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悟语】女性之不甘

 陋室书屋2 2016-11-10

 【心灵悟语】女性之不甘

茫茫造化,二仪既分。农业时代,体力劳作,男性优势显,女性居其次。受价值规律支配,物质社会,强者决定,伦理为之变化,观念为之定型。

    汉代人所作《礼记·曲礼》便有“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的规矩。不杂坐自然包括不同桌吃饭,至我祖母一代,仍守此礼,活到七八十岁,未同桌用过餐。有人解释,农耕时代物质难得,吃米带糠,吃菜带帮,欲将优质食品留给力田者,故女性不得上桌吃饭,因为桌上食品较之桌下为好,此话不能自圆。

    至礼教盛行宋代,类似规定更为繁琐,司马光《涑水家仪》云:“妇人无故不窥中门。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小户人家,未有讲究的条件,却有看齐的标准。而《女诫》《内训》《女论语》《女孝经》《女史箴》《女范捷录》等等的女书,皆在强调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的规范,具有权威主义色彩。

    崇尚男女平等时代,女性地位提高,仍有同工不同酬现象。以2013年的美国出版界为例:女性出版业者占74%,男性仅占26%,但男性员工平均年薪为85000美元,女性的平均年薪虽从上年的56000美元增至60750美元,仍仅有男性的71%。在市场销售、策划、编辑岗位上,女性占70%,但在管理岗位,女性仅51%。“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待裁员时,首先劝退者,多女工。“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萧红道出了女性职业人的辛酸。“女人比男人的生理结构复杂,经历的感情和生理折磨比男性多,对事物的感悟很直接但表达方式又往往不直接。所有的女性都曾经美丽如花,但如果不能平等地和男性一样对自己的脑子挑战,青青就很快夭折。女性的魅力是和智慧共存的,否则女人最后就成了被男性品头论足的牺牲品”,刘索拉又道出了女性职业人的不甘。

    妇德尚柔,含章贞吉,崇圣训、景贤范、事舅姑、奉祭祀,此旧时妇女“无才便是德”的值守。理云鬓,点绛唇,此与现代社会的“你负责美丽妖艳,我负责努力赚钱”“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无异,封建礼教虽与现代社会脱节,古今人性大致不离。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顺从别人,成为被喜欢的样子,别人或会一时喜欢,自己未必真心,也不甘心。性别平权,男女平等,难免忽略差异竞争,违背生理大律,女拖拉机手、女外接电工、女屠夫、铁姑娘,乃形式上的刻意。世间没有彻底的事物,此类平起平坐,大多含有表演成分,乃瞬间的闪亮。生命优化过程,无外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此“南”非彼“南”,“男”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