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蓝记|扎染篇

 掌染草2012 2016-11-05


行至巍山,才发现我们所寻找的蓝色,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呈现。在这里,扎染也不再是简单线与布的缠扎,而是结合传统技艺的针法普及在民间,它是金花们赖以生计的手艺,也是这片土地代代相传的逐美追求,遍布于生活的日常。

兴巍的后院满是蓝调风情,大大小小数十口缸,有染缸、原料缸、清水缸等等。其中染缸大致分为三类:深缸、中缸和浅缸,顾名思义,这三类缸是跟染出织物的深浅有关。参观完分工明确的工作间后,又目睹如此豪华阵容的蓝染装备,我们都不禁被深深吸引而跃跃欲试。


牛刀小试

胡经理给我们讲解了扎染的大致步骤,图案设计→描图到塑料布→制版扎孔→刮色→扎花→脱浆→染色→漂洗→晒干→拆线→漂洗→晒干,其中染色、漂洗、晒干三个步骤,根据色度需求酌情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扎染,胡经理特意给我们找了几块布头,让我们从扎染的第一步图案设计开始,感受扎染。随着科技的进步,图案设计不再是停留于手绘,而是可以用电脑制图。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在考虑针法的前提下设计图形。在此完成之后,才可进入第二步——描图,把设计好的图案以圆点的形式拷贝到塑料布上。然后再展开第三步,用工具按圆点图案扎孔制版。


第四步,刮色。将所选的织物(纯棉、真丝……等质地)置于做好的塑料模版下面,再用可溶于水的颜料,涂于塑料模版上,颜料自然从扎孔里渗透到织物上。

第五步,将织物上的颜料晒干。

第六步,即可开始核心步骤——扎花。胡经理告诉我们,扎花直接决定了图案呈现,线一定要锁紧,不能脱落,不然就形成不了预想的图案。扎花的针法多样,不同的针法也会对应呈现不同的图形效果,我们在多位工艺人的指导下也对多种针法做出了学习尝试,并试着搭配创新。

扎染不仅仅是技法,也是手艺人日积月累的经验,不是书本上教条的操作文字,因为缸的色度就是靠经验调配,多少水放多少土靛再加多少石灰都是靠师傅们的经验所得,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吧。

第七步是脱浆,脱浆的目的是为了让织物更均匀和更容易上色。将织物放在干净的沸水中煮几分钟后,捞出,过一遍凉水,甩干,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第八步,染色。这一步骤也极其讲究,将织物放于你所期望色的缸内(深缸、中缸、浅缸),选缸和时间就像选锅和火候,得自己掌控。技术指导熊三叔告诉我们扎花和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是扎得比较密集的花样,最好在深缸里染,而且染色、漂洗、晒干这三步起码要重复几遍才能形成好看的扎染效果。当然,也不是染的次数越多越好,太多也会适得其反,将缠扎的部分也染上色,那就得不偿失了。但如果染的次数少,所扎的花和布的颜色上就形成了视觉弱对比,突出不了花的“艳丽”和层次。


刚从缸里捞出的布是呈墨绿色的,经漂洗再在空气中氧化几分钟后慢慢变蓝,漂洗晒干,如此这般重复几遍,得到想要的颜色就可进行第十一步拆线了。拆线也是门技术活,像我这初次接触扎染的新手,在拆线的时候急功近利就不小心在布上戳了个洞,拆了线的的布基本就能看出雏形了,最后再经历漂洗和晒干两步,就大功告成了。

躬行果然是学习的不可或缺,通过亲身体验才知道普普通通一款扎染布,要经历十几步的手工操作才能完成。



扎染环境色彩调研


学习之余必然也少不了研究和资料的采集。院落里大大小小的染缸有数十口,当然各种缸染出的植物颜色都不同,这些缸大致可分为三类:深缸,中缸和浅缸,一块织物的染色可能只通过一口缸一气呵成,也有可能要在三类缸里反复完成。缸面染成发紫的深蓝色,用木棍搅缸,染料就会随木棍的搅拌轨迹形成墨绿色的涟漪。

颜色,是附着在万物中的秘密,关联着他们和谐呈现的原因。我们的色彩团队对周边的环境做出了细致的色彩采集,保留成研究的素材。






扎染过程色彩调研 


扎染过程中,织物色彩的色相、明度、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色相的变化相当丰富,整体呈绿色相向蓝色相逐渐变化。

第一遍染色,织物漂洗捞出,呈低明度低彩度的墨绿色,氧化的过程中,色彩变化非常快,由绿变蓝,我们尽量用色卡比对,记录下变化过程中的每个颜色;随着反复的染色,色相还是呈相同的变化规律(绿变蓝),但是明度和彩度随之下降。


大师工艺传授


牛刀小试终究是初识,专业的教程版扎染传授必然在等待大师。小熊的三叔是兴巍的创作主力,与熊爸一样,远远便透露着匠人的气质。“扎”的部分在前几天胡经理的指导下,我们也亲手体验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选择一块已经扎好的半成品布直接从“染”学起。而事实也证明,真正的扎染更为细致,更需匠心。

第一步:脱浆。在沸水中将布煮大概5分钟左右,使它脱浆,便于上色。

第二步:脱水。类似于洗衣机的脱水功能。

第三步:染色。三叔说由于我们选择的布扎的密集,如果在浅缸里上色,染出的布在蓝和白的地方,色彩明度差异性不大,显示不出图案的层次美感,花的效果不明显,也就是说,当花扎的密集的时候,染出的色彩要形成明度强对比关系,才能衬托出花型,所以三叔直接在深缸里染色。

第四步:氧化。三叔说这个布的花是用小钩针扎的,针法密集,得等染料全部渗入到布里,所以要等它慢慢在空气中自然氧化,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布的颜色变化,从缸里拿出时是墨绿色,慢慢变成蓝色,待整个布氧化成蓝色时才可进入下一步,氧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布的大体色,还要扒开布的走针处看有没有氧化完成。

第五步:脱水。

第六步:在深缸里第二遍染色。

第七步:氧化。

第八步:脱水。

第九步:在深缸里第三遍染色,由于手在缸里的活动,深缸表面呈墨绿色。

第十步:氧化,氧化过程中布越来越深,明度从70向85转变的同时,色相也从绿向蓝在变化。

第十一步:脱水。

第十二步:在浅缸里第四遍上色。

第十三步:氧化。

第十四步:脱水。

第十五步:浅缸里第五遍上色。

第十六步:氧化。三叔把布握在手中,来回甩,使布能更均匀和充分吸收染料并氧化。

第十七步:脱水。三叔将布仔细检查,确认布充分被染好,当然也不是染的次数越多越好,如果走针线的地方也上色了没留白,那么就是染过头了,连布的花型都染没了。

第十八步:在水里清洗。

第十九步:脱水。

第二十步:拆线晾晒。不同花型的织物、不同质地的织物,染的次数亦不同,而这块布通过繁复的工艺,层层加工终于可以拆线晒干了,晒干后还需熨烫,才算完成。

此次有幸以匠人为师,我们不仅体验本真的技法,更体会他们到寻色的热情与定力,只有以心感悟工艺,才能用心寻求创新。



本期跟大家分享于此

后续将寻色吊染与夹染篇

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