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之“礼”的内在精神

 崔竣豪 2016-11-08

孔子之“礼”的内在精神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

王封臣 著

八、孔子之“礼”的内在精神

礼,追求的是一种“秩序”。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音若喜)。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8·2)

孔子说:“恭敬而不合礼,就未免劳倦;谨慎而不合礼,就流于怯懦;勇敢而不合礼,就会盲动错乱;直率而不知礼,就会流于尖刻。在位的君子若能用礼的精神宽厚地对待亲人,老百姓就会兴起仁爱之风;在位的君子不遗弃故交,则老百姓就不致对人冷淡无情。

这一则也在说明古人制礼是讲究“时中”(合时合度)的,过或不及都不合适,所以人的行为需要用礼来约束,才能够举止合宜。孔子认为,周公制礼,使得周朝上下秩序安然,尊尊亲亲,所以社会稳定。而现在,礼崩乐坏,天下秩序大乱,君不君臣不臣,所以社会动荡。故此,孔子是十分重视礼而致力于恢复周礼的。

但同时,孔子又强调重视礼的实质,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形式,更不能只追求铺张浪费。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3·4)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问的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的礼来说,与其场面奢华,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来说,与其仪文周备,宁可内心哀戚。”

可见,孔子认为的礼最重要的精神是内在的恭敬笃诚,孔子就这么严格要求自己。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7·9)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为什么不吃饱?死了亲属的人必定很悲伤,别人悲伤的时候,你需要悲伤才能给予别人慰籍。你幸福满满的在那儿大吃二喝,面带充饱的快感,悲伤地人怎么看?首先认为你没有同情心,在这个时候你幸灾乐祸。另外,悲伤的人肯定吃不下饭去,你倒好,吃起来没完,要吃饱嘛,人家看着你吃着,不好。干脆快点吃。这是对人的尊重而遵守的礼,它是外在的么?不是,它是你内心守持的。

但世人往往不会像孔子提倡的那样注意礼的内在精神,而是讲究外在的仪式排场。

慈禧重视六十大寿的排场,把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拿来造圆明园了,结果甲午战争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不是“礼,与其奢也,宁俭”的一个案例么?

秦始皇为了自己的死,大修陵墓,动用七十万民工,劳民伤财,弄得民怨极大,而陵墓之中,豪华奢侈,机关重重。但,当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了,赵高帮着胡亥篡改诏书,密不发丧,致使秦始皇尸体都臭了,他们为了掩盖尸臭,装了很多鲍鱼。胡亥哪有半点对父亲的哀戚呢?

而,孔子死后,墓葬采用了形状像斧子一样的最普通的“马鬣封”,和一般人的葬礼规格没什么区别。他的弟子们却对他服三年心丧。因为依照礼制,弟子是不用给老师服丧的。但,孔子的弟子们却从心里哀悼老师三年,子贡甚至在孔子墓旁庐墓六年才离开。这些弟子内心哀戚、外无孝服,不正是孔子说的丧礼“与其仪文周备,宁可内心哀戚”的真实写照么?

对礼的内外精神,孔子在《论语》里面还有表述。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7·36)

孔子说:“奢侈豪华就容易不顺礼,太过俭约又会陷入固陋。但与其不顺礼,宁可固陋。”

奢侈豪华虽然不顺礼,但是往往没人嘲笑,甚至很多人还会向往。但,俭约却往往会引人耻笑,甚至会让人说不懂事儿、不知礼(如婚礼葬礼简办)。《礼记注疏》上记载了一段曾子和有子的对话就说明了这个现象。说的是曾子有一次赞美晏子知礼,有子不以为然,他说:“晏子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按说按照礼制,国君应该用七辆车来举行丧礼,大夫应该用五辆车来举行丧礼,而晏子却只用了一辆车来举行丧礼。他这样做,怎么能算是知礼呢?”曾子听完怎么说?“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我们之前专门介绍过晏子所处的齐国,齐景公是一个非常奢侈浮华的国君,之前齐国还发生过崔杼、庆封作乱。但是,晏子怎么样?处在这样昏君权臣当道的国家里,他却能够让国君和权臣敬畏,让老百姓对他称赞,让国家不至于太乱,政治还算平和。所以,晏子就是“与其不顺礼,宁可固陋”。

另外,《论语》中有子的一则将礼的本质和作用解释的十分准确,还为后世创造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三字成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1·12)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保证社会和谐为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正是以和谐为美,大事小情都以此为准则。所以,当遇到某些事情因为处理方式而导致行不通时,就要知道“和”的重要性而力求实现“和”。但如果不用礼来调节,那是绝对达不到(和的结果)的。”

即从社会角度上来讲,礼的本质是“和”。有子留下个“和为贵”成为中国人的千古信条。那么从礼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的角度讲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在《论语》中也给出了答案。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4·13)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治国吗?这有什么困难的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国,还要礼干什么?”

这里说明了礼的内涵,也就是说礼为什么能“和”,因为“礼”的内涵是“让”。《左传》上即有:“让,礼之本也。”有了本质是让的“礼”就能够调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中的“争”变为“和”,“不睦”变为“和谐”。请注意,我们中国讲的“和”和“和谐”绝不是没有了矛盾,归为了“相同”。而是大家可以有矛盾,但矛盾可以不针锋相对的激化,也就是说,允许有矛盾,但可“不争”,“不争”即“和谐”。和谐者,和而不同也。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观点不一样,不代表我们不能成为朋友。只要我们和谐相处,我们都是兄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12·5)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道:“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有敬重之心,做事没有过错,对人恭敬有礼。这样以来,四海之内,都是他的兄弟。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司马牛,名耕,字子牛,他们经常用字称呼人家。很多人都认为孔子弟子司马牛跟宋国大贵族司马牛是同一个人,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同,认为是俩人,但这种声音比较小。我们姑且认为是一个人,后面说到孔子到宋国还会说到他的经历。这一则论语就说明,礼让可以达到人事和谐,和谐了,四海之内就皆兄弟了。

荀子在《礼论》中就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是怎么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就制定礼仪,划分等级,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资也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为了物资和欲望两者相互制约,保持长久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赵又春先生在他的《我读〈论语〉》中对此做了一番评述,我认为是很到位的。他说:“荀子的这个说法,同西方人的社会契约学说颇为接近,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个说法,也是一致的。只是他把‘礼’说成先王制定的,并不符合事实。”

那么好了,又来问题了,人为什么可以“让”呢?那是因为人本身可以具备一种对他人的包容心、同情心、宽恕心,说到底,因为人是可以爱人的。所以,“礼”的最深刻的本质是什么?是“仁”!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讲“乐”的时候一起讲。

如此,有礼之人即有仁,有仁则爱人,爱人则让人,让则无争,无争则和谐,和为贵!所以,孔子才认为,“礼”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中,不可不知,不可不学,不可不习。甚至,孔子把礼看成了可以和“命”相等同的人类必知的知识。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20·3)

孔子说:“不知天命,没办法成为君子;不知礼,没办法立足社会;不知分辨人家的言语,就没办法去了解别人。”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第四章 “奋”青孔子

第五章三十而立

第六章 齐国内乱

第七章 初会齐景公

第八章 孔子适周

第九章 斗鸡之变

第十章 孔子适齐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