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牙、漱口、牙线还是洗牙?哪种方法才能保证口腔清洁?

 昵称28458587 2016-11-08

   刷牙你是横着刷,还是竖着刷?

如果你回答是横着刷,那就错啦。

目前,大多数人清洁牙齿的方式就是刷牙,频率为1~2次/天,且多有横向刷牙习惯。但是,横刷法缺点很多。

主要是不能适应口腔解剖形态上的要求,不能刷净牙齿,特别是难以洗刷牙齿的舌面和两牙之间的缝隙,也不能达到按摩牙龈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牙体硬组织和牙龈的损伤。长期以这种方式清洁牙齿,可能就会产生牙龈萎缩、牙龈出血、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口腔清洁,避免各种口腔疾病频繁出现呢?

第一战:基础战——刷牙

作战目标:去除和干扰牙菌斑的形成;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按摩牙龈。

刷牙方式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式都能较好地清洁牙齿,所以今天微医君给大家推荐的是巴氏刷牙法。巴氏刷牙法能够有效地清洁牙齿和龈沟,预防牙菌斑积聚,所以建议大家使用这种刷牙方式。

第二战:细节战——使用牙线

作战目标: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碎屑;清除牙缝中的牙菌斑、软垢

有人会问,“我刷牙非常认真,为什么还要用牙线?”

这其实就像我们打扫房间总会有一些扫不到的死角一样,刷牙也有清除不到的死角。牙齿之间的间隙就是这样的“口腔卫生死角”,对其清理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来完成,使用牙线就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牙线种类繁多,包括含蜡牙线和无蜡牙线,聚四氟乙烯牙线,带棒牙线,带状牙线等。这些牙线都有共同点:柔软,富有弹性,使用方便。


       
牙线的使用方法

牙线最常用的使用方法就是缠绕法。

1)取一段20厘米长的牙线,将牙线的两端分别缠绕于左右手的中指上。绷紧牙线,拇指伸直并可轻轻接触,此时牙线在中指的距离就是牙线适当的长度。

2)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收拢握掌心,食指与拇指可自由活动。

3)用食指和拇指握住牙线,使牙线绷紧,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牙线大约有1cm。

4)引导牙线进入牙间隙,一段牙线被污染了以后,可松开中指缠绕的牙线,使用临近的干净牙线继续清洁。

第三战:辅助战——漱口

作战目标:清除整个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起辅助作用。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体现,也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宣传口号,由此可以看出,漱口这个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刷牙和用牙线完成了口腔的基础清洁,但整个口腔卫生的维护并不仅限于牙齿,还要及时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而漱口就能起到这个辅助作用。

现如今也有很多人会选择使用漱口水,但是微医君提醒大家,漱口水不能代替刷牙行为,只是辅助作用。漱口水主要分为保健性和治疗性两大类。

保健性漱口水一般用于去除口臭,主要成分是口腔清新剂。而治疗性漱口水含有洗必泰、复合碘剂等消炎、杀菌的药物成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对不同人群使用漱口水的情况有不同的推荐策略,使用漱口水,建议先向医生咨询。

第四战:终极战——定期洗牙

作战目标: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

有了牙齿清洁和漱口轮番上阵也并不代表口腔健康就没问题了,牙菌斑是个难对付的敌人,每天都认真清洁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软垢,时间一长就会形成牙石,需要定期去正规的口腔门诊洁治,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洗牙”。

提示,普通人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洗一次牙

误区一:洗牙会损伤牙齿

 洗牙对牙齿的损伤是相当轻微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像我们洗碗一样,你会担心洗碗会对碗有损伤吗?当然前提是要去正规的医院洗牙,有正规仪器和正确操作手法,对牙齿是不会有伤害的。

误区二:洗牙会让牙齿松动,牙缝变大

如果牙齿牙周情况好,牙结石少,正确的洗牙方法不会把牙齿洗松的。对于那些牙周情况不好的,之前有大量牙石的患者,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松动”现象——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同理,有人感觉洗牙后牙缝变大了,这是因为牙结石去除后局部空间相对变大了。

误区三:洗牙会让牙齿变得敏感

有一部分人洗完牙后会感觉牙齿酸软,对冷热特别敏感,因此就会认为洗牙让牙齿变得敏感,其实这是洗牙后很常见的反应。有些患者牙结石较多,洗牙后会露出一部分牙根,而牙根是没有牙釉质保护的,所以会有酸软感。这种症状都是暂时的,通常一周左右就会消失。

洗牙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刚洗牙后的牙齿会因为洗牙处理敏感性增强,尤其是冷热变化,所以不要吃过于辛辣或是过于酸冷的食物,刷牙可以适当用温水,时间要在3分钟以上。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口腔清洁更了解了呢?

最后还是要再提醒大家一句,口腔健康真的十分重要,一定要认真做好日常清洁哦。希望所有人都能有一口完美的大白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