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总结 !

 菩提树ckug3cgr 2016-11-06

???????????????????

老刀注: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生产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


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中,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

1.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症状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有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典型的症状。在生产上最为常见的有花叶。当草莓的植株出现病症时,叶片的叶脉稍透明,叶色深浅不一,形成斑驳花叶,病重时叶片凹凸不平,皱缩畸形,与此同时,病株生长缓慢,严重矮化,草莓果实感染病害时,同样出现严重的畸形。不仅如此,还出现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几种症状集于一株的情况也很普遍。

2. 草莓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草莓病毒病的病源病毒不能在病残体上越冬。草莓灰霉病怎样防治只能在冬季尚还生存、种植的草莓上、多年生的杂草上、草莓种株做寄主存活越冬。翌年在存活的寄主上依靠虫传和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造成草莓植株产生伤口的部位进行传染。蚜虫取食也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适合草莓病毒病的繁盛和发生。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的园地发生较重。

3.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关键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草莓的品种不同,其对病毒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在栽培时,为了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或者减缓危害,应选用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培。日本99号,美国3号,女峰,大赛,竟香都是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

(2)增施有机肥料与加强中耕管理

土壤肥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到草莓植株的生长是否健壮,因此,无论是露地或者设施栽培,均应施足有机肥,为草莓植株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应及时加强中耕除草,及时灭蚜,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3)脱毒处理苗木

在农业科技发展的今天,苗木脱毒技术已成为病毒病防控的一条主要的、关键的技术环节,选用茎尖脱毒生化组培养苗,栽培培育脱毒种苗,在草莓的病毒病防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控制传染途径

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重要传染载体,大棚草莓套种厚皮甜瓜栽培技术应注意对蚜虫的防治。首先,利用蚜虫的趋避性,设置防蚜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秋季移栽后种植,除要适当晚播避开蚜虫飞迁期,另外,在育苗时要及时灭蚜,灭虱,灭蓟马。加强设施草莓棚室的防虫网配置,是最有效阻断传毒媒介的措施。

草莓苗移栽前,用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淋灌种苗,对于防止蚜虫和白粉虱会有30天以上的长效。对于防止蚜虫减少传毒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移栽前2~3天,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淋幼苗,药液除喷叶片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每平方米苗床喷药液2千克左右。有很好的防治蚜虫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

(5)药剂防治草莓病毒病

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2500~5000倍液,或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10%的抗虱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2.5%绿色功夫水剂1500倍液,或者1.5%的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者30%病毒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布,对于草莓病毒病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