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张力不对称,纠正还是不纠正?

 xyf4345 2016-11-05

我想像肌张力不对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每个人身体都会存在的问题,只是程度的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不对称需要纠正,什么样的不对称不需要纠正,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了不起见解,道家的很多哲学思想是建立在对身体的理解之上的,也就是自“形而下(物质)到形而上(思想)。”像“反者道之动”、“冲气以为和”,这些都在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对冲”也许只是“和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就像我们身体的使用,往往是很长时间各个部分的代偿和适应,我们的大脑侦测的是自己的身体,没有办法和别人的身体比较。譬如像有些人的胸椎是完全锁死可动性非常差的,问她胸椎觉得痛或者感觉紧吗?她可能会说她从来没有觉得痛或者紧。这是因为大脑疼痛或不适的的侦测,是张力的在身体各处传递变化,是比对身体各处的结果,张力过大或明显不匀称,不一定就会不舒服,因为她的身体是处于“整体平衡”的状态,这个平衡不应该被打破。


我遇到过很多有类似身体问题的患者,发现她们当中有有很多人身体的一侧从足弓的受力、骨盆位置、胸椎、再到颈椎出现一连串的代偿(有点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么像这样子的人我们纠正应该从何谈起?是扶起最后一张“骨牌”它们就全回去了吗?当然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该不该去纠正它?

其实像这种情况我们判断的标准就应该是建立在她那个一连串的代偿之上的,而不是一个建立在功能解剖或者生物力学上的“中立位”之上(这个概念害了不少人,相信我)

尤其是在强迫还原(如拉松肌肉)时,会扭曲它“几乎完美的代偿模式”,这种强迫的还原会在身体发生无意识的结构借用,调整后虽然架子会变成你想要的“中立位”,但其实整个结构网络张力都会变大变紧,往往会掩盖了你“强迫还原”的罪恶,可能你在会为这个恶行乐哉乐哉。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需要一直向这个代称模式实行“绥靖政策”,就譬如像有些顽固性腰痛的人,我们往往需要将其身体从脚、骨盆、胸椎、肩带、手、全部拆了重组(原因是这是一个“失败的代偿结构”),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面对身体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观察它的“源由”与身体感受本身所对应的身体状态,就像庄子说的 “堕肢体、 黜聪明” ,不是说我们要“空”到什么都没有,而是说由观而知身,尊重“存在的”,再去改变“不合理存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