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国古鉴》(六)

 过而能改 2016-11-06


                       《
治国古鉴(六) 



    忠言利于行谀言害于政
  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诗·小雅·青蝇》苍蝇嗡嗡乱飞,常常停在篱笆上。和易近人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营营:摹声词,近似于“嗡嗡”。蕃:通“藩”,篱笆。恺悌(káitì):和易近人。无:毋,不要。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现在天下的大国,土地大小差不多,君主们的思想行为也不相上下,谁也没能超过谁,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们喜欢用听从君主教导的人做臣子,而不喜欢任用能力教导君主的人做臣子。丑:类似。齐:一般齐,差不多。尚:超过,高山。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荀子·修身》对溜须奉承自己的人很亲密。对批评规评劝自己的人很疏远,把纠正自己错误的话当作讥笑自己,把忠心耿耿帮助自己的话当作陷害自己,这样的人虽然不想灭亡,但是办得到吗?修正为笑:把纠正自己错误的话,当作讥讽自己。至忠为贼:把忠心耿耿帮助自己的人当作陷害自己。贼:害。
  门户塞,大迷惑,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
  《荀子·成相》了解情况的途径被堵塞,当政者就会被迷惑,思想错乱昏暗,没有终止的时候。这样,就会是非颠倒,一些奸人乘机勾结起来欺骗当政者,排斥打击正直之士。门户塞:了解情况的途径被堵塞,悖:错乱,糊涂。莫:同“暮”,昏暗。不终极:没完没了。反易:颠倒。比周:勾结。恶(wù):憎恶,排斥。
  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
  《荀子·致士》结党营私之徒的互相吹奉,领导者不听;残害、加罪于别人的诬陷之词,领导者不采纳;嫉妒和阻塞人才的人,领导者不同他亲近;用贿赂求私情的事,领导者不允许。比周:勾结。誉:吹棒,残贼:残害。加累:加罪于别人。谮(zèn):诬陷别人的话。隐忌雍蔽:嫉妒和阻塞人才。雍(yōang):通“壅”,堵塞。禽犊:家禽、牛犊,泛指送人的礼物。君子:做官的人,指担负领导职务的人。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荀子·修身》向往好的品行从不满足,接受批评而能警诫,这样的人能不进步吗?厌:满足。诫:警诫。得乎哉:能够吗?不祥在于恶闻已过。
  《尉缭子》不吉利就在于不愿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恶(Wù):厌恶。讨厌。
  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良药苦口,而聪明人受到鼓励喝下它,知道它可以治好自己的病。忠言逆耳,而贤明的君主喜欢听它,知道它可以帮助自己达到成功。劝:受到鼓励。已:止,治好。拂:违背。
  主察异言,乃观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
  《黄石公三略·上略》君主能明察不同的意见,才能看清即将发生的事情;君主能任用有德才的人,奸雄才能逃避。异言:不同意见。萌:萌芽,指即将发生的事情。儒贤:有德才学识的人。遁(dùn):逃。
  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
  《吕氏春秋·先识》(亡国之君)的祸患就在于听不到意见,即使听到了又不相信。这样看来,君主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善于听取意见罢了。务:事务。
  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
  《淮南子·说山》得到上万人的军队,不如听到一句恰当的
  意见。当:恰当。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史记·商君列传》表面上好听的话,是虚伪的;真心的话,是实在的;刺耳的话,是治病的良药;甜言蜜语、是害人的疾病。告诫掌权者要多听逆耳忠言。貌言:表面上好听的言词。华:华而不实。至言:中肯、诚实的话。苦言:刺耳的话。甘言:甜言蜜语。疾:疾病。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汉代桓宽《盐铁论·刺议》见得多的人知识广博,听得多的人头脑聪慧,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知:通“智”,有智慧,距:通“拒”,拒绝。专:独断专行。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木料经墨线量过再加工,就能取直;人能接受别人的规劝,就会变为道德高尚的人。绳:绳墨,木工打直线用的工具。圣: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
  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三国·吴张纮《临困授予靖笺》掌握着驾驭臣下的权威,喜欢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和事,不肯宽容地从别人那里听取不同意见,而忠臣坚持难以被君主接受的策略、主张,说出不顺耳的言论,这样不符合君主的心愿,不也是自然的吗?八柄:古代统治者驾驭臣下的八种手段,即爵、禄、予、置、生、夺、废、诛,用来调节剥削阶级内部财产、权力分配的矛盾。甘:喜欢。易同:与自己意见一致。假:宽容。挟:坚持。亦:也。宜:应当,自然。
  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材》见到有才能的人自知不如,能够虚心请教,采纳别人的正确的意见象流水那样顺畅。宽厚而刚强,智勇双全,这样的将才叫大将。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三国·魏王桀《仿连珠》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倾听坦率正直的批评,错误的行为就不会使你遭受牵累。疵(cī):毛病。瑕:玉石上的瘢痕。滞,停留。过行:错误的行为。累:牵累。
  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隋代王通《中说·关朗篇》痛苦没有比不能听到别人的批评更大了,耻辱没有比不知羞耻更大的了。闻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
  聪明损于上,则正直销于下;畏忌填默之道长,公议忠谠之路塞。朝无敢言之士,庭无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寝以成疾。
  唐代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上面的人耳朵不灵,眼睛不亮,下面的人就言不正行不直。胆小伯事,当说不说的作风一旦增长,言论正直,评议公允的道路就堵塞不通。朝廷上没有敢讲话的人士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臣子,从国到家渐渐形成流弊。聪明:耳灵为聪,眼亮为明。销:通“消”,消失,消灭。畏忌:胆小怕事。填默:当说的话不说。公议:公正的议论。忠谠(dǎng):忠诚正直的言论。庭:同“廷”,朝廷。执咎:指敢于担当罪责。寝(qìn):逐渐。
  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如果国君的行为和推行的政策不得当,大臣们又不予规劝纠正,而是曲意逢迎,凡事都说好,那么,君是昏君,臣是奸臣,昏君奸臣立朝,那国家离灭亡就没有多远了。匡:正,纠正。阿顺:曲意逢迎。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忠言虽然逆耳却有利于修养品行,做国君的应深感它的重要和急迫,采纳了国家就会得以安宁,拒绝了朝政就会发生混乱。要急:重要和急迫。杜:杜绝,拒绝。
  “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夫切直之言,非人臣之利,乃国家之福也。是以人君日夜求之,唯惧弗得闻。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如果药物不能使人有昏眩的感觉,病就不会痊愈。”恳切直率的意见,对于提意见的臣子可能不会有什么好处,但却是国家的福气。所以君主日夜寻求这样的意见,唯恐听不到。瞑(mīng)眩:眩晕,昏眩。厥(jué):一种病,冷气从脚下上升。廖(chōu):病愈。切:恳切,深切。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资治通鉴·唐纪八》君主讨厌听到自己的过失,忠臣就会变成谄媚逢迎的人;君主乐于听到自己的过失,谄媚逢迎的人也会变成忠臣。恶:(Wù)厌恶。
  言则我从,斯我之贼。
  宋代张孝祥《取友铭》说话总是顺着我,这是我的敌人。我从:从我,顺从我。斯:这个。贼:敌人。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者去。
  宋代许洞《虎钤经·出将》将领拒绝劝戒,那么英雄豪杰就会离去,不采用好的计谋,那么出谋划策者也不会久留。策:计谋。
  既恶其异我,则逆耳之言难至;既喜其同我,则迎合之佞日亲,以至真伪莫知,贤愚倒置,国家之患,率由此也。
  《宋史·列传七十二》既然氏恶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那么,带有批评性的逆耳话就很难听到;既然喜欢和自己想法相同的人,那么对善于迎合人意的阿谀谄媚之徒就会日益亲近。这样下去,就会弄到真假不辨,好坏颠倒的地步,国家的祸患,都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恶(wù):讨厌,厌恶。佞(nìng):巧言谄媚。率:一律,一概。
  乐闻警戒,不喜导谀,则听言用人之要也。
  清代郑端辑《朱子学归》卷十六高兴听忠告的话,不高兴听阿谀奉迎的话,这是听取意见和任用人才的关键。导谀:阿谀,曲意逢迎。要,关键。
  天下之足以丧德亡身者,耽酒嗜色不与焉,而好谀为最。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天下事物中足以使人丧失德行灭亡自身的,沉溺于酒嗜好于色还不算重要的,喜欢别人的阿谀谄媚才是最致命的。不与:不参与,这里指不算主要的。
  好谀者,大恶在躬而犹以为善,大辱加身而犹以为荣,大祸临前而犹以为福;君子以之丧德,个人以之速亡,可不戒哉!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谄媚的人,大错在身上还以为是优点,大的耻辱施加于自己还以为光荣,大的灾祸降临于眼前还以为是幸福。正人君子由于这样而丧失德行,小人由于这样而加速灭亡,可得警惕啊!躬:身体。
  好谀而信之,虽圣哲痛哭而不救其败。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而听信那些话,那么即使是圣贤痛哭失声也挽救不了他的败亡。

    上有旨君下无直言
  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下面没有敢于直言的臣子,上面就会有被蒙蔽的国君;人民隐讳不讲真话,必然是由于君主有骄横自满的言行。隐:此处指受蒙蔽。
  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贤明之君在位,下面敢于直言的就多;君主喜欢好的意见,人民就没有不可以讲的话。
  宫妇左右,莫不私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战国策·齐策一》后宫的夫人姬妾及左右仆从,没有不偏爱君主的;朝廷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君主的;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君主的。由此看来,君主所受的蒙蔽可是够严重的了。私:偏爱。蔽:受蒙蔽。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
  《吕氏春秋·至忠》至忠之言不顺耳,不合心意,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谁能听取它?因此贤明君主所喜欢的,正是不贤的君主要惩罚的。倒:逆。说:悦。诛:惩罚。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能犯危?
  《吕氏春秋·直谏》臣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直谏的人就危险。除了贤明的人,谁肯去冒这危险?极:尽,指说话不加保留。犯:冒。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吕氏春秋·壅塞》对于亡国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不可以直言相谏,他就无法听到自己的过失,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善:指善人,贤者。自:从,由。壅:阻塞,指思想闭塞不通。
  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汉代刘向《说苑·政理》朝廷严酷,下面就变成了哑巴;下面沉默不言,上面就变成了聋子。聋子、哑巴是不能互相沟通的,国家怎么能治理好呢?喑(yīn):哑,指默而不言。
  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直言。
  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缺乏德行之人,不愿意听到别人的好的行为;朝政昏乱的君主,不愿听到臣民的直言。恶:厌恶,反对。
  处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其言,此俗化之所从败,暗君之所以孤也。
  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隐居而未做官的,无法正派地做事,朝中大臣无法说正直的话,这就是风气所以败坏,昏庸的君主所以孤立的原因。处士:在民间隐居而未做官的人。直:正直,正派。俗化,风气。暗,昏庸。
  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傀,然所以不敢尽意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世上并不是没有深谋远虑知权通化的人士。然而所以不敢竭尽忠诚矫正君主的过失,是因为秦国的禁忌太多,不让人讲话,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已遭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耳倾听,叠足而立,闭口不言。拂(bì):通“弼”,矫正。卒:完,结束。重(chóng)足:两只脚叠起来,不敢走动,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钳:封闭。
  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忠臣不敢出言规谏,智士不敢出谋划策,全国已经大乱,奸臣还不告诉君主,难道不很可悲吗?
  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
  《三国志·吴书·贺邵传》兴旺的国家君主,很高兴听到批评意见:荒淫昏乱的君主,只是喜欢听吹捧的话。誉:赞誉,吹捧。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三国志·吴书·孙奋传》疗效优良的药物吃起来很苦,只有患了病的人能乐于服用;忠实诚恳的言论听起来刺耳,只有通达的人能够接受。疾者:患病的人。甘:乐,乐意。达者:通晓事理的人。
  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大臣们想有所规劝,但总怕遭杀身之祸,心情和下油锅、上刑场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说忠贞的大臣并不是不想竭诚尽忠,而要竭减尽忠,那是非常难以做到的。辄(zhé):总是。鼎、镬(huò):俱为古代烹饪之器,古代有用鼎镬烹人的酷型,俗称“下油锅”。冒白刃:指上刑场。
  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已。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刑法》不要以为自己尊贵而傲视和轻侮贤能之士,不要以为自己聪明而拒绝别人规劝,夸耀自己。矜(jīn):夸耀。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资治通鉴·周纪一》做君主的自以为是,那么大家就不会进献计策了。自臧:自以为是。臧,善。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资治通鉴·周纪一》君主不考察事情的对错,而一昧地喜欢别人赞颂自己,那就没有比这昏暗的了;臣子不衡量是不是有道理,只知道对君主阿谀奉承讨得欢心,那就没有比这再谄媚的了,君主昏暗,臣子谄媚,以这个样子位居百姓之上,人民是不会亲附他们的。如此下去不停止,举国上下就没有人可以作榜样了。暗:昏暗。求容:讨得欢心。与:亲附。类:法式,榜样。
  佞色不能悦尧目,忠言不能入桀耳。色非不美,尧识之:言非不至,桀厌之。
  宋代宋祁《杂说》谄媚和女色,尧是不喜欢的;忠心耿耿的劝谏,桀是听不进去的。女色并非不美,但尧知道它的危害;忠言不是不恳切,但桀厌恶它。识:辩识。至:恳切,中肯。
  将兴之主,唯恐人之无言:将亡之主,唯恐人之有言。
  明代方孝儒《杂著·娄敬》将要兴旺发达的君主,唯恐人们不大胆提批评建议;将要灭亡的君主,唯恐人们大胆地发表意见。
  受谏之难也,非徒受之难,而致人使谏之尤难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接受他人的规劝和批评之所以不容易,不只体现在接受批评不容易,而达到使别人敢于畅所欲言地批评尤其不容易。非徒:不只是。致:达到。
  斟酌之权,在乎主心,乐闻谏而不导人以口给。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对于各种意见的斟酌选择权利,在于君主用心掌握,喜欢听取意见而又不引导人们在锻炼口舌上下功夫,口给:口辞敏捷。
  世昌则言昌,言昌则才愈昌;世幽则言幽,言幽则才愈幽。
  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时世昌盛,人们的思想就会活跃,畅所欲言;思想活跃畅所欲言,人才就会大量地涌现出来;世道昏暗,人们的思想就会受压抑不敢讲话,思想压抑不敢讲话,人才就将很少出现。言:言论,思想。幽:昏暗。

    欲闻善言须用诤臣
  不明尔德,时天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诗·大雅·荡》你的本性昏愦糊涂,是身边左右没有贤明的人。你的本性昏愦糊涂,因而没有好的三公卿士辅佐。明:完美。尔:你。时:是。背:背后。侧:两侧。陪:陪臣。卿:公卿,大臣。
  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
  《荀子·臣道》敢于向君主直言进谏的人,敢于为了正义而与君主据理力争的人,能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的人,敢于冒着危险,帮助君主矫正过失的人,这些都是国家真正的忠臣,是国君的至宝,明智的君主尊敬厚待这些人,而昏庸的君主却认为他们是祸害。谏、争、辅、拂之人:指坚持原则、刚直不阿的四种忠臣。拂(bì):矫正。暗:昏暗。惑:糊涂,昏庸。贼:害。
  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
  《荀子·臣道》正义之臣受到任用,那么朝廷就不会偏邪不正;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受到信任,那么君主的过错就不会延续很久。颇:偏邪不正。谏、争、辅、拂之人:指坚持原则的四种忠臣。不远:不会延续很久,此处指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
  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
  《荀子·子道》古时有万乘车马的大诸侯国如果有敢于谏诤的直臣四人。它的领土就不会减少;有千乘车马的国家有敢于谏诤的直臣三人,它的国家就不会有危险。说明有敢于说话的直士是国家安全和强大的重要保证。乘(shèng):古代兵车四马拉一车叫乘。争:同“诤”,规劝,批评。封疆:疆界,领土。削:减少。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贤主所崇敬的莫过于贤士。之所以崇敬贤士,是因为他们言谈正直。言谈正直则邪曲就显现出来了。君主的通病,在于既想知道邪曲的情况,却又厌恶正直之言。这等于阻塞水源又想得到水,水又从何而至呢?枉:邪曲。见(xiàn):显露。恶(wù):讨厌,厌恶。障:阻塞。奚(xī):何,那里。
  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吕氏吞秋·贵直》臣子不曲从君主,君主(因臣下直言)所得到的教益难道会少吗?这是贤明的君主所追求的,不贤的君主所厌恶的。阿:曲从,迎合。
  其朝臣多贤,左右多忠,主有失,皆交争征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
  《吕氏春秋·贵当》如果他的朝臣多是贤能之士,侍从多是忠良,君主有过失都争相进谏,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就日益安定,他自身就会日益尊贵,天下人就会日益敬服。交:互相。征:求,要求。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人主欲自知,则处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
  《吕氏春秋·自知》要懂得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君主要了解自己的过失,一定要依靠正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弼之臣和师保,这是用来举发天子过错的。辅弼:辅政大臣。弼,辅佐。师保:负责教养、辅导帝王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恶起。若此则无以存矣。
  《吕氏春秋·直谏》没有贤人就听不到尽情的直言,听不到尽情的直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恶之事就都产生了。这样国家就无法生存了。比周:勾结。悉:全,都。
  圣王之贵豪士与忠臣也,为其敢直言而决郁塞也。
  《吕氏春秋·达郁》圣贤的君王重豪杰和忠臣,就是因为他们敢于直言劝谏而且能排除阻塞。决:排除阻塞物。郁:阻滞。
  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己也,而恶士之明也。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耳。
  《吕氏春秋·达郁》谁可以象镜子一样帮助自己照见缺点呢?恐怕只有贤士了。人们都知道喜欢镜子照出自己的形象,却厌恶贤士指明自己的缺点。镜子仅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功能很小;贤士指明自己的缺点,功用很大。如果只知道得到小的,而丢掉大的,这是不懂得哪个重要。说:同“悦”,高兴,喜欢。细:小。类:类比。此句是说不懂得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
  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
  《淮南子·缪称》看见君主的过失,就忘记了自己会受惩罚,所以能够直言规劝;看见贤人,就忘记了自己会因此而地位低贱,所以能够让贤。
  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圣明的君主为增广见识不厌恶恳切的规劝,忠臣为了对君主直言批评而不逃避严厉的惩罚。博观:增广见识。重诛:严厉的惩罚。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领狐腋毛皮;千人的附和声,不如一人讲的正直话。说明直臣、直言可贵,掌权者要少听阿谀奉承之言,多听忠谠正直之论。掖(yè):同腋,胳肢窝。诺诺:连声答应,形容随声附和。谔(è):言语正直。谔谔,直言进谏的样子。
  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十有言语正直,敢于谏诤的臣子,这个国家就昌盛;有默不作声,阿谀奉承的臣子,这个国家就将灭亡。争:同“诤”,谏诤。
  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
  《诸葛亮集·文集》卷四,《自勉》柱子以直木为坚固,辅佐以正直之士为贤能。
  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后汉书·陈宠传附陈忠》高级官吏害怕丢掉禄位,不愿尽力提出批评意见;小官吏则怕受到惩罚,该说的话也闭口不说。下面的情况无法达到上面,这是祸患中的最大的祸患。畏罪:怕受到惩罚。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一个人要看清自己的面目,必须借助明亮的镜子;一国之君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借助于忠臣的指点。国君如果自以为是,大臣对他的过错也不予纠正,想不让国家危亡,那可能吗?藉(jiè):借,凭借。自贤:自以为贤,自以为是。匡:纠正。
  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互缄默,俯仰过日。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胆小怕事的人,心里包藏着忠诚正直的思想但不能规谏;关系疏远的人,怕得不到信任而不愿规谏;贪恋高官厚禄的人,担心对自己不利而不敢规谏。所以大家都相对沉默无言,稀里糊涂地混日子。怀:贪恋。虑不便身:担心于自己不利。缄(jiān)默:沉默。缄:闭口。俯仰:应付,混日子。俯(fú):向下,低头。
  从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仪表;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亡更迭的规律;以正直的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言行得失。兴替,朝代兴亡更迭。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先天下。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天子身边如果有七位敢于批评规劝他的臣子,那么即使他昏庸无道,也不至于丧失天下。争:同“诤”。亡:无。
  烈士不避鈇钺而进谏,明君不讳过失而纳忠。
  宋代苏舜卿《火疏》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不伯杀身之祸而向君主提意见;圣明的君主,也不隐讳自己的过失而接受忠告。烈士: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鈇(fū):铡刀,古代腰斩刑具。钺(yuè):古代一种象斧子一样的兵器,亦作刑具。讳:隐讳。
  薄我货者,欲与我市者也;訾我行者,欲与我友者也。
  宋代崔敦礼《刍言》卷下贬我货物不好的人,只想与我做生意人;批评我有缺点的人,是想和我交朋友的人。薄,轻视,这里指贬斥。市:做生意。訾(zǐ):非议,诋毁,此处指批评。
  明主不恶危切之言以立名,志士不避犯颜之诛以直谏。
  明代张居正《论时政疏》贤明的君主不厌听令人忧惧的言论而树立名声,有志之士不逃避因冒犯君主威严所面临着的杀头的危险而直言规劝。恶(wù):憎恨。危切之言:令人优惧的言论。犯颜:冒犯君主威严。
  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
  清代唐甄《潜韦·抑尊》正直的言论,对于国家是上好的药物;敢于直言的臣子,对于国家是高明的医生。
  平居无极言敢谏之臣,则临难无敌忾致命之士。
  《明史·黄凤翔传》平时没有敢于尽力劝谏君主的臣子。到了国难临头的时候,就决不会有舍命抗敌的人物。平居:平时,平素。敌忾(kài):抵抗所愤怒者。忾,愤怒。致命:舍弃生命。
不因人受谏不以人废言
  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
  《管子·牧民》不要因为姓氏不同,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不采纳外乡人的办法;不要因为不同国,不听从别国好的主张。生:同“姓”。远:外。行:采纳,实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史记·淮阴候列传》聪明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昧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所以说,即使是愚钝之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采纳。择:挑选,引申为采纳。
  慢贱信贵,则朝廷谠言无以至,而洁士奉身伏罪于野矣。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主不理会地位低下的人的意见,只听信身边权贵之言,那么朝廷就听不到正直的言论,而廉洁正派的人士就只能在民间恭敬小心地随时等人治罪了。慢:怠慢不理会。贱:地位低下的人。谠(dáng)言:直言。洁士:正派廉洁的人。奉:恭敬,小心。伏:隐伏,等待。野:民间。
  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官而可行,不贵其辩。
  《淮南子·主术》贤明的君主在听取群臣意见时,如果他的意见是可用的,就不会因发表意见的人地位低下而有什么不好意思;如果他的主张是可行的,就不要求发表时讲得头头是道。羞:不好意思。责:要求。辩:善辩,头头是道。
  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
  《淮南子·主术》假若所说的话是正确的,虽然出自穿粗衣服的贫民和割草打柴人之口,也不能弃而不用;假若所说的意见是错误的,虽然是卿、宰相、君主在朝廷上发表的意见,也未必可用。是否正确,不能以身份贵贱、地位高低来衡量。使:假使,假若。褐(hè)夫:穿粗衣服的贫民。刍(chú):割草。荛(ráo):砍柴。卿:古代高级官员,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揄(yù)策:讨论,议论。庙堂:宗庙明堂,常指朝廷。论:评价,衡量。
  不弃狂夫之言者,然后嘉谟可闻也。
  唐代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愚钝之人的意见也能虚心听取,那么良计善策也就可以听到了,狂夫:愚钝之人。嘉谟(mó):良计善策。谟:计谋。
  凡人言语理到,不可不伏。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凡别人说的话有道理,就不能不接受。伏:承认,接受。
  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哪能因为别人的话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掩饰自己的短处不予采纳?如果听不进别人的规劝,又怎么能去规劝别人呢?
  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农夫劳作国君要关怀他们,愚昧的人说的话聪明人要择善而从。君子:此处指国君。养:此处指关怀。
  狂夫有可择之言,愚者有一得之虑。
  唐代白居易《代论伐剑南更发兵表》愚钝之人也有可加选择的好意见,愚笨的人也有可取的某种好想法。
  愚夫之计,择之者圣人。
  《旧唐书·刘仁轨传》能够重视和采用那愚昧无知的人的建议,只有最有见识的人才能做到。
  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对愚钝之人说的话要选择采纳,不应因发表议论的人地位低贱就加以反对。逆:反对。负薪:背负柴草的人,泛指地位低的人。
  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听取意见时,只看意见对不对,不要求提意见的人非得有什么才能;评定功劳时,有功即赏,不考察他平时是否没有缺点。举:荐举,推举,这里是评定、奖励的意思。考:考察,考核。素:洁白,没有缺点。
  君子不以言废人,不以人废言。
  《元史·刘秉忠列传》有德行的人不根据所提意见有毛病而否定这个人,也不因为某人有毛病就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废:否定,弃而不用。
  无人不可谏,何谏不可纳。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五没有什么人不可能对执政者进行批评规劝,执政者对于正确的批评和规劝也没有什么不可采纳的。意谓提批评意见不一定非得谏官不可。不管什么人,只要提得对就可以采纳。
  明主之求言,大臣之广益,无择于人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五贤明的君主征求直言,大臣集思广益,主要看所提意见是否有价值,而不挑拣提意见的人。广益:集思广益。择:挑拣,挑剔。
  不必其贤于我,可师者皆师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不一定非得要求提意见的人都比自己贤能,而应当做到凡是值得自己学习的都要学习。师:效法,学习。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苟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生不得闻过矣!
  清代李惺《药言》批评我的错误的人,不一定都是没有错误的人;假设要找没有错误的人批评我,就一辈子听不到自己的错误了。攻,批评。

    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周南·吴睢序》提出批评的人不应遭到什么惩罚,接受批评的人应当从中得到警戒。
  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书·皋陶谟》作官的应该广泛地听取众人的意见,凡是好的意见便加以表彰。凡是正确的意见便提交上来,以便采纳运用。否则,如果作官的封闭下情,便要给予惩罚。工:官。纳言:采纳意见。飏:表彰,格:正。承:送上去。庸:用。否:闭塞。威:惩罚。
  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治理天下,不能只采纳一个人的意见,对有的意见固然可以听取而不采用,但哪里有拒绝听取的道理呢?恶(Wū):哪里,怎么。
  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
  《国语·晋语六》能使国家兴盛的君主总是奖励提意见的臣子,而只知安逸享乐的君主却惩罚他们。兴:使国家兴盛。逸:安逸享乐。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周语上》堵塞老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还要危险。河水堵塞不通就要决口泛滥,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压制人民讲话也是这样。因此,治河的人要疏浚河道,使河水畅流;治理人民的人一定要开导人民,让他们敢于说话。防:堤,引申为堵塞。壅(yōng),堵塞。溃:决口泛滥。决:疏通水道。导:畅通。宣:开放,开导。
  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国语·周语下》老百姓心里考虑的,嘴里就公开讲出来,一旦形成意志,就要付诸实践,执政者怎么能硬性堵住他们的嘴呢?如果把他们的嘴堵住,那么能有几个来拥护和支持你呢?成:考虑成熟,形成意志。胡:怎么。与:赞同和拥护的人。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一》朝中群臣和地方官吏及老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授给上等奖赏;能上奏章规劝我的,授给中等奖赏;能在众人汇集的地方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中,授给下等奖赏。面刺:当面指责。谤议:议论过失。市朝:众人汇集的地方。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战国策·燕策一》贤明的君主努力想听到自己的缺点,而不想听人家赞扬自己的优点。务:致力于,努力于。
  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以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们在早晚闲暇时间出来走走,谈论谈论执政者的好坏,人们所欢迎的方面我们就做下去,人们所反对的方面我们就改过来。这些民众就是我们执政者的老师啊!退:休暇。
  岂不遽正?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对于人们给执政者提意见这件事难道不可以立刻制止吗?可是这正象防河一般,大决口所造成的危害很大,一定伤害很多人,那我们就没法补救了。还不如留个小小的口子疏导河水。更不如把听取批评,当做治病的良药。遽(jù):立刻。川:河流。大决:大决口。犯:危害。克:能。道(dǎo):通“导”,疏导。
  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孟子·告子章句下》喜欢听取有益的话,用它来治理天下还绰绰有余,更何况仅仅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有益的话,那四海之内的人都会不远千里地赶来把有益的话告诉他。优:充足,宽裕。轻千里:即不以千里为难的意思。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批评我而又批评得很恰当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的正确方面而又肯定得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对我进行奉承谄媚的,是害我的人。非:否定,批评。当:恰当,正确。是:肯定。贼:害:
  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
  《吕氏春秋·不侵》贤明的君主一定要亲自了解人才,所以人才能竭尽心力,直言相谏,而不怕招致什么灾祸。自知:亲自了解。交争:相谏。辞:避,这里是怕的意思。患:祸患。
  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寨,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下无遗善,上无过举。
  《吕氏春秋·达郁》让平民把意见转达上来,让身边的臣子把规劝的话全讲出来,让同宗的大臣弥补天子的过失,监督天子的政事,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加以实行。因此,下边没有遗漏的善言,上边没有错误的决策。庶人:平民百姓。尽规:把规劝的话全讲出来。尽,全。规,规劝。亲戚:指同一宗族的大臣。察:监督。后王:君王。过举:错误的决策。举,举动,引申为决策。
  人主之患也,不在于自少,而在于自多。自多则降受,辞受则原竭。
  《吕比春秋·骄恣》君主的弊病,不在于看轻自己,而在过分看重自己。过分看重自己,那么该接受的意见就会加以拒绝,对该接受的意见加以拒绝,那么言路就被堵塞了。少:轻,看轻。多:重,看重。对该接受的意见加以拒绝。辞,推辞。原竭:源泉枯竭,这里指进言之路堵塞。
  纳言若不及,从谏如转圜。
  《汉书·梅福传》采纳正确意见就象唯恐跟不上趟一样急切,听从规劝就象转动圆的物体一样便宜迅速。转圜(huán):转动圆的物体,比喻便宜迅速。圜,同“圆”。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汉书·路温舒传》乌鸦老鹰的卵不被毁坏,然后才能招引凤凰来聚集;犯有诽谤之罪的人不被惩罚,然后才能有人敢进良言。乌:乌鸦。鸢(yuān):一种鹰。
  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口,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系其辞,乃择可观。
  汉代刘向《说苑·君道》凡是处在尊贵地位的人,一定要尊重下级,顺从公德而接受规劝,必须使下级开口,说话时无所避讳,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依靠他们。对待提建议的人不要以威势吓唬,不要阻止他们说话,广泛采纳他们的意见,然后选择采纳可以鉴戒的意见。敬下:尊重下级。顺德规谏:顺从道德,接受规劝。不讳:不避讳。蹲节:降低身份,放下架子。安静:心平气和。藉:凭借,依靠。勿振以威:不要以威势吓唬。振:同“震”,恐吓。格:阻止。博:广泛。观:鉴戒。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汉代刘向《说苑·政理》听得进好的意见,不好的话就无从进入;听不进好的意见,好话进入的门路就堵死了。由:从。
  其无距言,未必言之尽可用也,乃惧距无用而让有用也。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之所以提倡不堵塞言路,并不是说大家说的话都是可以采用的,而是担心在堵塞了无用的意见的同时,听不到有用的意见。距:能“拒”,堵塞,拒绝。惧:担心。让:同“攘”,拒斥。
  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寨而治情通矣。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治国的方法应该是,鼓励人们提批评意见,公开让人们讲话,然后君主才能明察真情,使治理的各方面情况上下通达。劝:鼓励。宣:公开。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汉代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让天下开口说话,扩大人们规劝、进谏的渠道,广:扩大。箴(zhēn):规劝,劝告。
  求贤加饥渴,受谏而不厌。
  三国·吴张紘《临困授予靖笺》访求贤能,如饥似渴;倾听规谏,永不厌倦。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担心被蒙蔽而想到虚心听取臣民的意见,担心奸佞小人在侧而想到要端正自身以罢黜邪恶。虑、想:此处均指担心。壅蔽:遮盖,此处指被人蒙蔽。
  逆耳之谏必听,肤受之愬斯绝。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不顺耳的规劝一定要听,这样,提意见的人怕被人说成不实之辞的惊恐心情才能消除。肤受:不实之辞。愬(sù)惊恐。斯:才能。绝:消除。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唐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水流不可堵塞,言论不可消除。如果不让人讲话,下面言路不畅,上面成了聋子,国家就要倾危了。弭(mǐ):消除。邦:国家。
  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让天下的人才都能抒发心中的怨气,尽吐忠正之言,好的主意每天都能呈报上去,天下秩序就会井然有条,政府内外将会光彩四射,成就可观。愤懑(mèn):抑郁不平,怨气。嘉谋:好主意,好计谋。条贯:条贯缕析,指秩序井然。表里:内外。烂然:同“灿然”,光彩四射的样子。
  思想不遑食,从谏如顺流。
  《旧唐书·李绛传》整天地考虑治理好国家,以致于没有时间吃饭;接受臣属的批评,象顺流之水那样畅通无阻。遑(huáng):闲暇。从:依从,接受。
  广言路,杜谗口。
  《新唐书》卷七六,《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广开进言之路,堵塞谗言之口。
  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从通治道而来谏者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官府前设有鼓励人民提好的建议的旌旗和鼓励人民批评的木板,是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以疏通治理国家的渠道。旌(jīng):旗。诽谤:这里作褒义词,指批评。通治道:疏通治国渠道。来:招来,此处指鼓励。
  人臣关言于人主,至难也,虽有狂妄,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臣子能对君主提出意见,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即使有狂妄之处,也应选择好的采纳。关:白,告诉,陈述。
  求谏诤而罪直言,是犹适越而北行,必不获其所志矣。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征求批评意见,却又对直言的人治罪,这好比到南越(广东)去却注北走一样,是必定达不到目的的。适:到……去。获:获得,达到。志:目标,目的。
  赏之使谏,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敢献纳?
  宋代苏舜卿《乞纳谏书》奖励部下大胆批评,尚且担心他们不敢直言;对敢于说话的却给以惩罚,谁还敢于进献忠言呢?罪:治罪。献纳:指把好意见奉献出来。
  正言不赏,妄言不罚,则谗佞终不去矣。
  宋代宋郭《直言对》对正直的话不加奖励,对荒谬的话不加惩治,恶意诬告、巧言谄媚的人就始终除不掉。妄:荒谬,荒诞。谗:说人坏话,诬告。佞(nìng):巧言谄媚。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
  宋代王安石《临川集·兴贤》广泛地向人民征求意见,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会进入官府;讲话没有什么忌讳,忠直敢谏的言路就开通了。博询:广泛征求。众庶:人民大众。谠(dǎng):正直。
  惟虚心纳善,若决江河,则激者自平矣。
  《宋史·郑性之列传》只有虚心地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让别人把话说出来,这就象是决开了江河,腾涌飞溅的浪涛自然就平息下来了。激:激荡汹涌。平:平息,平静。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
  《宋史·乔行简列传》推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的道路应当宽广而不应当狭窄;让人们说话进谏的路应当敞开而不应当堵塞。
  大开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
  《元史·刘秉忠列传》广开言路,放手让人们说话,才能够统一天下,安定万民。兆民:万民。兆,极多。
  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明代海瑞《治安疏》下面的臣子官吏都畅所欲言,君主的治国之道才算完备。工:官吏。称:相称,引申为完备。
  能容敢言者非难,而能安敢言者为难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能容纳敢于直言的人并不算很难,而能够安抚保护敢于直言的人则是很难的。安:安抚保护。
  君无爵赏以劝之,则言者不进;以爵赏劝之,言者抑不择而进;故纳谏难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君主不用爵禄赏赐来进行鼓励,那么讲话的人就不会进献自己的意见;用爵禄赏赐来鼓励,讲话的人就会不加选择地进献自己的意见;所以纳谏是不容易的事。抑:连词,表示轻微的转折。
  谏而不听,君过成矣;即不言,而臣民固已知之矣。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别人批评而不听从,那么君主的错误就形成了;即使不说,臣民也已经知道了。固:本来。
  言路者,国之命也,言路芜绝而能不乱者,未之有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言路,是国家的生命。言路荒芜阻绝而能够大局不乱的,是从来没有的。芜绝:荒芜阻绝。
  君子弗患乎人之议也,而患其无可议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君子不应该忧虑有人议论自己,而忧虑自己没有什么可使人议论的,意谓不能引起别人议论的人,必定是个平庸之人,有人议论未必是坏事。患:忧虑,担忧。

    听言能察闻过能改
  无以旁言为事成,寨而汇之,无听辩,万物归之,美恶乃自见。
  《管子·白心》不把道听途说当成事实,要深入观察与考证,不听信任何巧辩,把万事万物归到一起相互比较,好坏就自然显现出来了。无:勿。旁言:道听途说。见(xiàn):现,显现,分明。
  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管子·九守》听取情况的方法是:不要随便拒绝,也不要随便就肯定。肯定则可能失误,拒绝则可能闭塞。望:通“妄”,随意,随便。距:通“拒”,拒绝。许:答应,肯定。失守:失去正确的原则,此处含失误之意。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论语·子罕》合礼法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听从之后要改正错误才可贵。法语:合乎礼法的话。
  闻一善若惊,得一士若赏,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是故得民以济其志。
  《国语·楚语下》听到一句善言善事感到万分惊喜,得到一个贤士就象受到奖励那样兴奋,有了过错一定改正,有不善的地方一定很不安,因此能够得民心而完成其抱负,悛(quān):悔改。惧:不安。济:成功,完成。
  贤主有度而听,故不过。有度而以听,则不可欺矣,不可慎矣,不可恐矣,不可喜矣。
  《吕氏春秋·有度》贤明的君主坚持一定的准则听取议论,所以不犯错误。坚持一定的准则听取议论,就不会被欺骗了,不感到疑惧了,不感到恐惧了,不会被取悦了。意思是在听取议论时要有原则,心中有数。度:法度,准则。惶:惶惑,疑惧。喜:悦。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吕氏春秋·听言》听到话不可不考察分析,不考察分析,那么对与不对就不能分清。对与不对不分,祸乱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言辞有很多类似错误其实是正确的,也有很多类似正确其实是错误的。正确和错误的界限,不能不分清。类:类似。经:界限。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察传》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明白,因为经过多次辗转相传,白的会被说成黑的,黑的被说成白的。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吕氏春秋·察传》凡是听到传闻一定要深入了解辨别,关于人的传闻一定要用情理加以验证。熟论:深入了解辨别。
  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
  汉代刘向《新序·杂事》身为国君而听不到过失,或听到过失而不改正者,必然亡国。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汉代刘向《说苑·君道》贤明的君主有三件事感到优愁:第一件是,自己处在尊贵的地位,担心听不到对他错误的批评:第二件是,得意的时候,担心自己骄傲;第三件是,听到天下最好的意见,担心自己不能实行。至言:最好的意见。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汉代贾谊《治安策》听取意见的办法,必须用事实来检验其是否可行,这样发言的人就不敢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了。观:观察,此处指检验。妄:胡乱。
  事考功,言考用。
  汉代荀悦《申鉴,时事》事情是好还是坏,应该考察它的效果;议论是否有意义,应该考察它的作用。功:功效,效果。用:作用。
  用人之官,若自己出。
  唐代魏征《群书治要·尚书》采纳别人的意见,就象采纳自己提出来的意见一样。意谓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
  巨贵有词,主贵能改。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败猎》臣子贵在善于进言,君主贵在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有词:能进谏。
  闻过即改,从谏如流。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马上改正,听从别人的规劝就象流水一样顺畅。
  闻恶必信则小人之道长矣,闻善或疑则君子之道消矣。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听到不好的意见就相信,就会助长小人的气焰;听到好的意见却疑惑而不信,就会使君子受到压抑。长:助长。消:消退,此处指压抑。
  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任贤》自古以来的君主没有不愿意国家长治久安的,然而却达不到这个目的,其原因就在听不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或者听到了自己也不能改正。社稷(jì):指国家。
  有过而讳言,适量其过;因言而遽改,适彰其美。
  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有过失而忌讳别人说,这恰恰加重了过失;听到了人们的言论后马上改正,这刚好显示了美德。适:恰恰,正好。重:加重。因:根据。遽(jù):立即。彰,显明,显露。
  听言之道,宜以事观,若言果有关国体,有补治道,有益主德,则言之过激,夫亦何伤!
  《宋史·郑性之列传》听取意见的方法,应该用实际的事情去观察。如果这些意见果真关系着国家的根本大计,对国家的治理有帮助,对君王的品德修养有好处,那么,即使说得过激一些,这又有什么损害呢?治道:治国之道。主德:君王的道德修养。伤:损害。
  立朝何必无纤过,要在闻而遽改之。
  清代郑燮《立朝》诗在朝廷做事不可能一点细小的过错也不出,关键在于听说后立即改正。立朝:立身朝廷,指在中央作官。纤:细小。要:关键。遽(jù):急速,立即。
  君之有过也,谏之而速改,改过之美莫大焉。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君主有过失,一经批评而能很快改正,那么这改过的优点就是最大的优点了。

    既须敢谏又须善谏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论语·子张》应该在受到信任以后才去进谏。如没有受到信任就去进谏,人家就会认为诽谤自己。
  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吕氏春秋·报更》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不肯接受意见),也在劝说者自己(方法不到家)。说(shuì):劝说,说服。任:责任。
  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住而与往,不设形象。
  《吕氏春秋·顺说》善于说服和谏诤的人好比是一个灵巧的人,借别人的力量而把它作为自己的力量,顺着他的来势加以引导,顺着他的去势加以推动,丝毫不露形迹。主张善于揣摩被劝说者的心理,顺其思路,因势利导,然后达到说服的目的。因:凭借。与来:与之来。不设形象:不露形迹。
  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吕氏春秋·具备》劝说别人与治理政事不赤诚,那就不能感化人心。不神:指不能感化人。
  有受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臣子被君主宠爱时,君主就认为他智慧能力称职而越发亲近他;被君主憎恨时,君主就认为他罪有应得而更加疏远他。因此进行规谏和劝说的臣子不能不考察君主的爱憎态度然后再劝说他。当:适当,下同。加:更加,越发。见:被。
  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自古以来大臣上书,一般都是感情真挚而措辞激昂恳切。否则就不能引起国君的注意。率:一般。激切:激昂恳切。
  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正直的大臣必须要在对方错误刚刚露头时候就加以规劝,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规劝也不起作用了。渐:事物发展的开始。满盈:指错误累累,很严重。
  居是官者,当忘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宋代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做这种官(谏官)的人,应当牢记那些大事,丢开那些小事;先考虑需要急办的事,后考虑可以缓办的事;专门为国家谋利益,而不为自身所打算。志:记。
  谏父母易,而谏君难。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规劝父母容易,而规劝君主则比较难。意谓规劝君主时要讲求方法。
  有顺而导之者,有徐而导之者,有正而折之者,有曲而匡之者。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臣下对于君主,有顺其意志进行引导的,有不慌不忙慢慢引导的,有义正词严当面驳斥的,有曲折地进行匡正规劝的。意谓匡谏君主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折:驳斥。匡:匡正。决策

    预测在先决策在后
  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敌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
  《管子·形势解》圣人要干一件事,首先研究它是否合于理义,并估计其可能性。合于理义则做,不合于理义则停止。有可能则做,不可能则停止。理义:合宜的行为、道德或道理。求:做。
  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思必计其所穷。
  《管子·版法》举办所喜欢的事,一定要事先看到事情的结局;废止所厌恶的事,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举:举动,举办。美:喜欢。观:看到。终:结局。恶(wù):厌恶,计:考虑,盘算,穷:完结,后果。
  见不足以知之者,智也;先言而后当者,惠也。
  《晏子春秋·外篇》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的,是聪明的人;事先作出判断,被后来的实践证明确实正确的,是有智慧的人。见不足: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当:得当,正确。惠:通“慧”,有智慧。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孙子·用间》明君贤将,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建立高出众人的功业,是由于他们预先能了解和掌握情况。动:指出兵。知:了解,掌握。
  多算胜,少算不胜。
  《孙子·计》战前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就能胜利;准备不充分,计划不周,就不能取得胜利。算:计划,筹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既了解敌人的情况,又了解自己的情况,任何一次战争都不会有危险。殆(dài):危险。
  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谋攻》能预见胜利有五种情况: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能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运用方法的,能胜利;上下的要求和愿望相同的,能胜利;以自己有准备等待敌人无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牵制的,能胜利。虞(yú):事先有准备。御:驾御,这里指干涉、牵制。
  兵大律在谨。论敌寡众,则胜负可先知也。
  《商君书·战法》用兵的根本原则在于谨慎。研究敌情,考察强弱多寡等各种因素,或胜或负,是可以事先知道的。说明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大律:根本原则。谨:谨慎。论:研究。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礼记·中庸》凡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讲话之前就有所确定,讲起话来就会流畅而无窒碍;做事之前就有所确定,做事时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行动之前就有所确定,做事时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行动之前就有所确定,行动之后就不会内疚后悔。豫:事先有准备。立:成功。废:失败。跲(jiā):窒碍。疚:愧疚,后悔。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战国策·对策一》如果不事先考虑好对策,以后必将有大的祸患。虑:对策,计谋。
  免国于患者,必穷三节以行其上。上不可则行其中,中不可则行其下。
  《战国策·魏策二》能够使国家免于危患的人,在决定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上、中、下三种对策以便实行上策,上策如果不行就用中策,中策不行使用下策。意谓在决策时要准备几种方案,从中选优。穷:穷究,这里指充分考虑。三节:指上、中、下三策。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
  《战国策·秦策二》具有一两套计谋的人,处理事情就不大会失误;从头到尾全面考察的人,就不会被复杂情况所迷惑。悖(bèi):失误。听:察,考察。本末:根本与末梢,指通盘情况。惑:迷惑,疑惑。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可后而先之,谓之召灾。
  《国语·周语下》可以提前做的事情而无准备,这叫做怠惰;只能放在以后做的事却把它提前,这叫做招灾惹祸。先:前,提前。召:同“招”。
  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国语·吴语》谋划一件事,必须事先预见它可以成功,然后才去实施,而不能白白去送命。素:预,预先。履:实行,实践。授命:送命。授,给予,授给。
  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君子的行为,要考虑到结果,考虑以后能再这样做。复:又,再。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为政好象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天天从早到晚去实行它。应按所思考的去做,不能超出考虑好的,就象农田有界限一样,这样过失就少了。行无越思:行动不超出思考范围。畔(pàn):田界。鲜(xiǎn):少。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为之豫,豫则祸不生。
  《荀子·大略》在事情发生以前就考虑到它,这叫做主动,主动则事情完成得好;在灾祸出现之前就考虑到它,这叫做事先有准备,有准备则灾祸就不会发生。强调做事要有预见有准备。接:同“捷”,迅速,主动。优成:完成得好。豫:事先有准备。
  贤主察之,以为不可,弗为;以为可,故为之。为之必由其道,物莫之能害。
  《吕氏春秋·贵当》贤明的君主对事情加以审察,认为不能做就不去做,认为可以做才去做。做时一定遵循正确的途径,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妨害它。意即做事要举措得当,考虑可能性与现实性,并要方法对头。
  凡战必悉熟偏备,知彼知己,然后可也。
  《吕氏春秋·察微》凡作战一定要熟悉全部情况,做好全面准备,知己知彼,然后才可以行动。悉:全,都。偏:通“遍”。
  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
  《吕氏春秋·察微》凡是要守住国家,最上等的是洞察事情的开端,其次是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随着事情的发展而了解它。这三样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太上;最上等。中:事情发展过程中。穷:困窘。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计谋不事先定好,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化;军队不事先训练好,就不能战胜敌人。虑:计谋。卒:通“猝”,突然,仓猝。辨:通“办”,这里指训练。
  制国者,必照察远近之情伪,预祸福之从来。
  汉代王符《潜夫论·实边》掌握国家的人,必须明察远近情况的真伪,预测祸乱和幸福的来源。制:控制,掌握。照:明。
  枢机之发,失之毫厘,驷不及追。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作为领导机关的中枢,它发出的动作如果差之毫厘,下面就会失之千里,即使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所以作为君主,在根本问题上要谨慎,在开始时要考虑详尽,谨慎地对待各种苗头。枢机: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位,这里指领导机关中枢。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敬:恭敬,谨慎。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做事之前就忧虑的人,事后会得到快乐;做事之前骄傲的人,事后就会有忧患。说明做事应深谋远虑,不可掉以轻心。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汉代桓宽《盐铁论·险固》事先有所准备,就能制服敌人;没有准备,就会被敌人钳制。制:控制,制服。
  事不豫办不可以应卒,内无备不可以御敌。
  汉代桓宽《盐铁论·世务》做事情不预先有准备,就不能够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内部没有防备,就不能抵御敌人的入侵。豫:事先有准备。卒(cù):通“猝”,突然。御:抵御。
  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
  三国·魏曹植《谏伐辽东表》渴了以后去挖井,饿了以后去种植,这样可以作为长远的考虑,但难以应付突然情况。比喻不早作准备,仓促从事,难以奏效。殖:通“植”,种植。图:考虑。卒(cù):通“猝”,突然。
  智者先胜而后求战,暗者先战而后求胜。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聪明的人有了胜利的把握以后才去向敌人挑战,愚笨的人则是先向人挑战后才希望取胜。暗:糊涂,愚钝。
  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善》所说的五种“善”是:善于了解掌握敌军的形势,善于掌握进攻和退却的规律,善于了解国家的虚实,善于了解天时人事,善于了解山川地势险阻情况。
  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
  《晋书·王羲之传》国家研究决定要获取胜利的重大决策,必须先审查衡量敌我双方的力量,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庙算:庙堂中的策划,指朝廷的重大决策。宜:应该,应当。审量:审察衡量。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北史·崔宏传附崔浩》仔细瞄准好了,才把箭射出去,这样虽然多费一点时间,也不能算是迟误。审:小心仔细,这里指反复瞄准。发:发射。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旧唐书·陈子昂传》先考虑谋划好了才去做的人,就安闲超脱;冒冒失失地动手后才去筹划的人,必然要出错漏。事:从事,做。逸:安闲,超脱。失:失误,出错漏。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宋代辛弃疾《美芹十论》事情还没到来就预先考虑对策,一旦到来,处理起来就非常从容了;事情已经到来才开始考虑对策,应付起来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预图:预先筹划。处:处置,处理。计:打算,筹谋。应:应付。
  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宋代苏轼《晁错论》正因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所以,事到临头就没有惊慌失措的行为,并且针对出现的情况从容不迫地想办法去处置,因此,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功。惟:只因为,正因为。当然:应当如此,必然。徐:慢慢地,从容不迫地。图:图谋,谋划。
  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
  《资治通鉴·汉纪二》确定作战计划,决定最后胜负的办法,主要依据三个要点:一是地形地物,二是双方形势,三是心情意志,立策:确定作战计划。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明代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西》按照时代要求审时度势,待考虑妥当之后再去做,那么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审度(duó):审时度势。时宜:时下的需要。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具体去做的时候贵在竭尽全力。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明代张居正《答中丞孙槐溪》急于开始的一定要考虑其结尾,能成就功业的总在开始的时候就精心设计。锐始:急于开始。锐,迅疾。图,谋划。
  先机失所豫,临事徒嗟叹。
  明代何景明《种麻篇》诗如果对事情发生的先兆没有觉察和防备,一旦出现事情,则只会叹息悔恨。先机:先兆。机,征兆。豫:防备。

    比较利弊大小权衡得失轻重
  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候;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管子·中匡》只考虑取得土地与宝物而不考虑是否因此而得罪诸侯国;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是否因此而失去百姓;只考虑被亲幸而不考虑被抛弃。这三条有了一条,就足以削弱国家;全都有的,就灭亡了。计:算计,谋划。失:失去,得罪。委:积,聚积。见亲:被亲幸。见,被。削:削弱。遍:全,都。
  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
  《战国策·秦策三》出色的医生知道病人的生与死,英明的君主明了事业的成与败,有利就实行,有害就舍弃。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孟子·告子章句上》不要因为小的事情妨害了大的事情,不要因为不重要的东西而妨害了重要的东西。无:通“毋”,不要。贱:不重要。贵:重要。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
  《荀子·解蔽》对于那些做了也无益于事情的成功,追求也无益于事情的实际效果,忧虑也无益于解决问题的事,那么就应当远远地将它抛弃掉。为:做。几:同“机”,事务,问题。广:读为“旷”,远。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物,当而处之。
  《吕氏春秋·博志》完美就会转向缺损,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满盈就会转向欠缺。先王知道不能两方面同时发展壮大,所以对于事物要加以选择,适宜做的才做。意思是,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能同时得以发展,所以做事不能要求十全十美,只能权衡利弊,择一而从。两大:两方面同时得以发展壮大。亏:欠缺。当(dàng):适宜。
  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量,所要轻也。
  《吕氏春秋·贵生》假如有这样一个人,用随侯之珠去弹千仞高的飞鸟,世人肯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耗费的太贵重,所追求的太轻微了。说明做事要权衡得失利弊,不要得不偿失。随侯之珠:相传随侯见一条大蛇伤断,便给它敷药,后来大蛇从江中衔来一颗明珠来报答他,后人称这颗明珠叫“随侯之珠”。随:汉东之国,姬姓。仞:古代长度单位,各朝代不一,有八尺、七尺,还有五尺六寸。
  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
  圣人去小取大。
  《吕氏春秋·权勋》不抛弃小利,大利就不能得到;不抛弃小忠,大忠就不能实现。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抛弃小者,选取大者。残:与下文“贼”都是害的意思。
  小快害义,小慧客道,小辩客治,苛削伤德。
  《淮南子·泰族》在小事上逞一时之快就会伤害大的原则,耍弄小聪明就会危害治国大道,计较小事就会有害于大治,过分苛刻就会伤害大德。义:原则。小快:在小事上逞一时之快。小慧:小聪明。辩:辩论,引申为计较。苛削:苛刻。
  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淮南子·说林》追赶野鹿的猎手,是不会顾及兔子那样的小猎物的;决意成交价值干金的货物的人,是不会在一铢一两的价格上计较不休的。喻做大事时就不要在细微末节上纠缠,以免因小失大。决:决意,一定。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细谨:拘于细节。盛:高尚,辞让:推托不前。
  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管晏列传》重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审慎地权衡得失利弊。贵:重视。
  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
  《史记·李斯列传》凡事只顾细节而忘记大局,后来必定有祸害。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要想得到好处,一定要考虑一下可能出现的害处;要想办成一件事,一定要考虑一下可能造成的失败。说明作计划,办事情,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利的方面。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不能为了贪图虚名而招致实际祸害。处:处于,引申为招致。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三国志·魏书·杜袭传》有千钧之力的弓弩,决不会为了射击小老鼠而开动弩机;万石之重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茎的撞击而发声。千钧:约数,极言其重,这里形容弓弩的强劲。钧,古代重量单位,重三十斤。鼷(xī)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最小的老鼠。机:这里指弓弩的扳机。万石(dàn):形容极重。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莛(tíng):草茎。
  小利大利之贼,小大祸之津。
  北齐刘昼《刘子·贪爱》小便宜是大利益的祸害,贪图小惠是大祸到来的桥梁。意谓不能因小利而误大事。小(lìn):贪占小利。津:渡口,此处指津梁、桥梁。
  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进中包含着退的含义,存中包含着亡的可能,得中包含着丧的道理。机:机会,可能。
  恤小害则大害不去,爱小利则大利不成也,弃小而职大耳。
  唐代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六《策林·议罢漕运可否》只顾虑小的害处,那么大的害处就不能消除;只贪图小的便宜,那么大的利益就难以成就,应该是舍弃小害小利而从事于除大害得大利。恤:顾虑。职:执掌,从事。
  狃于利而必为者,害至而不思;惩于害而必不为者,利必有所遗。
  宋代杨万里《论兵下》贪图好处而一心去做,灾祸发生了也没有思考过;苦于受灾祸惩罚而决心什么也不干,连好处也会一同失掉。说明做事不可只想好处不想害处,也不可只想害处不想好处。狃(niǔ):贪恋。惩:苦于。遗:失。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宋代苏洵《心术》见到小的利益不行动,遇到小的灾祸不退避,因为小的利益和小的灾祸是不值得耗费我的本事的。这样,才有可能承受大的利益,应付大的灾祸。辱:辱没,有白费的意思。支:应付,承受。患:忧患,灾祸。
  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据安恋危,值利思害。
  《新唐书·陈子昂传》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是谋划大事而不考虑细微末节,致力于德政而不致力于刑罚,处在平安的环境中想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当遇到有利可图时要想到其是否会因此而受害。为:治理。计:盘算,谋划。务:致力于。据:通“居”,处。
  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
  《资治通鉴·周纪四》小人有了欲望,考虑、谋划时总是很轻率肤浅,只看到它的好处,不顾其害处,这样,灾难一定很快就来到了。欲:打算,计划。徒:只,仅。难:灾难,祸患。
  大害处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大的祸害一定有微小的好处替它作媒介,大的好处一定会有微小的祸害替它作先导。说明有害必有利,有利必有害,应当比较利与害孰小孰大,然后决定取舍。媒:媒介。倪:头绪,此处指开端,先导。
  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怡怡自喜,奕奕自炫者,竖子之雄,非豪杰之士也。
  明代方孝孺《曾林公辅序》不满足于小的成功,才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不被微小的利益所诱惑,才可能建树远大的功业。小有成绩就自我陶醉,洋洋得意的人,只不过是没有见识的小孩子中的强者,并不是真正的杰出人物。怡怡:心花怒放的样子。奕奕:神采焕发,这里指洋洋得意。炫(xuàn):炫耀。竖子:孩童。
  事无全利,亦无全害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事情没有全是有利的,也没有全是有害的。意谓考虑问题不能绝对化,不能走极端。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清代陈确《莽书·深葬说下》只有一个好处而却有上百个害处,君子不求取这样的好处;只有一个害处而却有上百个好处,君子不推辞这样的害处。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之意。趋:趋就,求取。
匡上之过下属之责
  为禄仕者,不能正其君。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为了俸禄而当官的人,不可能匡正他的国君。仕:做官。
  懦而不能强谏。
  《左传》僖公二年性格懦弱便不能对国君竭力劝谏。强:竭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
  《墨子·亲士》臣子看重自己的爵位而不敢说话,左右近臣默不作声,外远之臣则只能嗟叹,如此,势必在民心之中结下怨恨。喑(yīn):默默不言。吟:叹。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墨子·亲士》君主必须有敢于矫正君主过错的臣子,执政者必须得有敢于直言争辩的属下。弗:通“拂”(bì),矫正。詻(è):同“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孟子·万章章句下》在朝廷里做官,却不能推行正确的主张,是一种耻辱。道:指正确的主张。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章句下》国君有重大的过错便进谏;反复劝谏也不听从,便改立另一位贤能的国君。在这里,进谏之人指与国君同族的贵卿。易位:更换国君。
  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荀子·成相》拒绝别人的批评,掩盖自己的过错,愚昧而盲目地阿谀奉承,附和上级,这样势必给国家带来祸害。饰:掩盖。上同:指阿谀奉承,附和君主。
  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史记·汲郑列传》天子设置公卿等辅佐的臣子,难道是让他们奉承阿谀,迎合旨意,导致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吗?况且你已经身在其位,如果只知道明哲保身,那损害国家利益又怎么办?宁:难道。从谀:奉承阿谀。承意:迎合旨意。纵,即使,如果。爱身:爱护自身,此处指明哲保身。辱:使……受辱,使……受损害。
  官以谏争为职。
  《汉书·鲍宣传》官员应当以向上级直言规劝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争:同“诤”。
  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为了管理国家和民众,设置了辅佐官吏,他们应当力戒不分是非曲直当面顺从。御:管理。辅弼(bì):辅佐,辅助。诫:同“戒”。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贵者,不得其言则去。
  唐代韩愈《争臣论》有官职的人,不能尽职就应当辞去;有进言责任的人,不能提出规劝意见也应当辞去。官守:官职,居官守职。言责:进言的责任。
  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尚未得到信任而去规劝,国君就会认为是诽谤他;已经受到信任而不去规劝,那么大臣就是占着官位白吃饭。尸禄:空受俸禄而不治事。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如果国君自以为是,大臣也不纠正君主的过失,要想不使国家危亡,那是不可能的。国君断送了国家,大臣也就不能单独保全自己的家庭了。自贤:自以为贤,即自以为是。
  直言正谏,以相匡弼。若惟扬美隐恶,共进谀言,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贡赋》臣子应用直言规劝来辅助、纠正国君。如果只讲好的而不讲坏的,都来阿谀奉承,那么国家的危亡马上就会出现。匡:纠正。弼:辅助之意。扬美隐恶:显扬优点,隐晦缺点。
  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行幸》如要君臣长久共治,使国家不败亡,那么国君有过失,大臣必须竭力进言。违失:过失。极:竭,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顾虑;有多少就说多少,毫无保留。
  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宋代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处于这个职位却不说话,就应当辞职而去,不要妨碍别的可以胜任这个职务的人。堪其任:能
  够胜任这个职务。堪,能够。
  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宋代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身为谏官,却随人高下,没有主见,默默无声,与众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人果真是贤者吗?言事之官:谏官。俯仰默默:随人高下,默默无言。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作臣子的道理,就当是直言无隐,陈述正当的观点,决不苟且地逢迎和顺从上级的意图。谊:道理。指:同“旨”,意图。
  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元史·彻里列传》如果畏惧皇上的发怒而不再说话,那么奸臣由谁铲除,民众的灾难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得言。而得言者不以言。
  元代余阙《题宋顾主簿论朋党书后》国家的最大祸患,在于人们得不到机会发表正确的看法,而那些有机会说话的人又闭口不说。得言:有机会说话。不以言:不把自己的话讲出来。
  大臣不言,而疏远之小臣谏,其国必亡。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八大臣们都不说话,只有那些关系疏远职务低下的小臣提批评意见,这样的国家必定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