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说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为什么你隔三差五的体罚孩子却没任何改变

 dajesk 2016-11-08

相信所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曾经被体罚。作业写错了打手心、粗心大意打屁股、在学校调皮捣蛋被用任何可能的武器体罚。当然很多次被体罚后我们的内心并未像父母想要的那样主动变好。最可笑的是:很多次父母体罚孩子之后的某个瞬间,他们开始后悔甚至忏悔。

现在依然如此。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体罚在学习已经基本被灭绝,也远离了大部分的家庭,但是在网络上我们依然看到这样的段子“打一顿就好”。

打一顿就真的能让孩子变好吗?也许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体罚是无效的,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是最好的、我们想要自己成为最好的父母、也不会有人主动承认自己会“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家长却依然在使用,体罚是短期内最具震慑性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但是无数的研究也表明:体罚是无效的、我们需要消灭孩子的各种不良行为,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在体罚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迫于肉体或者灵魂的压力而改变。

你说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为什么你隔三差五的体罚孩子却没任何改变

一般情况下我们体罚(肉体或者灵魂)时我们看到: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在短期内停止,于是我们断定我们的惩罚是有效果的,也确实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某些情况之下,父母失去了理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抉择,我们大喊大叫、我们甚至恨不得踹死孩子,于是我们的孩子开始哭泣。

当孩子开始哭泣、开始沉默、开始流泪、开始停止与我们的辩论,我们认为自己做的很好,孩子开始感到后悔和害怕,他们开始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他们会改正。

而实际上为什么他们没有变好?没有改正?没有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也许成人内心感受到的和孩子的理解并不相同。越来越多的体罚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表面更多的服从于家长,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内心进行道德规矩习惯的自我推理。

我们希望或者想要的是哪种自己知道做正确事情的孩子(不管正确是什么),我们更希望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们依然能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因为我们的体罚而感到害怕的孩子,更多的体罚的后果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害怕体罚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主动向好的孩子。

你说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为什么你隔三差五的体罚孩子却没任何改变

所以说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做父母的都知道:严格的惩罚并没有能够充分的教导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同样知道:父母的权威战胜了理智和正确的规则。当孩子一直被体罚的方式进行管教,孩子就可能变得不太理解什么是正确是事/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推理,他们的生活以重复父母的权威为中心,为尽量减少父母的吼叫和暴力征服为中心。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会变得更容易叛逆、抑郁、焦虑,或者更不容易管教。要怎么办?我们认为:对孩子或者对任何人而言,我们需要的都是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专治的体罚。替代体罚的方式有哪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父母和孩子平等的对话、更多的有效沟通、父母自己更积极的改变和提高的意愿。

1.让孩子自己说比家长说更有效。当孩子表现不理想时,找到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听父母聊天的时候:认真的看着孩子、握着孩子的手、拥抱着孩子,和孩子讨论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那样极端的行为?听他们聊天,听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某些复杂的情感),听他们自己说如何才能做的更好。让孩子自己说比家长说更有效。

2.帮助孩子适应性暂停(包括父母在内)。当孩子和父母产生言语甚至肢体动作激励性对抗时,家长要选择性的暂停(包括家长自己平复情绪),在大家都冷静下来的时候指导孩子哪里错了,而不是让孩子臣服于家长的权威。

你说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为什么你隔三差五的体罚孩子却没任何改变

3.通过肯定来塑造孩子的行为。积极强化是最好的策略,在生活中积极赞美的孩子,我们就能得出最好的孩子,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赞美孩子的努力积极、赞美孩子的礼貌、赞美孩子从60分进步到70分,当家长能够积极发掘孩子的优点并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赞美孩子的时,你的孩子就能够沿着你想要的方法努力发展。

4.家长修正自我的心态。如今养育孩子的压力让很多父母身心俱疲,但是不管累、痛到什么程度,家长积极修正自己的心态真的很重要。每个孩子都在学习家长的行为方式,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孩子,就得为孩子塑造什么样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