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个缩果病案例谈谈枣园科学管理

 新疆绿源枣业 2016-11-08



★联系我★如有技术上的咨询请拨打电话:0359-8615778


近日,永济某枣农的梨枣,大面积出现了缩果病。一般认为,枣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也与缺硼有关。但经实地调查发现,该枣园缩果病的大量发生,也与不当管理关系很大。

在该枣园观察,发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所有缩果病病果均处于阳光直射部位,且全是果实阳面发生缩果;二是用简易放大镜观察,果面有细微的裂痕;三是部分枣吊呈现典型的养分供应不足现象,症状是有的枣吊基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前端蔓延;还有的叶片已经青干。

该果农在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怀疑可能加重了缩果病的发生:一是长期不注重科学施肥,通常只施大化肥,很少施有机肥。尤其是在7月下旬再次大量施用了碳酸氢铵;二是过度依赖激素进行膨大,在缩果病发生之前,喷施了膨大剂;三是浇水不及时。7月上旬浇水后,直到8月上旬才再次浇水。

果园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7月份高温天气居多,甚至连续数天气温高达38度以上,同时高温期间降过猛雨。

结合现场观察、果农管理和气候条件,做出缩果病大发生的可能性判断。总体来说,因为管理不当,枣果先是在阳面出现了微裂。在高温、高蒸发量的情况下,果实失水加上日烧,导致萎蔫性缩果。其中不当管理是前提,果面微裂是诱因,高蒸腾量是主因。

该果农长期不施用有机肥,造成果实含钙量不足,果皮细胞抗拉性降低。在使用膨大剂和追施速效碳酸氢铵后,果肉急剧膨胀,致使果面出现了大量微小裂口。在高温、高蒸腾量的情况下,果实大量失水,但土壤干旱或者根系受损,树体上散失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果实向阳面皱缩。根系是同时吸收肥与水的,在补充不上水分的同时,肥料也补充不上,所以部分枣吊出现缺肥性黄叶和失水青干。

另外,该枣园除主栽品种梨枣外,还有少量沾化冬枣和子弹头。沾化冬枣和子弹头几乎没有缩果现象。这与品种特性有关,在三个品种中,梨枣最不抗缩果病。

能把教训转化为经验,也是一种进步。通过对该枣园的综合分析,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一定要科学施肥,保证树体各种养分均衡供应。如果枣园的钙元素、硼元素足够,果皮抗拉性提高,就不会出现果面微裂,也就不会导致果实失水萎蔫、缩果。

二是不能过分依赖膨大剂膨果。膨大剂使用过于频繁或过量,果肉急剧膨大,会将果皮撑破。只要果肉均匀膨大,也不会导致果面微裂。

三是不能过量施用速效氮肥。氮肥过量,一是会抑制硼的吸收利用,二是会使氮钙比失衡,加重果面微裂。

四是在高温、高蒸腾量的气候条件下,要勤浇水、浇小水,保证土壤足够的墒情和透气性。过度干旱使根系无水可吸收,过度浇水使根系窒息不能吸收,均导致蒸腾量大于吸收量,树上蒸腾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枣果当然会萎蔫、缩果。同理,吸收不上肥料,树上叶片也会发黄、青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