁症状,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和能力减低;4成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会伴随抑郁症状,抑郁症反过来又可诱发心肌梗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将近一半的肿瘤患者也伴有抑郁情绪,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食欲和睡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开展治疗措施。

抑郁症治疗包括药物治和心理治疗

抑郁症毕竟是一个情绪上的疾病,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诊断呢?

据了解,抑郁症的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少;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得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明显减退。

据长春市心理医院专家张宇朋介绍,抑郁症治疗主要是减轻和消除症状,最终目标是恢复社会功能。抑郁症治疗包括药物治和心理治疗。而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手段,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或一劳永逸的,治疗抑郁症是一场持久战”。

据他介绍,许多抑郁症患者都对药物治疗有所抗拒,不少人认为抑郁症可以单纯靠心理治疗治愈。张宇朋指出,轻度抑郁症也许靠心理治疗可以解决,但心理治疗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帮助有限,中重度抑郁症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只要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服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是可控的,患者无需过分担心。在治疗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足程、足量坚持用药,不能擅自停药。不坚持规范服药,容易造成病情反复,即使再次服用药物治疗,也会使疾病的治疗期限拉长,不利于患者建立信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而对于抑郁症,也应防患于未然,由于慢性疾病容易合并抑郁症,因此,要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冠心病、癌症、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减少抑郁症。

怀疑自己有抑郁倾向可以自评量表测一测

“整天心情不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是不是抑郁了?”怀疑自己有抑郁倾向,网上一搜,各种各样的测评量表纷至沓来。到底哪个更权威?更具有参考性?长春市心理医院出具了一份专业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供大家使用。

自评指南:

评分数:正向评分题(题号前没有*的题),依次评为1分、2分、3分、4分。反向评分题(题号前有*号的题),依次评为4分、3分、2分、1分。(例如第2题,选择1没有,对应为4分)。

算指数:各条目总分/80=抑郁严重指数(0.25-1.0)来反映被测者的抑郁程度。

指数<0.5,无抑郁;指数0.5-059,轻度抑郁;指数0.6-0.69,中度抑郁;指数0.7以上,重度抑郁。

心理医院的专家介绍,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或工作上有压力,夫妻之间闹矛盾,都会出现一些抑郁情绪,自测分值有轻度抑郁就很正常,不属于疾病状态,因为抑郁症是有一定诊断标准的。所以,测评后发现或觉得自身可能存在问题的人,尽量到医院咨询心理专家,进一步获取正确的解答与引导。(记者 艾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