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中医有四个标准

 昵称33059821 2016-11-09
url:http://yp.gmw.cn/2016-11/07/content_22863629.htm,id:228636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晏军

中医诊疗讲究理、法、方、药,方剂学就是一门组方遣药的学问,也是中医学科里的基础。作为中国方剂学奠基人、国医大师王绵之的学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院长晏军教授,有很多心得体会。

中医看病,更要看人

现年49岁的晏军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硕士课程结束时,导师鼓励他继续深造,晏军便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的博士生,可惜以几分之差遗憾落败。1998年,他如愿以偿成为国医大师王绵之的学生,先后从事急诊内科及呼吸内科工作20余年。

“我的老师王绵之是江苏南通‘王氏医术’的第19代传人,从小便广读医书,解放后开始筹建方剂教研组,对散落在民间的方子进行收集、筛选,创编、审定《中医方剂学讲义》等教材,慢慢让中医方剂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晏军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至今仍非常敬佩:“老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带学生特别认真,从学术到思想上都给了我很大影响。

“理论方面,老师告诉我们,中医方剂学是教人如何研究方剂、如何开方剂的学问,只有将医理阐述清楚,才能在组方中合理搭配,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临床诊疗方面,王老的理念更是让我受益无穷,比如‘辨证要准’,‘抓主要矛盾,别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准狠是用药的王道’等。”

对晏军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不光看病,更要看人”。“中医诊疗,要因人、因时、因地。比如,同样是稳定期的肺系病人,冬夏的治疗就有不同。有些人即使夏天都怕冷,就得用温药;同样是冬季用药,南北方也不同,北燥、南润,也需要辨证施治。”晏军说,“过去中医不分科,很多中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只关注自己的学科,却忽略了中医整体观。而要把病人当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抱怨看中医变贵了,很多方子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一副,给患者增加了不少负担。但晏军一直秉承着恩师的教诲,尽量花小钱治大病。

他认为,一个好中医要达到4个标准:第一,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说服病人遵医嘱用药;第二,渊博的学识,能够精准判断病情;第三,没有私心杂念,疗效精准狠,组方价格低廉;第四,敏锐的观察能力,能注意到病人的细节,比如中医“十问”能不能都问到,会不会通过妇女的月经情况来全面判断其气血状况等。

肺系病,养治结合更有效

晏军曾在中医急诊一线干了十几年。尽管抢救时更多用的是西医手段,但之后都是用中药为病人调理身体,急诊病人恢复得更好,出院时病人和家属都很满意。”晏军说,急诊工作的历练让自己对疾病的转归有了深刻认识,后来转到呼吸病领域,更能轻松应用中医药手段救治病人。

晏军认为,中医在呼吸病诊疗上大有作为。总结起来,其精髓就是“急性参与,慢性控制”。发病时用中医药配合西医手段进行治疗,稳定期用中药调理,减少发作几率。比如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针灸、中药来辅助减轻症状。秋冬高发季节,提前用膏方等提高机体的适应力,可以有效避免发作。“这就是中医治疗肺系病的特色,疗效要在慢中求,稳定期上下功夫。”晏军说。

“因人施治”在肺系病的诊疗中同样适用。晏军指出,呼吸病患者有三大常见症状:痰、咳、喘,病人在活动时感觉气不够用,即使症状表现相同,用药也有区别。比如,同样是感染引起急性咳嗽,风温肺热的病人要用清热解毒的药;脾虚、胃肠道不好的病人要用扶正的药,肺脾同治。除了治疗,养生保健也要因人而异。以慢阻肺为例,如果是爱运动的年轻人,就建议他经常运动,不胖的可以爬山,胖人可以游泳,增强肺活量;如果是老年人或不爱动的人,就教他呼吸操、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痰多的病人要多吃蔬菜、百合、莲子,饮食忌过咸、油腻;伴随脾虚者可以多吃芡实、薏米等。晏军还强调,医生要鼓励病人参与到治疗中,把治分解在生活中,做到养治结合。

面对雾霾,晏军建议,一方面要学会规避,尤其老人、小孩和慢病患者,雾霾天最好别出门,可在家练习打太极、呼吸操等。呼吸操很简单,就是向外呼气时瘪肚子,向内吸气时鼓肚子,按照正常的呼吸频率即可。练习时脑子里要空、要静,呼吸调匀、心率放慢,全身放松,集中意念。

另一方面,体质弱的人可以提前预防,比如接种流感疫苗、服用膏方等。晏军说,从近3年的经验看,服过膏方的老慢支、慢阻肺病人,秋冬雾霾天疾病发作几率更小。生活上主要是规律作息,适当吃一些梨、百合粥等。他强调,梨生吃即可,不需要与川贝之类的名贵药材同煮。问及晏军自己的养肺经,他想了一下,笑着说:“我自己还真没有特别的养生法门。重在不苛求,不任性,顺其自然就好。”

“治未病”没被用到点上

如今,老百姓越来越讲究养生保健,各个中医院都有相应的“治未病”门诊。对此晏军表示,社会上普遍重视“治未病”理念是很好的现象,但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治未病门诊手段简单,与传统中医治疗差不多,没有很好地应用整体观。还有的把治未病等同于体检,充其量用上一些中医诊疗设备。

晏军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治未病。“国医大师王琦提出的九种体质理论,可以根据不同体质易患疾病,从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提前干预,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作,这样的‘治未病’才有意义。”他说,“治未病”的理念,不仅要医生会用,更要让老百姓了解,并且运用在日常饮食起居、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