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医的病进入中医算什么

 思考的蚂蚁qq 2016-11-05
黄开泰-壶中人

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内涵的本质化的逻辑截然不同,客观性认同截然不同的,客观基础截然不同。文化有本,理论有根,根本者,学科本质也,有了自己的根本,理论之树才成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中医和西医的文化区别,否定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差异,更不能否定它们各自的本质化特征和逻辑规则。

理论在本质化的逻辑联系之中,将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这是文化的基本规律。立学的客观基础,通过本质化的思维,成为理论的事实基础,在事实基础之上,升华形成本质化的认识,用以指导实践,经过实践检验,而后融为学科理论。有了本质化的认识之后,理论才有具体的实践对象,如中医的证候病机,西医的病”(西医临床诊断形式,后同)

证候病机是中医理论的客观性认同结论,病”是西医病理的客观性认同结论,知病机之后,治法方药就能有的放矢,明“病”的诊断之后,西医药理才能有的放矢。中医有中医的本质,西医有西医的本质,否定了本质,中医理论要崩溃,西医理论同样要崩溃。

就临床而言,西医的本质以病”为存在形式,内涵的是指标、影像、病理结论等形态内容,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性。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要进入中医理论之中,要成为辨证论治的客观对象,有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明白它的中医属性,确定它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是现象客观还是本质判断。

中医“阴阳应象思维”,把所有可感知的事物都作为“象”,通过“象”分析生命之应的规律,得到的认识才是本质,如五藏六腑、经络气血、生克制化、升降出入、病机等等。生命之象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应得到的,疾病现象属于生命之象的异常形式,书面语言称之为症状。西医之“病”,都具有感知性特征,进入中医理论,其实就是“象”,和头痛、脉浮、苔白等症状一样,同属疾病现象。

疾病现象-症状是中医临床分析病机,判断证候的客观对象。症状有自觉的,如头痛,有他觉的,如苔白。西医由指标、病理和影像等实验室获得的检查结果,用中医理论看,属于他觉症状,和其它的他觉症状不同的是,其常与异,需要一个正常值作参照,如果一旦被诊断为“病”,就属于疾病现象了,就可以作为中医病机分析的对象。

病机是《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无论什么样的疾病现象,显微镜看见的,B超、CT看见的,要进入中医成为“随证治之”的目标,都必须对其进行病机的分析,把握其寒热虚实之病性、外感内伤之病邪、五藏表里之病位等具体性质,才能为温清补泻之法,寒热温凉之方提供依据。故所谓辨“病”,其实就是辨症,是对症状的辨,通过辨,获得病机本质化的认识,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方药提供决策依据。可以说,如何看待西医的“病”,如何看待中医的病机,是区分真假中医的试金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