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理生理与治疗

 王学东的图书馆 2016-11-09
 【摘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以全身凝血因子瀑布的激活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既可以表现为单纯的出凝血检验指标异常,也可以表现为严重出血,血栓形成及器官衰竭。DIC 在重症患者中更为常见,往往和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等情况合并存在,进一步恶化预后,增加病死率。DIC 的诊断应该结合基础疾病、现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得出。凝血网络庞杂交错,凝血的启动往往伴随抗凝,纤溶及炎症系统的启动,并存在交叉反馈调节;目前的实验室检查仅能反映凝血网络中极小的一部分,不同病因可以存在同样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如肝功能衰竭患者和DIC 患者都可以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传统实验室凝血指标的变化。因此,临床判断(病史及体格检查)在DIC 的诊断中尤为重要;实验室指标除帮助诊断DIC 外,还可以帮助判断临床是否存在出血或血栓的倾向,及判断替代性治疗或抗凝治疗的反应性。DIC 是一种综合症,不同的病因及不同的病程都可以导致DIC;目前,虽然存在多种DIC 诊断标准,但临床上往往无法获得高度一致的诊断结果。DIC 更缺乏规范统一的治疗方式或疗程,替代性治疗(输注血制品)和抗凝治疗均应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 实验室表型进行选择,力争获得最佳的风险效益比。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感染; 病理学; 生理学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hu Ran, MaXiaochun.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Xiaochun, Email: xcma2972@sina.com
【Abstract】 Diffuse 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 is 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cascades and systemic microthrombus formation. DIC can be presented as abnormallaboratory results of coagulation or severe hemorrhage, thrombosis, and organdysfunction. DI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ndr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nd is always complicated by sepsis, septic shock,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diagnosis of DIC should be based on medicalhistory, underlying diseas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laboratory results.Given the complicated coagulation network,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regulationbetween coagulation, anticoagulation, fibrinolysis and inflammation are a tinypart of the whole coagulation network . Different etiology might presentsimilar laboratory results, for example, thrombothytopenia and prolongation ofPT. APTT could b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failure and DIC patients.Therefore, clincal judgement (history, symptoms and signs) should be valuablein the diagnosis of DIC. In addition to make a diagnosis, labobatory resultsalso help to determine patients?tendency to hemorrhage or thrombosis, and to tell the effectiveness of eitherreplacement transfusion or anticoagulative therapy.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diagnostic criteria, none satisfactory and highly agreed diagnosis has been achievedclinically.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ation.Replacement transfusion or anticoagulative therapy should depend on patients? clinical-laboratory phenotype and onrisk-benefit ratio.
【Key words】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Infection; Pathology; Physiology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别称“消耗性凝血病”,根据临床症状出现与否可分为“显性DIC”与“隐性DIC”,根据临 床病程分为“急性DIC”与“慢性DIC”。DIC 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管内皮、血小板、凝血、抗凝、 纤溶等多个环节;不同病因所致的DIC 启动因素 往往不同,涉及的凝血环节及临床严重程度也会存在差别。正常机体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之间存 在动态平衡,发生DIC 时,上述生理性平衡被打破, 重新建立起一种凝血、抗凝及纤溶之间的病理性再平衡[1]。越来越多的文章及研究中采用了“凝血功能紊乱”或“凝血病”来代替“DIC”,以求覆盖临床中常见但却不完全符合传统“DIC”定义的 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的稳态取决于血管壁、血小板及可溶性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凝血的启动往往由于血管 壁内皮细胞受到破坏,暴露出的胶原纤维活化von Willebrand 因子,进而激活血小板,提供可溶性凝血因子(如维生素K 依赖的Ⅱ、Ⅶ、Ⅸ、Ⅹ因子、 共同通路的Ⅴ、Ⅷ因子,结构性蛋白如纤维蛋白 原)作用的磷脂表面,从而激活凝血因子的级联反应。为了限制凝血过程的进一步扩展,生理性的 抗凝调节因子如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inhibitor,TFPI)、活化蛋白C 及抗凝血酶会不同程度的参与进来。
一、病理与生理机制
DIC 从来都不是原发性疾病,而是一种获得性临床病理综合征。DIC 的病因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创伤、肝脏疾病、产科疾病、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最常见的仍是感染。不同病因导致的DIC 的启动原因和机制往往不同,表现出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也会同中有异,构成一种以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主的凝血紊乱表型,或表现为出血,或表现为器官功能衰竭,或表现为其它临床并发症,这可能分别代表了“纤溶抑制物缺乏”、 “抗凝血酶缺乏”、或“凝血”与“纤溶”相互交 织、此消彼长的过渡类型。
感染导致DIC 的机制主要在于外源性凝血途 径被启动,生理性抗凝途径受到抑制,同时,纤溶 活性可以出现增强或抑制状态,凝血- 抗凝- 纤溶的失衡或病理性再平衡导致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约有25% 的严重创伤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紊 乱,目前这种情况更多被称为“急性创伤相关凝 血病”或“创伤性凝血病”,而非DIC,以区别于和传统DIC 发生机制的不同。创伤性凝血病多 是由于血液丢失、液体稀释、低体温及酸中毒等因素引起凝血因子的消耗及功能障碍。虽然组织 损伤、低灌注、活化蛋白C(activatedprotein C, APC)和补体在创伤后早期的凝血功能紊乱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创伤后期,主要由于输注血制品、低体温、酸中毒和炎症反应发挥作 用。纤溶亢进也是近年被逐渐认可的发生机制之一。以往认为APC 引起的纤溶酶原及货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降解是纤溶活性增加的机制,现有研究发现,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释放才是导致纤溶活性增加的主要机制。肝功能异常时往往伴随凝 血因子合成的不足,尤其是依赖维生素K 的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外,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的合成也均有减少。肝脏功 能对纤溶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对t-PA 和尿纤溶酶原 激活物(u-PA)的灭活及清除减少,PAI-1 合成减少, 因此,纤溶功能增强。在感染、药物、休克等诱因下, 肝脏的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此时活化的凝血网络 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出血或血栓形成,具体的临床表现往往和肝功能的失代偿的程度密切相关。某些 病理产科,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常伴随急性暴 发性DIC。妊娠期女性体内多种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增加,纤溶活性降低,羊水及其内容物、胎盘等 含有大量组织因子样促凝活性物质,当上述物质在 病理情况下进入母体循环后,就成为DIC的直接 诱发因素;病理产科所导致的内环境改变,如缺氧、 酸中毒、休克等,也可诱发或加重DIC。病理产科合并的DIC往往以高凝状态为主,广泛微血栓形成, 并可迅速加重原有休克、酸中毒及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上会见到经典的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病理产科导致的DIC 也可以表现为出血,多以手 术创面渗血及阴道出血为主。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 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恶性肿瘤导致的DIC 也与其高凝状态有关。 具有凝血及纤溶活性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之一,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各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增加,生理抗凝途径弱化,纤溶能力降低(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卵巢癌等纤溶活性增加),一旦 DIC 的诱发原因出现,如放疗、化疗、手术、感染等,高凝下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即可发生DIC。临床更多表现为急性暴发性,严重出血可为首要表现, 尸检可以发现多部位的微血栓或动静脉血栓形成。 ICU 的重症患者往往拥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上称之为综合征。重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 病理生理机制虽类似,但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 实验室类型,如果仅以传统的DIC 来定义这种凝血 功能紊乱的过程则不够完整和充分。ICU 医生最常 面临的几种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 实验室表型为: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包括免疫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如输血相关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导血 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或)活化部分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VTE,及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颅内出血,手术相关部位出血等)[2]。 临床医生应在原有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即警惕DIC 或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就像警惕组织低灌注、休 克、及呼吸功能衰竭的出现一样;避免感染、低灌 注,或特殊药物对凝血功能紊乱的进一步影响,是认识及诊断不同类型DIC 的第一步。
二、实验室检查
DIC 的诊断应涉及到对整个凝血网络功能的评估,包括凝血,抗凝,纤溶及炎症反应。与其它系 统的功能不全表现为单一方向的功能减低不同, DIC 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血栓形成,出血,或二者并存的状态,因此,实验室指标对于反映凝血网 络状态存在着片面性及不一致性。目前可用的DIC 实验室检查仍应包含传统实验室凝血指标及部分全血检查指标,也可能需要包含新型的检查手段如血 块粘弹性检查(如SONOCLOT)及凝血过程检查 (如TEG,thromboelastogram),并应体现连续、 实时、动态的检查理念,以贯穿DIC 诊断及治疗 的始终[3]。
三、诊断标准
早期诊断DIC 可以快速启动相应的治疗,改 善患者的预后。然而,DIC 的诊断尚无金标准,各个诊断标准的具体参数也存有争议,因此,充 分理解DIC 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选择恰当的实验 室指标进行诊断及早期干预就显得更为重要[4]。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的DIC 评分系统为2001 年 的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and Hemostasis,ISTH)评分,及2006 年的日本急症医学会(Japanese Association of Acute Medicine,JAAM)评分; 2012 年中华医学会血液 学分会又发布了多学科专家制定的“DIC 诊断与治 疗中国专家共识”。下文分别列出这三项诊断标准 (表1,2,3)。 表1 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

注: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并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查,计算积分在5 分以上提示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需每天重复检测上述实验室指标;积分小于5 分提示非显性DIC,每1~2 天重复上述实验室检查并计算积分。PLT 为血小板;FDP 为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T 为凝血酶原时间
表2 日本急症医学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

注:高于4 分可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SIRS 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PLT 为血小板;PT 为凝血酶原时间;FDP为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表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 年版)》诊断标准

注:DIC 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PLT 为血小板;FDP 为尿纤维蛋白(原)降解物;PT 为凝血酶原时间;APTT 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四、治疗的目标与方法
DIC 的发生代表机体已经启动了这个凝血、纤溶、抗凝及炎症交错的网络系统,而此后的病理过 程又在不断动态发展。在已经启动的庞杂凝血网络 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医源性因素进行调节很可能是片 面的并可能存在风险。因此,在治疗DIC 时,临 床医生最重要的是能够准确判断需要处理的主要临 床问题,对之进行适度而不过度的临床干预。目前, DIC 的主要治疗仍是去除导致DIC 的基础疾病及 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临床- 实验室表型给予恰当 的替代性治疗,维护及监测器官功能,避免治疗相 关并发症的出现(出血或血栓),而抗凝治疗并未 在所有DIC 指南中都推荐使用。在DIC 或凝血功 能紊乱的治疗中,一定要避免为了纠正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而进行治疗,比如血制品的输注。
五、大出血的处理
DIC 时,凝血因子的消耗,纤溶系统的原发抑制减少及继发激活都可以导致临床出血倾向,因此, 替代性地补充凝血因子及凝血的底物(如血小板及 纤维蛋白原)是针对出血最基本的治疗。创伤或病 理产科导致的DIC 往往伴有创面的出血,适时的 手术止血结合药物治疗有时是有帮助的。重组Ⅶ因 子目前的应用指征仅包括先天性或继发性Ⅶ因子缺乏。创伤早期的凝血功能紊乱及出血有纤溶亢进的 因素参与,有证据表明,抗纤溶药物可以起到改善 临床出血的作用。但不论如何调节出血及凝血,恰 当而不过度的纠正是根本原则,此时,床旁治疗(point of care,Poc)的凝血检查也许可以发挥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作用[5]。
六、抗凝治疗
虽然2012 版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指南已经移除了对活化蛋白C 治疗脓毒症的推荐意见(由于缺乏证据), 但在脓毒症导致的DIC 中,凝血的亢进及纤溶的抑制是毋庸置疑的,抗凝治疗的理论及实验室基 础还在于抗凝同时还存在抗炎的效应,从而改善 脓毒症的预后。除抗凝与抗炎的交互作用外,最 近,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DAMPs、尤其是组蛋白, 被证 实在脓毒症的凝血紊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 此,生理/天然抗凝物质对上述致炎介质的中和 作用再次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肝素、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AT)、重组人活化蛋白C(recombinantactivated proteinc,rAPC)、重组人可溶血栓调 节素(recombinant thrombomodulin,rTM)、重组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recombinant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rTFPI)等抗凝物质作用在凝血活化途径中关键的蛋白酶上,并可以产生抗炎作 用。虽然在脓毒症、急慢性白血病及产科相关DIC 的患者中有应用上述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但由于研究质量的问题,目前尚无良好的证据 支持在DIC 时使用上述作用于各个靶点的抗凝药物。
七、新型口服抗凝剂
很多新型的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相比具有抗凝疗效相当但出血风险更小的优势,以及治疗过程中无需监测、药效药代动力学稳定等特点。但新型口服抗凝剂用药途径受限,价格昂贵,其适用的患者人群仍有待探索,目前已有研究在VTE 患者及HIT(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进行新型口服抗凝剂的应用验证,但这些药物在DIC 中的应用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八、总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凝血功能紊乱中一种特殊而严重的表现形式,目前仍难于轻易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后得出诊断。临床医生应该明确容易合并DIC 的基础疾病,DIC 的促发因素,了解目前可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DIC 对重症患者的危害性,在治疗导致DIC 的基础疾病的同时,应该根据临床出血或血栓的倾向性、并结合实验室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而不单单只是为了纠正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而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略)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朱然 马晓春 朱然, 马晓春.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与治疗[J/CD].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 2 (1): 21-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