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不不,再犯这样的错你就没资格练后弯了

 太姥姥 2016-11-10





............. F i n d i n g   T h e   R e a l   Y o u ............



去年12月,我分享过一篇文章原创分享︱胸腔打开,胸腔打开,胸腔打开,误会就这样发生了…….(点击蓝字复习),可以说很早之前,我就留意到底肋(肋腔下端)在身体整体联结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最近在我的练习和教学中,对底肋这个角色又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感受,底肋就像一个“捣蛋鬼”,尤其在瑜伽练习中,如果你没有关注到它、任其发展,那你很可能在给你的身体创造一个虚弱的泥潭。





Always remain sober-minded

 Build self-awareness.




在这一次10月底的5日正位密集工作坊上,8位伙伴中有3位伙伴都有底肋容易推出的问题,他们的一致表现是,只要一伸展手臂过耳朵,比如在urdhva hasta双臂上举、adho mukha svanasana下犬式中 ,  底肋就情不自禁的推向前方,仿佛就要冲出亚洲


来自安徽的俊臣说,他的肩膀一直不好,来自河北的亚亚在adho mukha svanasana中给人感觉总是“做过了”,后背呈现两个明显的“凹陷”,成都的宋姐一举手臂肩颈区域立刻紧锁,气息好像提到了嗓子眼特别紧张。当提示他们关注自己的底肋区域时,情况都有所好转。看似他们3人的表现不同,但其实都与在平常练习及生活中对底肋没有觉知或觉知较弱有一定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并不完全怪你,因为“底肋”在我们的身体里本就是一个非常自由和灵活的家伙。




(底肋区域因为不直接与结实的胸骨相连,非常任性)






PART 1:为什么说底肋是个“捣蛋鬼”?



人体肋骨有12对,左右对称,前侧仅1-7肋骨真正地通过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称为“真肋”,它是胸腔两侧最稳定、也是最不自由的那几对;而8-12肋骨称为“假肋”,其中8-10肋骨是通过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底肋区域也就是我说的“捣蛋鬼”就在这(如上图),看它不粑着胸骨可自由勒,因而称为“假肋”;11-12肋骨呢,前头不和谁连着,直接叫“浮肋”,有些女明星觉得它的作用不大,为了瘦腰,干脆取下两侧浮肋,不八婆这个了。

 

那么真肋、假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为了我们人能更好的生存。你可以很容易想到,肋腔里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肺等,必须需要一个彪悍的角色来保护,那么结实牢固的真肋如同钢铁战士;另一方面,由于呼吸的需要,我们需要一个有“弹性”的肋腔,而假肋正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看似奇怪的肋腔,其实是完美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蛮难控制底肋区域的,但有“弹性”并不意味着你就要放任它过度做,那些练瑜伽前没有或者并不明显的肋骨突出,因为练瑜伽后趋势愈发明显的人你其实就是在将肋骨送向外翻或者突出的路上


肋骨外翻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引发你的身体体态以及瑜伽练习中的很多问题,而且肋腔是参与呼吸的,你的呼吸甚至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当你知道底肋本就任性,还不警惕的话,那就只能怪你喽。

 

 



(两侧底肋夹角大于90度,肋骨外翻)






PART 2:底肋“捣什么蛋”


就我自己平常的观察中,很多中国女性相对比较柔软,在练瑜伽时大多容易出现底肋突出的问题(少数柔软的男性也会有),我自己就是一个。更糟糕的是,这个问题开始你并不会留意到,而当你发现时身体可能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一旦这样,它会成为你瑜伽路上的最大阻碍之一。或许你在练习一些站立、坐立等基础体式时感觉还不太明显,而一旦你进入更深入、更高层级水平的练习时,比如倒立、后弯等,你很可能会被夯退!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身体老化的趋势是向C字发展)


我们的身体在理想状态下,可以看作是一个前后左右均衡的整体,随着人逐渐老化,我们的身体会逐渐形成一个“C”字,想想你家小区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这个C字也就意味着我们身体前侧变短了,后侧变长了,短就意味着没有空间。


而练习瑜伽是什么?其实就是应对或者延缓这一老化趋势,给身体创造空间,比如后弯练习就是让我们的身体前侧变得更长,而这个变长的前提和助力是身体后侧也要长,否则挤压就来了,说白了,我们要让身体前侧(胸腹区域)和身体后侧(背部区域)成为好朋友,彼此助长。


如果你常常过度推底肋,几乎可以宣布,你的后弯被剥夺资格!



 



PART 3 :  底肋是咋“捣蛋”的



为什么这么讲?


我们正常站立时,比如在tadasana山式中,我们的肋腔底端应该和我们的骨盆前侧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如果一个人在tadasana中,它的肋腔底端在骨盆前侧的前面,基本可以判断“他推底肋向前了”。

 
(正常情况底肋与骨盆前侧在一个平面,易推底肋的人往往底肋会跑到前面)


通常我们还会从这个人身上同时观察到:他的腰椎也被拉着向前了,进而也会带动骨盆向前移,而且还会过多挺胸椎向前,而身体为了平衡这些向前的趋势,骨盆以下的区域比如大腿、小腿就会不自觉的向后,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平衡。身体很聪明,哪里有鼓包,哪里就有凹陷,在这里底肋就是鼓包,后背就是凹陷

 

继续来看看这样一个人在urdhva Danurasana轮式中会发生什么呢?


现在他准备在墙边进入urdhva Danurasana,当他越向后,他的习惯会让他更多推底肋向前,这时他的腰椎会过早被拉向正常承受曲度的临界值,他的胸椎也会被过早向前推而错失了向上延展的机会,可以说,可能要不到3秒,身体就会因为后背被挤成一撮、受不了压力而不得不放弃。

 

(肋骨突出的人在后弯中往往推胸过多,肋骨成为了山峰)



           PART 4 :  总结



看了这个过程,或许你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无法进入后弯,或者进入了后弯却以腰背痛为代价,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诚实对待我们的身体,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足够关照到我们的身体。


身体需要的是前侧和后侧的平衡、一个区域和另一个区域的平衡、一点和另一点的平衡,从骨骼到皮肤、从外在到内在,底肋突出看似是身体失衡,实际上是你的内在失衡,底肋利用自己的灵活和自由创造“假象”,而你却没有觉察到这个“骗局”。瑜伽就是让我们在这场“骗局”中,清醒头脑、觉察异动,最终采取正确行动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在瑜伽练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从而帮助我们朝身体需要的层面练习,但实际上,在练习中,只有正确的练习才能真正成就正确的身体,所以,认知和反思在瑜伽练习中缺一不可,这也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觉察之路,非常漫长却非常有趣!






如何通过瑜伽练习缓解肋骨突出问题?

敬待下期分享






班主任互动



你 有 底 肋 问 题 的 困 扰 吗 ? 来 摆 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