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晕和眩晕相关问题讨论一”之1635楼

 夫大 2016-11-05

【头晕眩晕相关问题讨论一】

#1635 2012-12-11 15:16:00 一叶小舟

我在努力理解信号强弱和快相慢相原理。

看到以下几个定律:

Flouren定律

眼震运动的平面与受刺激的半规管平面相同.因此,头向前倾30°时旋转,为刺激外半规管,引起水平性眼震;头向前倾120°(或后仰60°)时,刺激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引起旋转性眼震.

Ewald第一定律

Ewald第一定律外半规管壶腹嵴受到刺激时,如内淋巴液从管部流向壶腹部,则产生较强刺激,离壶腹流向管部将产生较弱刺激。上半远规管及后半规管受刺激时情况相反。强弱刺激引起反应的比例为2:13:2

Ewald第二定律

眼震快相向着受刺激较强侧的半规管,而慢相则向着受刺激较弱侧的半规管。

以下内容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头向一侧转动的时候,内淋巴液向反方向流动,内淋巴液的流动对壶腹帽产生了压力,造成壶腹帽偏斜。偏斜幅度越大,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强。

那么,当头向左侧转动时,水平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向右侧流动。对于左耳来说,水平半规管内的淋巴液是从管部流向壶腹部,使终帽向某个方向(可能是椭圆囊方向)侧弯或移位,产生较强刺激;对于右耳来说,水平半规管的淋巴液是离壶腹流向管部,终帽向相反方向弯曲或移位,产生较弱刺激。两耳比较,左耳传入的信号强度比右耳强。此时左侧前庭眼反射弧激活(激活了右侧外展神经核和左侧的眼动神经核),使眼动朝向头动的反方向即朝向右侧(眼动的慢相机制)。当左侧水平半规管存在问题,向左侧转头时,左侧水平半规管内流向壶腹的淋巴液未能产生相应的较强刺激,即左侧传入的信号不足以激活应有的慢相机制,使得眼球不能很好地固定住,即慢相机制出现问题,如果此时快相机制(中枢)是好的,就会出现捕捉性的扫视,即出现向左侧甩头试验阳性改变。但书上说,中枢病变甩头试验也可以阳性,这是为什么?VOR在眼和耳之间的突触联系很简单:位听神经-前庭核-眼动神经核(第三、四、六)-眼外肌。尽管其联系很简单,并因此而保证了其反射的快速而有效,但毕竟其反射通路是经过中枢的,因此,中枢病变也可以出现甩头试验阳性。这个时候的甩头试验阳性并非由于甩头侧传入的信号强度减弱,而是因为中枢的联络出现问题。此时提示中枢病变的平滑跟踪、扫视、VOR抑制试验应该会有很强提示。

那么,看来冷热水试验的快相和慢相也是和壶腹帽偏斜的方向有关了。热水刺激使水平半规管内的淋巴液从管部流向壶腹部,造成壶腹帽向椭圆囊偏斜(这个偏斜方向产生较强刺激),因此眼震的快相朝向灌注热水侧。而冷水刺激使水平半规管内的淋巴液由壶腹部流向管部,造成壶腹帽向反方向偏斜(这个偏斜方向产生较弱刺激)。因此,眼震的快相朝向灌注冷水的对侧。

再来理解旋转试验中的眼震:(这段话来自于百科名片的前庭功能检查法)

通常以检查外半规管的旋转试验为例,虽然旋转运动同时影响两侧的内淋巴液,但两侧壶腹峭所受刺激并不相同。如头部顺时针旋转,当旋转停止时,半规管内淋巴液因惯性关系继续运动,右侧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则向管部,即“离壶腹流动”,使壶腹峭终顶被冲击偏向椭圆囊侧。根据Ewald的“向壶腹流动的反应较强”定律,左侧刺激反应较强,于是发生快相向左的眼震,肢体向右倾倒,亦即眼震方向与旋转方向和肢偏方向相反。按Flouren定律则为水平性眼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