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生死章第五十

 向死而生hl265w 2016-11-06

生死章第五十

恭闻生死者。性命之来去也。性命之来也。谓之生。性命之去也。谓之死。性属于阳。命属于阴。在天曰天命。在我曰性命。性与命。本是理之一。非有二也。以理言之。其理则一。以动静言之一而二也。天命本无来去。亦无生死。以我之性命言之。则有来去。则有生死。其生也。亦非天之有心而生也。只因我之气质。妙合于天命之理。理气相感。阴阳相交。故所以生也。是故气质受之于父母。理气禀之于天命。理生于气。气合于理。降本流末。互相根柢。生生之道。自此而始矣。所谓死者。亦非天之所使而死也。只因世人。轻生徇死。自暴自弃。不能自贵其形。不能自尊其气。不能自保其命。不能自爱其神。天命之至理。终日断丧。性命之本体。不能长存。以致元气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自取死坏。自离本真故也。死户从此而入矣。文中指出生死之门户。正欲世人。去情忘欲。知此出机入机。果能不起求生入死之妄。不作轻生徇死之事。不但兵戈无所投刃。不但虎兕不能遭害。虽五帝三官。未有不奏名保举者。未有不随身护卫者也。死地不有。生门日开。天长地久。我可与天地同春矣。

此章经旨。乃是太上。见贪生太厚之人。多有恣情纵欲之事。妄动而入于死地。从而指明出生入死之关要。使人知戒耳。

出生入死。

细详七情六欲之中。各有机关。各有窍妙。出者。出其机窍也。入者。入其机窍也。出于机窍者则生。入于机窍者则死。譬如春分之后。三阳开泰。万物则生。秋分以后。霜雪既降。万物则死。万物之出入。在于卯酉之门。此是天地阖辟之机。出入之窍也。人与物之生死。都是一机。机窍之妙。在天地。为阴阳之动静。在男女。为性情之出入。所以物之生死。生死于阴阳之动静。人之生死。生死于性情之出入。文中言出入。出是出于情欲之机窍也。入者。入于情欲之机窍也。出之则生。入之则死。故曰。出生入死。人能全此本来之天性。养此固有之真心。截然脱离于情欲之中。挺然超出于情欲之外。则身中之万神。自然守舍。性中之至理。自然常存。视听言动。皆有归根复命之妙。待人接物。总是致虚养静之工。此便是出生之窍。此便是生我之门也。我之性命。由此而生矣。倘若以真心妙性。摄入情欲之中。心不清。性不静。致使万物来攻。情不除欲不去。染惹六贼作乱。则私欲之机关横起。妄动之窍妙傍生。我之性。未尝不随缘而运转。我之心。未尝不逐物以遗真。生理全无。生机全灭。此便是入死之窍。此便是死我之门也。我之性命由此而死矣。惟圣人之动静如一。喜怒不生。性如太虚一般。空空洞洞。心与天地一样。浑浑沦沦。阴阳不能改易。五行不能变迁。超然挺出万物之表。卓然不受情欲之害。所以得大自在。有大受用。不有轮回。不有生死矣。

生之徒。十有三。

此句。正是明七情六欲之义。徒者。类也。言生我之道。不止一类。共有十三类。皆有生我之机窍也。十三类者。七情六欲是也。喜怒哀惧爱恶欲。共为七情也。眼耳鼻舌身意。各有所欲。是为六欲。人之性本清静。心本灵明。性生情。心生欲。情欲流于不正。乃能害我之性。乱我之心。人果能去欲除情。守真断妄。十三徒之情欲。未尝不化为清静无为之道。未尝不化为正见正知之妙。未尝不化为众妙之门。未尝不是真一之理也。譬如十三层地狱门一般。必须一层一层。跳将出去。方纔身心轻快。故曰生之徒十有三。若少有染惹。必定缚手缚脚。身心坠累。未有不入于死地者也。

死之徒。十有三。

神离气散。谓之死。死之徒。十有三。亦是指七情六欲也。七情六欲。修之者。便是生我之门。纵之者。便是死我之户。生死出入之机。但看人之持养者何如耳。尝观世人。往往求生。入于死地者。皆是以情欲丧我之真心。以情欲败我之真性故也。却不知情欲之毒。更有甚于虎狼之毒。情欲之害。更有甚于兵甲之害。倘若任情欲而迁转。随情欲而起灭。终日竟夜。以情欲为快心之作。动静行藏。以情欲为得意之事。至于沉迷日久。死日临头而不知。要知七情六欲。未尝不是死我之徒也。故曰。死之徒十有三。细详十三徒之害我。只因自己贪染于中。所以人事失中。而天理灭绝。私意太甚。而德性锢蔽。四相不觉而败蔽。五衰不觉而变态。周身内外。无处不是死气凝结。五脏六腑。无时不有魔军作乱。渐渐至于死地。非天之所使。皆是自取十三徒之害耳。

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

细详上文。生之徒。死之徒。既然不离七情六欲。所以求生之人。即当远离十三徒之害可也。奈何贪生之欲不舍。妄动之心不去。视听言动。暂时不肯舍于十三之有。出入进退。片刻不肯离于十三之害。是为妄动。自入死地。本为求生。反丧其生。本为远死。反入于死。譬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譬如食药充饥。自贻其害。可知人之求生而妄动。入于死地者。亦皆是十三徒。故曰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生在世。皇天赋我以全理。父母生我以全身。头以象天。足以象地。性命阴阳。与大道同其出入。纲常伦理。与天地同其体用。周身内外。都是生我之理。本无死我之地。只因世人妄动之心不了。所以有此死我之地耳。岂但十三徒而已哉。譬如贪于声色。声色便是死地。贪于货财。货财便是死地。溺于好恶。好恶便是死地。细详人之幻假凡躯。未有不死者。若是正命而死。身虽死而性不灭。形虽坏而理犹存。其死也。死于生地。必不死于死地。生地而死者。正命而死。善终而亡。身死之后。神识逍遥。身心自在。此便是死于生也。或恣情纵欲。妄动妄为。心中之死事丛生。意念之恶根不断。因以贪生而丧其命。因以妄动而害其身。此便是死于死地也。譬如飞蛾投火自取之耳。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二句。是伸明上文之义。言人之妄动。至于死地。惟知随波逐流。不知反本求源。虽身入死地。问其死地之源头。死者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也。盖因迷之太甚。所以不知何故而死矣。今太上度世之心。无所不至。岂肯令世人。终不知此故乎。所以从根本发脚处。醒之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人之有身。如寄旅之过客一般。本不长久。欲求长生。当于不生不死处。求之可也。不生不死者。即我之天性也。不增不减。无欠无余。湛然圆满。寂然不动。求之于此。则性命可立。生死可了矣。奈何世人。惟知贪生。不知养性。功名富贵。利欲声色。等等奉养之厚。皆欲以此生我之生。不知害我之生者。此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此句以下。共八句。皆是摄生之验。引证无死地之妙义。上文所谓。动之死地者。皆是贪着情欲。妄动妄为之人。非善为摄生之人也。善为摄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之情欲。性如琉璃之明净。无一毫之点染。其所出入内外。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兕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也。非有远兽之法。非有禁兽之术。盖因善摄生者。天理完全。道德充备。常怀容物爱物之心。素无殉物害物之念。所以明中。则吉人天相。暗中。则鬼神护持。虽行于陆野之地。虎兕不能为害也。

入军不被甲兵。

不但陆行。不遇兕虎。又且入军不被甲兵。军阵之中。本不可轻入。惟摄生有道之人。出入无妨。往来不害。虽有三军之众。万乘之多。亦不被甲兵之害也。此非摄生之人。有退兵之术。有制兵之法。只因心常清静。与世无争。虽只身而入军。主帅亲其贤。军卒敛其德。敬畏之不暇。岂有加害者乎。故曰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五句。正是无死地之义。死地本无方所。惟在情欲之间。有生死之机。动静之际有出入之窍。制之者。无处不是生我之门。纵之者。无处不是死我之地。是故善摄生者。忘情去欲。舍妄归真。动静谨于祸福。进退察其安危。不但虎兕兵甲不能遭遇。纵使遇之。兕虽有角。亦无所投。虎虽有爪。亦无所措。兵虽有刃。亦无所容。兕之不能投其角。虎之不能措其爪。兵之不能容其刃。夫何故而有此妙乎。只因善为摄生之人。身心内外。无受死之地。所以虎兕兵刃。不能加害。故曰。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尝观世间之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贪其衣食之富厚。其口体之肥甘。无非都是贪生怕死之意。却不知贪生之道。尽是求死之道。一有贪生之念。则心迷性执。意动情生。死地自此而有。不但虎兕兵刃之害。不能远避。异灾异祸。无所不至矣。所以天堂地狱。皆从此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从此性中了悟。抱神以静。不以七情乱其志。忘机于动。不以六欲害其心。常清常静。即是兕不能投其角。虎不能措其爪。兵不能容其刃。养到此等天地。才是情欲之樊笼可出。轮回之生死可了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