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地区桂葡4号栽培技术

 广西南宁你懂的 2016-11-05

南方地区桂葡4号栽培技术

1 主要性状表现

1. 1 桂葡4号果实的经济性状

2009~2013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及区域栽培试验。种植第2年(2009年)品比试验第一季果平均产量7449.0 kg/ha,区域试验第一季果平均产量11766.0 kg/ha;区域试验第二季果两年两个试验点平均产量分别为7992.0和7676.3 kg/ha。品比试验中,第一季果5年平均产量为12064.1 kg/ha,与巨峰相比,平均产量稍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2%(绝对值)。

观测发现,桂葡4号果实综合性状优良,果穗圆锥形,果粒椭圆形,果穗中等大,果粒中等大,成熟时果皮粉红色,果皮薄,种子较大,果粉厚。果肉质细,有浓郁的草莓香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一季果在15.0%以上,第二季果在18.6%以上;定植后第2年开始挂果,单株产量2.79 kg,第3年进入丰产期。

1. 2 植物学特征

桂葡4号嫩梢黄绿色,有绒毛,1年生枝条黄褐色;幼叶浅绿色,有绒毛;成叶近圆形,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片浅5裂,锯齿两侧凸,叶柄洼开张;第1花序着生在结果枝的第2~5节。

1. 3 分子性状

采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将桂葡4号与对照品种巨峰及其他品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确定桂葡4号为巨峰的芽变新品种。

1. 4 生物学特征

1. 4. 1 物候期根据2008~2013年田间观察结果,在南宁地区简易避雨栽培条件下,桂葡4号第一季果的萌芽期在3月上旬,开花期在4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从萌芽至浆果成熟需120~130 d;第二季果的萌芽期在9月上旬,开花期在10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从萌芽至浆果成熟需120~135 d,属中、晚熟品种。

2栽培技术要点

2. 1 适栽区域

避雨栽培条件下,桂北、桂南葡萄产区均可种植,但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0.5 m以下,pH 6.0~7.5。

2. 2 建园及栽植密度

建园时深翻土壤,定植穴长、宽、深分别为50.0、50.0和50.0 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25.0~30.0 kg、过磷酸钙0.5 kg,肥料需与土壤搅拌均匀,栽植行、株距为3.0 m×1.5 m。

2. 3 整形修剪

主要采用V形篱架架式,整形以单杆双臂为主。种植当年当新梢长50.0 cm时摘心使其分枝,第一年主要培养树势,分枝后每个分支培养2条直径0.7 cm以上的充实枝条为结果母枝。第2年以后冬季修剪留8~12个芽进行长梢修剪,防止枝条干枯,剪口距顶芽1.0~2.0cm。春季萌芽后新梢长20.0~30.0 cm时,按每隔20.0cm留1条新梢并及时将其均匀引缚于架面上,防止大风吹折。夏季除顶端副梢留1~2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全部抹除,控制枝梢旺长。果实开始转色时可适当疏除基部老叶以增加光照,促进果实成熟并增加糖度。

2. 4 肥水管理

第二季果采收后,即1月中旬~2月初开沟深施1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000.0kg、磷肥750.0 kg、复合肥150.0 kg、钙肥225.0~300.0kg。以后几次追肥均以化肥为主;第1次追肥时间为第一季果落花后7~10 d,每公顷施高钾型复合肥375.0kg;第2次追肥时间为第一季果果实开始变软时,主要施钾肥300.0 kg/ha;第3次追肥为第一季果采收后、第二季果进行修剪催芽时,即8月中、下旬,主要施复合肥375.0 kg/ha;第4次追肥在第二季果果实转色时,主要施钾肥300.0 kg/ha,促进果实成熟。

2. 5 病虫害防治

桂葡4号是从欧美杂种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抗病性较强,但在广西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第一季果生产因高温多雨易发生葡萄霜霉病和果实白腐病,可用25%保倍福美双1500倍+50%金科克,或科博(必备+喷克)500~600倍,或万保露+苯醚甲环唑+嘧霉胺等防治;第二季果生产前期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以防治霜霉病为主,后期气温干旱,以防治白粉病和蓟马为主。其中,白粉病防治可用50%翠贝2500倍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蓟马防治主要在萌芽期及初花期进行,可用10%吡虫啉2000倍、40%硫酸烟碱800倍或溴氰菊酯2000倍液。

南方地区桂葡4号栽培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