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果冻0881 2016-11-09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2015-10-31 12:01阅读:
第八章 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一节 绣幡开,遥见英雄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甲戌侧批:懦笔庸笔何能及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戌侧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甲戌眉批: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甲戌侧批:原有此一想。]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甲戌侧批:头。]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甲戌侧批: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甲戌侧批: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甲戌侧批:为阿凤写照。甲戌眉批: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甲戌侧批:阿凤一至,贾母方笑,与后文多少笑字作偶。]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甲戌侧批:阿凤笑声进来,老太君打诨,虽是空口传声,却是补出一向晨昏起居,阿凤于太君处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看官勿以闲文淡文也。]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甲戌侧批:奇想奇文。以女子曰“学名”固奇,然此偏有学名的反倒不识字,不曰学名者反若假。]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甲戌侧批:写阿凤全部传神第一笔也。]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甲戌侧批: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甲戌眉批:“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甲戌侧批:仍归太君,方不失《石头记》文字,且是阿凤身心之至文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甲戌侧批:却是极淡之语,偏能恰投贾母之意。]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甲戌侧批:这是阿凤见黛玉正文。]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甲戌侧批:若无这几句,便不是贾府媳妇。]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甲戌侧批:文字好看之极。]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甲戌侧批:反用贾母劝,看阿凤之术亦甚矣。]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甲戌侧批:当家的人事如此,毕肖!]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甲戌侧批:总为黛玉眼中写出。]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甲戌侧批:不见后文,不见此笔之妙。]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甲戌侧批:接闲文,是本意避繁也。]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甲戌侧批:却是日用家常实事。]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甲戌侧批:仍归前文。妙妙!]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甲戌眉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甲戌侧批:试看他心机。]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甲戌侧批:深取之意。[凤姐是个当家人。]]
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唬他们顽的,悄悄的偷太太了的来了。两件事都完了。”袭人道:“也倒是件阴骘事,保全人的贼名儿。只是太太听见你又说你小孩子气,不知好歹了。”平儿笑道:“这也倒是小事。如今便从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别管,这一个人岂不又生气。我可怜的是他,不肯为了打老鼠伤了玉瓶。”说着,把三个指头一伸。袭人等听说,便知他说的是探春。大家都忙说:“可是这话。竟是我们这里应了起来的为是。”平儿又笑道:“也须得把彩云和玉钏儿两个业障叫了来,问准了他方好。不然他们得了意,不说为这个,倒象我没了本事问不出来,烦出这里来完事,他们以后越发偷的偷,不管的不管了。”袭人等笑道:“正是,也要你留下地步。
平儿便命人叫了他两个来,说道:“不用慌,贼已有了。”玉钏儿先问贼在那里,平儿道:“现在二奶奶屋里,你问他什么应什么。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怜他害怕都承认。这里宝二爷不过意,要替他认一半。我待要说出来,但只是这做贼的素日又是和我好的一个姊妹,窝主却是平常,里面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因此为难,少不得央求宝二爷应了,大家无事。如今反要问你们两个,还是怎样?若从此以后大家小心存体面,这便求宝二爷应了;若不然,我就回了二奶奶,别冤屈了好人。”彩云听了,不觉红了脸,一时羞恶之心感发,便说道:“姐姐放心,也别冤了好人,也别带累了无辜之人伤体面。偷东西原是赵姨奶奶央告我再三,我拿了些与环哥是情真。连太太在家我们还拿过,各人去送人,也是常事。我原说嚷过两天就罢了。如今仍屈了好人,我心也不忍。姐姐竟带了我回奶奶去,我一概应了完事。”众人听了这话,一个个都诧异,他竟这样有肝胆。宝玉忙笑道:“彩云姐姐果然是个正经人。如今也不用你应,我只说是我那牡耐的唬你们顽,如今闹出事来,我原该承认。只求姐姐们以后省些事,大家就好了。”彩云道:“我干的事为什么叫你应,死活我该去受。”平儿袭人忙道:“不是这样说,你一应了,未免又叨登出赵姨奶奶来,那时三姑娘听了,岂不生气。竟不如宝二爷应了,大家无事,且除这几个人皆不得知道这事,何等的干净。但只以后千万大家小心些就是了。要拿什么,好歹奈到太太到家,那怕连这房子给了人,我们就没干系了。”彩云听了,低头想了一想,方依允。
于是大家商议妥贴,平儿带了他两个并芳官往前边来,至上夜房中叫了五儿,将茯苓霜一节也悄悄的教他说系芳官所赠,五儿感谢不尽。平儿带他们来至自己这边,已见林之孝家的带领了几个媳妇,押解着柳家的等够多时。林之孝家的又向平儿说:“今儿一早押了他来,恐园里没人伺候姑娘们的饭,我暂且将秦显的女人派了去伺候。姑娘一并回明奶奶,他倒干净谨慎,以后就派他常伺候罢。”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白日里没什么事,所以姑娘不大相识。高高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玉钏儿道:“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娘。司棋的父母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平儿听了,方想起来,笑道:“哦,你早说是他,我就明白了。”又笑道:“也太派急了些。如今这事八下里水落石出了,连前儿太太屋里丢的也有了主儿。是宝玉那日过来和这两个业障要什么的,偏这两个业障怄他顽,说太太不在家不敢拿。宝玉便瞅他两个不提防的时节,自己进去拿了些什么出来。这两个业障不知道,不唬慌了。如今宝玉听见带累了别人,方细细的告诉了我,拿出东西来我瞧,一件不差。那茯苓霜是宝玉外头得了的,也曾赏过许多人,不独园内人有,连妈妈子们讨了出去给亲戚们吃,又转送人,袭人了曾给过芳官之流的人。他们私情各相来往,也是常事。前儿那两篓还摆在议事厅上,好好的原封没动,怎么就混赖起人来。等我回了奶奶再说。”说毕,抽身进了卧房,将此事照前言回了凤姐儿一遍。
凤姐儿道:“虽如此说,但宝玉为人不管青红皂白爱兜揽事情。别人再求求他去,他又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给他个炭篓子戴上,什么事他不应承。咱们若信了,将来若大事也如此,如何治人。还要细细的追求才是。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又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家原有挂误的,倒也不算委屈了他。”平儿道:“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乘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一席话,说的凤姐儿倒笑了,说道:“凭你这小蹄子发放去罢。我才精爽些了,没的淘气。”平儿笑道:“这不是正经!”说毕,转身出来,一一发放。】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红楼梦书中共有四回提及平儿: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脏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平儿非金陵十二钗人选,而入选回目之多超过妙玉、迎春、惜春、巧姐等正钗!
红楼梦贴吧有一个帖子:“为完美的平儿盖楼超过十二钗”,不到三年时间已经有一万九千多回帖,摘选其中的《平儿赞》:“求全人于《红楼梦》,其维平儿乎!平儿者,有色有才,而又有德者也。然以色与才德,而处于凤姐下,岂不危哉?乃人见其美,凤姐忘其美;人见其能,凤姐忘其能;人见其恩且惠,凤姐忘其恩且惠。夫凤姐固以色市、以才市而不欲人以德市者也,而相忘若是。凤姐之忘平儿与?抑平儿之能使凤姐忘也?呜呼!可以处忌主矣。”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第二节 一场欢喜忽悲辛
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音乐极其成功,最吸引我的歌曲就是关于王熙凤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这首歌曲我听了无数遍,每次聆听都勾起我无限的感慨,又引起我无量的思考。王熙凤的人生是一出悲剧,王熙凤不但以悲剧收场,而且她活着时也未得安稳,所谓的“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我们看到王熙凤因忙碌而迟到,未能迎接远客(林黛玉),出场后王熙凤也忙得不堪,连珠炮式地发言,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王熙凤费心劳力却未得好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她的人生悲剧又该归罪于谁呢?
曹雪芹对两个人的评价用到了聪明一词,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秦可卿,“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曹雪芹所说的聪明又是指什么呢?秦可卿和王熙凤都是极左派,极左派的思维广阔性和思维敏捷性都十分优秀。因其思维广阔性良好,极左派就有面面俱到、左右逢源的性格特点。因其思维敏捷性良好,极左派就有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性格特点。秦可卿更多地表现了极左派的思维广阔性良好,王熙凤更多地表现了极左派的思维敏捷性良好。比如大观园起诗社,探春说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曹雪芹所说的聪明正是指极左派的思维广阔性和思维敏捷性良好。第二十二回脂砚斋有批语:“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识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再笔。”
凡事有利必有弊,极左派的思维广阔性和思维敏捷性良好,与之相适应的,极左派的思维逻辑性和思维深刻性则是最差的。极左派所看到的事物虽然较多,但这些事物却是孤立的、静止的,极左派看不到这些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极左派做事就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先顾眼前,再顾将来,甚至是不顾将来!红学家对王熙凤理家有一个定评:王熙凤治理的是流,而不是源;是末,不是本;是局部,不是整体。《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王熙凤只能治已病和欲病,却不能治未病,所以王熙凤是将才而非帅才,她只能去辅佐他人,填补窟窿,却不能做长远规划,正本清源。王熙凤的人生悲剧说穿了就是她没有找到一个明主,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画: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鳳。
判词:凡鳥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注释:这一首写王熙鳳。
1.画中“冰山”喻独揽大权的地位难以持久。《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说:有人劝张彖去拜见杨国忠以谋宝贵。张说:“君辈倚杨右相若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所恃乎?”鳳为雄鸟,凰为雌鸟,“雌鳳”乃是指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2.凡鳥——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世说新语·简傲》说:晋代,吕安有一次访问嵇康,嵇康不在家,他哥哥请客人到屋里坐,吕安不入,在门上写了一个“鳳”字去了。嵇康的哥哥很高兴,以为客人说他是神鳥。其实吕安嘲笑他是凡鳥。这里反过来就“凡鳥”说“鳳”,目的只是为了隐曲一些。
3.“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指贾琏最初对王熙鳳言听计‘从’,继而对王熙凤可以发号施‘令’,最后又把王熙鳳‘休’了。“人木”合起来是一个“休”字。研究脂批提供的线索,鳳姐后来被贾琏所休弃是可信的,而且书中也一再暗示贾琏后来把平儿扶正了。贾琏休弃王熙鳳两个人都有责任,王熙鳳并无大的过错,且为贾琏生下了一个女儿,贾琏休妻是不念旧情,王熙鳳最初未能维护贾琏的尊严则为自己种下了祸因。“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一个因果关系,有了“一从”才会有“二令三人木”,若没有“一从”就不会有“二令三人木”。
4.“金陵王”是王熙鳳的娘家,“哭向金陵事更哀”是指王熙鳳被休后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尤氏对鳳姐说:“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脂批:“此言不假,伏下后文短命。”可知王熙鳳被休后精神压抑,以致短命!
曹雪芹、王熙鳳、孙中山都是极左派,为人处世有许多的共同点。宋庆龄对孙中山有一个评价:“孙先生生平但知目的,不问手段;但知是非,不顾利害,尤反对调和”。宋庆龄对孙中山的评价,也可用于曹雪芹、王熙凤。曹雪芹毒杀雍正帝正是“但知目的,不问手段;但知是非,不顾利害,尤反对调和”的表现。王熙凤在红楼梦一书中出场甚多,戏份甚重,而且书中多次渲染王熙凤的“但知目的,不问手段”,譬如“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弄小巧用借剑杀人”。在这三件事里,至少“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这两件事并非发生在王熙凤的人物原型身上,而是作者借王熙凤来说事。曹雪芹不把这两件事按在别人身上,而是按在王熙凤身上,正是因为王熙凤有“但知目的,不问手段”的性格特点。
雍正在书中有很多的分身,贾雨村、贾敬、薛蟠、贾瑞都是雍正的分身,贾瑞追求王熙凤寓意雍正追求竺香玉,王熙凤害死贾瑞寓意竺香玉害死雍正。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竺香玉被蒙在鼓里,曹雪芹私下里瞒着竺香玉毒死了雍正!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其实是曹雪芹把竺香玉身上发生的事情套在了王熙凤身上!竺香玉在书中分身最多,主要的分身有八个,竺香玉的第一分身是林黛玉,第二分身是香菱,第三分身是尤二姐,第四分身是尤三姐,第五分身是龄官,第六分身是晴雯、第七分身是娇杏、第八分身是小红(林红玉)。王熙凤弄小巧用借剑杀尤二姐,在这里王熙凤代指夏金桂,尤二姐代指香菱,我将会在第九章分析夏金桂、香菱之争。王熙凤的人物原型并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么坏,而是曹雪芹把王熙凤写得那么坏!
在这里我引用霍国玲的文章论述一下尤二姐、尤三姐是竺香玉的分身!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9c091c2a0101g9rd.html?vt=4
【1,湘莲道:“你既不知他偷娶,如何又知是绝色?”
宝玉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两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这里庚辰本批:可巧。)他又姓尤”。此后便引出湘莲那名名言: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在这里“尤物”是指尤二姐、尤三姐。
2,元妃省亲时,贾府采买训养的十二个小戏子出演。其中头牌龄官执意不作贾蔷安排的《游园》、《惊梦》二出,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引出“能养千军,不养一戏……”的大段批语,紧接着,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在“好生教习”处,有批云:可知尤物了。又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再批:又伏下一个尤物,一段新文。这里批者两次将龄官称作尤物。
3,怡红院中,都出去玩了,只麝月在,宝玉让其也去玩,麝月尽责。宝玉提议给她蓖头,正赶上睛雯回来取钱,见情景冷笑道:交杯盏还没吃,倒上了头了!下面情节是,还是麝月聪明,知晴雯出去定然返回听这边儿说什么,偏宝玉不妨,说了句晴雯的坏话,被睛雯当场捉到,一顿数落,引出一大段批语,其中有曰:但观者凡见晴雯诸人则恶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妒嫉愈甚。可知:晴雯也是尤物!
4,还是元春省亲时,命各姊妹作诗,“贾妃看毕,称赞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原来林黛玉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此处脂批:这却何必,然尤物方如此。林黛玉也是尤物。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红楼梦》中尤物何其多也!又:作者批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小说人物比作尤物其用意何在?……原来作者批者反复轮番出场多个尤物,目的是要读者籍此产生联想,最终指向主人公——林黛玉,即背面历史所隐的竺香玉,也是作者之作传之人。
……
5,再说尤三姐。第六十五回,当尤二姐、尤三姐有一搭没一搭与琏二爷的跟班兴儿聊家常时,逗出兴儿的名言:见了姨表亲和姑表亲的两位姑娘连大气都不敢出。二姐说:当然,大家子应有规矩。兴儿道:不是!是怕气大了,吹化了薛姑娘,吹倒了林姑娘。其中谈到林黛玉长像——面庞身材和三姨不差什么。】
平儿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之通房丫头。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第四十四回宝玉之语)。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着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着王熙凤做些好事。按照前八十回的线索与脂批来看,平儿最后被扶正问题不大。平儿之人物原型与柳蕙兰(薛宝钗、袭人的人物原型)都是极右派性格,两个人最初都是妾,最终都被扶正,这是极右派自强不息、一往情深的性格所决定的。平儿是王熙凤最得力的心腹助手。聪慧、干练、心地善良,又善于处世应变,以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竟能体贴周旋。
判词:“一俗一威对,平做衡事人。村妇朦胧眼,不见洁好魂。”平儿面对王熙凤的威,以及贾琏的俗,并没有任何的惧怕,而是在王和贾中间起一个和事者的作用,也可以说起一个平衡的作用。后两句是说糊涂的读者犹如村妇般不知世事,她们的眼睛怎能分辨得出平儿的高洁之处呢?后一句话正应了前面的“俏也不争春”。“平”者,屏也,平儿默默地缓和着王熙凤和贾琏、王熙凤和贾府众仆、贾府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
在《红楼梦》万紫千红的丫鬟群中,受到主子信任的、“有体面”的丫鬟,不在少数。“平、袭、鸳、紫”可谓齐名,分别居于凤姐、宝玉、贾母黛玉的“首席”大丫头的地位。她们各秉其性,各为其主。而本性善良、富于同情心的平儿,要侍奉以“辣”著称、脸酸心硬的凤姐,竟能相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相得,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与其余的大丫头相比,平儿做人的难度最大。对此,王昆仑先生曾经作过十分精到的分析,指出平儿“艰难的处境和善良的性格是极其矛盾的,也因此把她锻炼成一个头脑清楚、手腕灵活的好姑娘。平儿的全部故事都从这种矛盾法则中发展出来。”性“辣”的凤姐和性“平”的平儿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又以这依存作为支撑点,平儿得以行使自己有限度的权威和发挥自己有特色的才智,显示出了与凤姐迥异其趣的平和淳厚的本色。
平儿有权,但不滥用权威,更不刻意树立个人的权威。正因此,平儿倒在奴仆群中甚至主子之间树立起了真正的威信。人们不像对凤姐那样畏多于敬,对平儿则是打心里悦服的。小厮兴儿的背后议论是最无矫饰的民意,“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小的们凡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他去就完了。”平儿不同于凤姐的根本之点是她并无聚敛财富和追求权势的欲望,她很少想到自己,常常想着别人。如果说她自作主张给邢岫烟送去雪褂子还有替凤姐作人情的成分,那么她背着凤姐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为尤二姐治丧则纯粹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平儿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当着凤姐还是背着凤姐,都没有什么私心作鬼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人物有很大的适应性和包容度,在主奴之间、奴仆之间、主子之间、琏凤之间,常常起着一种调节器、缓冲带、安全阀的作用。
平儿的美在荣府是上上下下都承认的,曹雪芹在回目中直呼为“俏平儿”,这是在前八十回中对荣宁二府中所有女性所没有的。贾母夸她是个“美人胎子”,在刚刚走进大观园中的刘姥姥眼中是“花容月貌”,而怜香惜玉的贾宝玉更是认为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这些直白的文字描述对于平儿可以说是很奢侈了。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毫不掩饰的把平儿塑造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平儿的才干也是荣府上下所承认的。可以说平儿是个最称职的秘书。有人赞叹说“求全人于《红楼梦》,其维平儿乎!”,更有人赞誉平儿“不矜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市恩、不辞劳怨,有古明臣事君之风”,却也没有丝毫的夸张。在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因为丢失芙苓霜的事情牵连了一大批丫鬟仆人,而且案中有案,看来是个糊涂官司,但是平儿通过调查弄清了原委,为无辜的柳家母女洗清了冤情,为探春的母亲赵姨娘保住了名声,冷静、理智的处理了看起来错综复杂的连环案,这明快的决断真让读书人拍案叫绝。
在曹雪芹的笔下,平儿没有被列入《金陵十二钗》,这样一个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没有一点贬抑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未能列入《金陵十二钗》只是因为平儿在书中是妾的身份。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平儿是人物原型的第一分身,副册中的其他人则是人物原型的第二分身。
本节中有关于平儿的部分大都来自搜狗百科!
第三节 梅溪是谁?松斋是谁?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曹氏宗谱记载: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
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
孙:
曹玺,原任工部尚书;
曹尔正,原任佐领。
曾孙:
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
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
曹荃,原任司库。
元孙:
曹颙,原任郎中;
曹頫,原任员外郎;
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
曹天祐,原任州同。
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我绘制的曹家家谱如下图所示:
第八章:王熙凤、平儿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
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曹氏宗谱中的官位加上品级后如下所示: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
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
  孙:
  曹玺,原任工部尚书;(从一品)
  曹尔正,原任佐领。(包衣佐领:武官从四品)
  曾孙:
  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
  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包衣护军参领:武官从三品)
  曹荃,原任司库。(略强于正七品笔帖式)
  元孙:(避康熙讳【玄】字)
  曹颙,原任郎中;(正五品)(生前六品主事,死后加了2级!)
  曹頫,原任员外郎;(从五品)
  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武官正四品,包衣佐领--武官从四品)
  曹天祐,原任州同。(从六品)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是官修家谱,只列入家族中有官位的人,且成书于乾隆年间,藏有此书的人甚多,其记载是可靠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又发现《五庆堂谱》。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载:“十三世,颙,寅长子,内务部郎中,督理江南织造,诰封中宪大夫,生子天佑。十四世,天佑,颙子,官州同。”《八旗满洲世族通谱》“天佑”作“天祐”。也就是说“曹天佑”与“曹天祐”系指同一人。查《康熙字典》,佑:佐助也。祐,神助也。两个字音同意近。
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曹天祐是曹颙的平辈,在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中曹天祐又成了曹颙的儿子,可知《五庆堂曹氏宗谱》是伪谱!
在古代“天祐”是“天助”、“神助”之意,论及人与人之间的辅佐、帮助之意用站人旁的“佑”字!现代文字祐、佑时有混用!严格讲,表示“天助”、“神助”之意当用曹天祐之“祐”,古代人起名时绝不会出现错误而把祐、佑混用!《五庆堂曹氏宗谱》把《八旗满族氏族通谱》里“曹锡远”一支共十一人也“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窜入其中,形成“空降部队”不说,还将《满洲八旗氏族通谱》中这个不明不白的“曹天祐”记为曹颙的“遗腹子”,并且擅自加注“颙子官州同”。不仅如此,还把“曹天祐”的“祐”字臆改为“佑”字,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作伪造假都不够专业。
周汝昌有一段文字考证曹天祐是曹顺的表字,文笔流畅,逻辑严密,在此引用:【曹天祐一名,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其文云:
“原任州同。”即此一句,便知天祐并非雪芹,盖雪芹从未有“州同老爷”身份品级的任何记载与传说(只有贡生、“孝廉”、内务府笔帖式的文字与口碑)。假若他“现任州同”,则必不出雍十三与乾九之间,那么,当时与稍后的敦诚、敦敏、明义、永忠、张宜泉、裕瑞、、梁恭辰···诸家的诗文中必不会丝毫不留下直接间接的称谓或暗示。
盖《通谱》收录,自曹锡远(世选)为第一代,以下子振彦,孙玺与尔正,曾孙曹寅、荃、宜,元孙天祐——
辈次井然,何尝有错?
元孙辈,取名皆排“页”旁,曹颙、曹頫属之。而“五庆”谱竟云“颙生天祐”。其谬可知!
既知天祐为元孙辈,则其本名亦必排“页”旁。于是,吾人乃得推知:天祐者,原即曹顺之表字,其经典依据出自《周易·系辞》十二,其文云:“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
我们已经考知,寅字子清,宣(荃)字子猷,颙字孚若,頫字昂友,皆有经典出处——此为曹家高级文化门风的一个表现。倘若天祐是“耳孙”辈人,他取名竟犯其伯父辈“顺”名的暗讳,这在当时是绝对不许发生的大笑话,曹家难道反会有那种贻讥腾笑的不学之事吗?!】
周汝昌已经考证出了曹天祐即是曹顺,而我又根据书中的提示认为曹天祐就是贾赦的人物原型,也是贾琏的人物原型的父亲。
且来看书中第十六回的文字:【贾琏道:“……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甲戌侧批:又一样布置。]这岂非有八九分了?”】
这里贾琏提到了一个人: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在红楼梦中,无与假是相对的,曹雪芹撰太虚幻境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吴是无的谐音,贾是假的谐音,无与假相对,那么吴与贾就相对,此处吴天祐可以解读为贾天祐,而贾家又是对应曹家,所以此处的吴天祐实为曹天祐。在这里曹天祐之名由贾琏之口说出,而且曹天祐的名前还加了“父亲”二字,我据此认为贾琏的人物原型正是曹天祐的儿子,如此说来,王熙凤、平儿的人物原型也就是曹天祐的儿媳妇。脂砚斋所说的又一样布置正是书中巧借贾琏之口说出了其父的名字。
曹寅的次子乳名“珍儿”,而长子的乳名是连生,学名是曹顒。曹寅诗《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其第二首是:“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承家望犹子,努力作奇男!经义谈何易,程朱理必探。殷勤慰衰朽,素发满朝簪。”曹荃已于戊子年”(即康熙47年,公元1708年)去世,四个儿子及女儿由曹寅抚养。首句“予仲多遗息”,是说自己的亲弟弟曹宣(荃)已死,遗留下的儿子们较多。次句“成材在四三”,是说成材的在四个或者三个;也可以解释为成材的在老四曹頫与老三曹颀。第三句“承家望犹子”,是说期望你们继承家业,你们犹如我的亲儿子(曹顒)。第四句“努力作奇男”,是说希望你们都努力,作奇男子!第五句“经义谈何易”,是说经书里的意义谈起来并不容易。第六句“程朱理必探”,是说程朱理学必须探究。第七句“殷勤慰衰朽”,是说你们要殷勤学习以安慰我这衰朽之人。第八句“素发满朝簪”,是说希望你们年轻时都能在朝中做官。曹寅于康熙五十年三月二十六日(公元1711年5月13日)写此三首诗时,曹颀、曹顒还没有去北京的宫中当差。
红楼梦一书有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松斋、棠村等批书人,其中脂砚斋、畸笏叟的批语甚多,其他人的批语甚少,畸笏叟在批语中又提到了杏斋其人。脂砚斋是李兰芳(史湘云、薛宝琴的人物原型),畸笏叟是曹頫(贾政的人物原型,贾元春、贾探春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一文中有论证),那么梅溪、松斋又是何人呢?梅溪、松斋的批语只出现在了第十三回。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甲戌眉批: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甲戌侧批:伏得妙!]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甲戌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甲戌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眉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靖本多署名“棠村”。]庚辰眉批:可从此批。靖眉批: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笏叟。]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平日和睦亲密,[庚辰眉批:松斋云:好笔力。此方是文字佳处。]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梅溪、松斋二人的批语只出现了秦可卿一节中,这是为何?我以为这是因为梅溪、松斋二人与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书中王熙凤与秦可卿厚密相好,而王熙凤的人物原型是孙文成的孙女,我据此推测秦可卿的人物原型也是孙文成的孙女,与王熙凤的人物原型是亲姐妹或堂姐妹。王熙凤的人物原型短命,不可能成为批书者,所以我猜测梅溪、松斋正是贾琏、平儿的人物原型,贾琏、平儿的人物原型因王熙凤而与秦可卿的关系密切,所以特别关注红楼梦书中有关秦可卿的内容,并为之写了批语。芹溪是曹雪芹,梅溪与芹溪正同行列,所以梅溪应为贾琏的人物原型,那么松溪就是平儿的人物原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贾琏的人物原型取字号为梅溪,平儿的人物原型则取字号为松斋,松与梅相对,他们两口子倒是情投意合、夫唱妇随啊!脂砚斋是李兰芳的字号、松斋是平儿人物原型的字号、杏斋是李纨人物原型的字号(在李纨原型人物的生平考证一文中有论证),脂砚斋、松斋、杏斋都有一个斋字,也都是女性,可知她们三个人的情谊也是较为深厚的!
宣传红楼梦迄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一个是李兰芳,一个是胡适,而舒畅恰恰与李兰芳、胡适是相同的性格。
祝你们快乐、如意
2015年5月22日至5月23日写作本章
按写作顺序本章也为第八章
本文属原创,版权归我所有,凡引用我的文章者请务必在每一章节都注明作者姓名张福鑫,侵权必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