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学习笔记.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红谷斋主人 2016-11-09

君子不素餐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公孙丑问:《诗经》上说:不白吃饭。现在有些君子不耕种庄稼,还有饭吃,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君子居住在国家里,国家的君主任用他,他就享受富裕尊贵,他的子弟跟从他,学习孝悌忠信。比起耕田种地来,不是作用更大吗。

这里谈的是要不要国家管理人员的问题。国家当然需要公职人员,管理人员。孔子说:“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孔子家语·执辔》]国家不能没有掌握鞭子的人。古代设置“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上对天子负责,下对黎民尽职。后来“六官”,演变成“六部”,几千年来,虽然名称一直在改变,但是“六部”的基本设置,一直延续至今。

国家是一部机器,它要运转,就不能没有职能部门,不能没有分工和协作。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一行有一行的门道,“隔行如隔山”。管人的,管物的,管财的,各不相同;打仗的,外交的,各有其道;祭天的,制礼的,奏乐的,必须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工的,种田的重要,教学的,培养人才更重要。各类人才都要有,各种行业都要有机构来管理。他们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都不是白吃饭的。

天底下有没有白吃饭的人?有,只拿钱不干事的人,就是白吃饭的;干活不出力,偷懒耍滑,等于白吃饭的;遇事推诿,上班扯皮,工作时间干私活,就是白吃饭的;朝秦暮楚,哪里省事哪里去,哪里有好处哪里钻,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等同白吃饭的;老大不小的了,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意干,“啃老”就是白吃饭的。

人来世上一遭,总要干点什么,干不成大事,干小事;干不成轰轰烈烈的事儿,干平平常常的事儿;哪怕是做家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是贡献。人来世上一遭,落个没有白吃饭的评价就很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