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中练兵】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我心飞扬695 2016-11-07

1.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共和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下列事件和下图人物有直接关系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虎门销烟

③黄海大战   ④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

5.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6.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7.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

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8.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展示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应该选择的是(  )

①收复新疆  ②大败洋枪队      ③黄海大战  ④廊坊阻击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1.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

  [来源:Zxxk.Com]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大生纱厂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2.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3.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D.都主张维新改革

14.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  )

15.国共两党于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B.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16.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17.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8.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19.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给朋友发电报                   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

20.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21.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可以称(     )

①“大人”②“君”③“先生”④“老爷”⑤“县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

22.下面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一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  B.中国人民屈辱史

C.中国近代化探索史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3.右图是由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该校徽反映的历史没有关系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4.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五四青年节之际,全国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大力发扬五四精神,以奋斗实干的行动成就精彩人生。下列哪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十一条”签订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辛亥革命

26.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II卷(非选择题)

 

27.(20分)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请回答: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签订于哪一年?(1分)根据该条约,中国被割让的土地是哪一块?(1分)

(2)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俄国侵华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此次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清朝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这场运动后期的口号是什么?(4分)

(3)哪一次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在此次战争失败后,国内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什么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6分)

(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此条约内容中最能证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依据?(4分)[来源:学科网ZXXK]

(5)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学习这段历史,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2分)

28.(13分) 19世纪中叶,中国在备受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10日在长沙发布消息称,由湖南省湘剧院创排的湘剧高腔《谭嗣同》,近日在北京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湘剧该剧描写的是清光绪24年4月23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以顺应世界潮流,挽救垂死的清王朝。此时,湖南浏阳人谭嗣同,告别妻子,奉诏进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残酷决战之中。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1分)其创办者是谁?(1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1分)这次运动首先从哪儿开始?(1分))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请写出“新阶段”的名称。(2分)

(4)图五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是什么?(1分)他当时在上海创办的什么杂志成为这次运动阵地?(1分)

(5)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2分)

(6)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2分)

一、选择题

1—5BBDCB 6—10 ACBCA    11—15BBADB  16—20DDBBB   21—26CCACCD

二、非选择题

27. (1)1842年;香港岛。

(2)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求富。

(3)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答“百日维新”也可以);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辛丑条约》;依据: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富强的国家(言之有理即可)

(6)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28. (1)派别:洋务派;(1分)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派力量弱小,软弱妥协。(答出一点即可)

(3)“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或三民主义);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评价: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旧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5)中国近代化探索都主张学习西方;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任答两点即可)

29.(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李鸿章。

(3)五四运动,北京。

(4)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杂志。

(5)中共一大。

(6)一个国家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观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