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内易误诊病例,要当心!

 渐近故乡时 2016-11-09

病史

患者,女,65岁,间断性腹胀、乏力半年余,加重伴双下肢肿胀1周。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因血细胞三系降低,行多次骨髓穿刺未明确诊断。

否认“结核”、“出血热”等其他传染病史,胆囊已切除。

 

图像


图1  T2冠状位



图2 T1横断位

  


图3 T2横断位



图4 弥散和ADC


图5 增强扫描


图6 CT 平扫

影像平扫增强

肝顶部球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内可见弧线样软组织信号影,表现为飘带状“飘带征”。在T2高信号囊液衬托下显示的尤为清楚。

 

影像诊断

肝包虫病


又名肝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囊状体,直径可不足1cm至数十厘米,由外囊及内囊构成。外囊是宿主周围的炎症反应所形成的纤维性包膜,较厚,常发生钙化,棘球蚴囊本身即为内囊,由囊壁和内容物组成。

影像表现

肝实质内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分为三型:单纯型、囊内分离型、破裂型。


1,单纯型 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变内部信号均匀,T2WI像可见病灶边缘有一连续光滑的低信号环包绕,系囊肿的纤维包膜(外囊)。此为包虫囊肿的特征有别于其他囊性占位病变。


2,多子囊型 肝内大的类球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即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的母囊,母囊内含有多个子囊,子囊清晰可见,呈更长T1信号更长T2信号。子囊比母囊信号低。母子囊间及子囊间可见低信号的假间隔,而且重T2WI上母囊与子囊信号趋于相同,整个病灶呈玫瑰花瓣状,此亦为包虫囊肿的特征性MR表现


3,破裂型,无感染时,内外囊分离,病灶内可见孤线样软组织信号影,有时如飘带状(“飘带征”),在T2WI高信号囊液衬托下显示得尤为清楚,合并感染时,包虫囊肿塌陷,变形,边缘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亦可不连续,信号不均匀,信号变化较复杂,注射造影剂病变不强化,MR难以发现包虫囊壁的钙化,这是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包虫囊肿内容物信号的增高,提示病变与胆道相通或包虫囊肿有重复感染,做MRCP扫描更能清楚显示包虫囊肿的子囊及子囊有无破裂和是否破入胆道的情况,这是MR诊断的优势之处。


小编是靠点赞和分享吃饭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