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地形车:难以苛求的“全”

 q1338 2016-11-05

在古代兵书上,雪地、沙漠、丛林、沼泽、山地、泥泞地带等不利于部队机动的地形,都被统称为“绝地”、“死地”。古人在利用这些地形时,通常的做法都是将对手逼入这类地形,或将对手在淤泥之中乱箭穿心,或利用自然因素将对手置于困境战而胜之。倒是魏将钟会、邓艾心高气盛,为争得入蜀先功,邓艾放弃大道,取阴平,“由不虞之道”用毛毡裹身,率先荡下陡崖,出其不意地占领蜀军重镇江油城。可见,对于复杂地形,古人敬而远之者居多,知难而上者甚少,除非像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进攻日本关东军一样,绝对的力量优势使其翻过大兴安岭即等于宣布胜利,因而不得不为之。今天,科技的飞跃为作战手段的发展注入了古人难以想像的强大动力,复杂的地形不再是禁区,兵力兵器进入并利用此类地形已经不再是兵家禁忌,这一颠倒性的变化都依赖于绝地之舟——全地形车。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最大特点是可以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按照行走方式分类,全地形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全地形车的军用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军队所认识,其发展方兴未艾,不仅家族庞大,而且型别繁多、造型新颖。如今,全地形车更出现了一种小型化的趋势,服务于特种部队。美国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就投入了“运动员”700MV全地形车(题图),受到美官兵极大的好评。

产生发展北国发端

全地形车最早出现于瑞典、苏联等少数几个位于北半球的国家,这些国家地形条件较为特殊。如瑞典和苏联境内湖泊沼泽众多,大面积的领土处于北极边缘地带的积雪区,因此,军方高度重视车辆的越野性能,特别是在雪地通行能力。从车型看,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轮式车辆对地面的压力很难减小,材料和设计技术难度较大,所以大都选择了较为成熟的履带式车型,因此这一时期的全地形车常称履带型为雪地车。

冷战期间,对峙的两大阵营认为,未来的交战将会发生于所有地域,山地、丛林、沙漠等复杂地形都会概莫能外地成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的战场。在这些地形条件下作战,普通车辆将很难通行,部队的机动和后勤保障将异常困难。基于这一认识,更多的国家军队开始装备大量通行能力较好的机动/运输工具。具有代表意义的车型主要有瑞典的BV206、苏联的RTCM、美国的LMCl450等。这些车型采用了履带式机动方式,通过能力十分优异。随着技术的进步,轮式全地形车由于具备轻便、灵活、快速、舒适、噪声低等优点,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冷战结束后,由于战争样式的改变,全面大战的可能性日益降低,而围绕热点地区的冲突却不断增加,被称为“全球公害”的恐怖活动也日趋频繁,而且恐怖大亨们意识到复杂地形的巨大屏障作用,多藏匿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一般的战斗车辆很难从容地完成机动、运输和战斗任务,全地形车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但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和装备,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全地形车。履带式全地形车的代表车型有瑞典的BVS10、新加坡的“野马”等,轮式全地形车性能有了长足进步,代表车型主要有美国的M-Gator型6x6全地形车、意大利的“索帕猫”6×6系列全地形车等。

机动能力 精而难全

全地形车的机动能力是它大行其道的王牌。全地形车提高通过能力的主要手段在于其接地行走系统的独特设计。雪地、沼泽之所以难以通行,主要是其地表松软,所能够承受的压强有限。一般车辆进入后,由于接地面积较小,压强较大,接地系统的全部,甚至车身都会陷入其中,因此通过能力有限,而全地形车成倍地增大了接地面积,以降低单位压力,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履带式全地形车采用特殊的履带,履带板的宽度和整个履带的长度都有所增加,瑞典的BV206履带板比一般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板要宽得多,履带是以橡胶配以纵向纤维帘布和整体式钢质成型加固件,防滑、附着性和耐磨性都十分出色,而且履带板的寿命超过10 000小时。在实际使用中,BV206的最大速度为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370千米。水上行驶时靠履带划水,最大航速可达4.7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达31°,在厚雪地最大爬坡度达17°,能够适用于-46℃~+49℃的气温环境,完全达到了瑞典军方最初提出的“能载重2吨或运送17名全副武装士兵的运输车”设计指标。其改进型BVS10重新设计了主动轮、诱导轮、履带、底盘和悬挂系统等,BVS10安装的履带是由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苏斯国际公司生产的整体成型橡胶履带,与钢制履带相比,整体成型橡胶履带可减少50%的重量,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噪音和振动等。BVS10采用的履带每条宽620毫米,所以尽管BVS10战斗全重超过10吨,但在松软地形上,如雪地、泥地或沙地等仍有良好的机动能力。由于采用了双厢结构,使前后车箱都装有独立的履带行走系统,这样,全车就有四条履带着地,可最大限度地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力,从而拥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采用四条履带接地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其它双履带车辆根本不具备的优点:即如果一条履带触雷损坏,车辆仍可凭借三条履带机动,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轮式全地形车为增大接面积,采用了两种途径。一是增加轮数,如采用6×6配置,相对于4×4配置就增加了接地面积,降低了每个轮胎的承重,而且只要两侧有3个轮胎得到有效支撑,全车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二是采用宽型高附着力车胎,增大接地面积和磨擦系数,进而提高通过能力。

 

全地形车是针对特殊地形研制的专用车辆,它的舞台在于“绝地”、“禁地”,在一般地形上,多数全地形车的机动速度均无法伴随主战坦克和步兵战斗车辆机动,因此它特殊的用途决定了机动能力精而难全,随着技术的进步,其机动能力将会更加均衡。

火力突击 有而不强

发展全地形车的初衷是造就绝地之骡,其基本定位是运输车辆,因此在火力、突击能力上要求并不高,虽属战斗车辆,但受到结构、空间、净输送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配备综合突击能力较强的武器站。如果决定配备中小口径车载身管武器,则必须使用炮塔。一般20~30毫米速射机关炮的炮塔重量多在600~1500千克之间,若配备反坦克导弹,重量还将进一步增加,会严重挤占宝贵的净输送能力。如BV206的净输送能力仅为1 670千克,如果配备较强的武器,就无法承担运输任务。因此全地形车在武器的选型与配备上均使用了装甲输送车的标准,一般只配备一挺大口径机枪或通用机枪,运载一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如BVS10“北欧海盗”只加装了自卫武器,在前车厢顶部配备了1挺可360°射击的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或1挺7.62毫米通用机枪,并在前面车厢两个观察窗上方各配置4具烟幕弹发

射器,可发射杀伤榴弹或白磷烟幕弹。运载的步兵可携带1部“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或者1门迫击炮。一些轮式的全地形车也只加装了简单的顶置自卫武器。因此全地形车作为一种通常不与敌直接接触的特殊战斗车辆,一般不要求具备较强的乘车战斗能力和火力支援能力。从使用与部署来看,它在整个战斗队形中的位置相对靠后,前方和侧翼能够得到其它战斗车辆的掩护,因此在无法加装更多车载武器的情况下采取弱化处理,也合常理。

其次,在全地形车活动的主要地区,地形情况也阻碍了对方战斗车辆的进入与部署,这一地区可以视为敌方作战能力的空白区域,也许在多数情况下,进入并通过这一地区,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装甲防护 弥而难坚

与火力的配备一样,全地形车的装甲防护力与一般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斗车辆也不能同日而语。在有限条件下增强全地形车的防护能力,目前有两条基本途径。

 

一是增重。如瑞典的BV206运输车最初是作为后方支援车辆设计的,为减轻重量,保持机动能力,车体仅使用了增强塑料,其它部位也没有针对战场情况进行加强,基本上不具备防护能力。为适应复杂的战场情况,进入部队服役的BV206S在BV206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加强,车体改用装甲钢板,替换了原来的增强塑料,用防弹玻璃替换原来的玻璃窗,车体的装甲可以防步兵轻武器、炮弹破片的攻击及防步兵地雷的爆轰效应。尽管全车的战斗全重增至7吨,地面单位压力提高了5%,但对通过性和载重量的影响并不大,前后车厢的载重量分别减至460千克和1 210千克。为进一步增强防护能力,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于2002年9月订购了最新型BVSIO"北欧海盗”全地形车,该车要求钢装甲可防7.62毫米枪弹近距离射击和10米外爆炸的152毫米榴弹破片,车底装甲可防0.5千克以下装药的反步兵地雷的爆轰。进入高度危险地区作战时,BVS10还可以加挂复合装甲板。改装后的BVS10比BV206S重了4吨。为抵消增重给机动能力带来的损失,BVS10换装了新型康明斯6缸直列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249马力,比BV206S使用的斯泰尔公司M16型6缸3.2升直列增压柴油机功率增加了72马力,与BV206S相比,其单位功率不降反升。强劲的动力使BVSIO的公路速度超过了80千米/小时,远远高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速度设计指标。

二是放弃。有许多复杂问题的答案往往十分简单,在给无法大幅度增加重量的全地形车考虑防护措施时,俄罗斯的方法最为简单:放弃。俄军装备“勇士”系列履带式牵引运输车族为保持其惊人的运输能力,没有采取军用标准进行防护设计,两型车以22吨和30吨的自重,具备10吨、30吨的载重能力。俄军方称:此型车辆用于极恶劣道路和天气条件下的物资和人员输送,极恶劣条件就是最好的防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