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你就赢了

 昵称27106408 2016-11-10


文 | 章剑和


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能毫不费力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式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班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机构,我们会发现人尽其力的事实并不存在,是大家不想建功立业吗?不,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被人需要的人。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做不到专注和持久,过早地放弃了。

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数学课。窗外有人走过他看见了,隔壁有人唱歌他听见了,于是抓耳挠腮,心猿意马。下课了,说没听懂。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学习方式,要能学到知识就怪了。可同样是这个学生,一读《红楼梦》,便沉湎其中,茶饭不思。旁边的人在他耳边喊他三声,他硬是充耳不闻。其精力之集中,令人刮目。当与人谈起《红楼梦》时口若悬河,连细节也能绘声绘色一一道来。同一个人,读《红楼梦》与听数学课的效率迥然不同,其原因不是很明显吗?

读书学习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活动,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高度专注地完成任务,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比如说别人能每天坚持学习五个小时,而你能每天坚持学习八个小时;别人一件事做一个月就烦了,而你做一年也不会厌倦。别人不能专心去做的事情你能专心认真地去做,你成功的机会就会比人家大得多。

高考有一个看图作文,图中一个人挖井找水,在地上挖了很多坑,深浅不一,有的地方都快要挖到水了,但因为他浅尝辄止,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持久地挖下去,结果是他一点水也没有找到。其实,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由很琐碎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组成的。要把事做成,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地把一个事情做得非常深入。

什么是持之以恒?简单地说就是重复。有一本书叫《异类》,它提出“一万个小时定律”,很多成功人士,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打高尔夫的泰格·伍兹,要想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在某个领域成为杰出的专家,一万小时是最基本的投入。如果以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勤能补拙是良训,勤里面就有对重复的态度和重复的方法。很多人只看到名人明星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人家为成功做出的积累。有个七个馒头的比喻很恰当,你吃了第七个馒头以后终于吃饱了。别人就开始研究,你吃的第七个馒头是用什么面粉做的?为什么吃了这个馒头就饱了呢?他们没有看到你前面还吃了六个馒头,这六个馒头正是前面提到的一万个小时的积累。再比如一个巨大的飞轮,特别重。我们每个人去推,一下两下,这个飞轮纹丝不动。但大家坚持,咬着牙不放弃。突然有一天,这个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量,飞轮就慢慢动起来了。一旦这个飞轮动起来,自己就有了动能,后来大家再推,它就会越转越快。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每天做的事很枯燥,很琐碎,每天是重复一遍又一遍。不要怕重复,重复是专注的别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重复的事情就会发生质变。

在别人还没有开始时,你已经着手在做了;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然坚持着;在别人都已失望放弃时,你仍然进行着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使你得到比别人较高的位置、较多的成功,使你超乎寻常的,正是这种专注和持久的能力

订下一个固定的目标,然后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实现目标。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着你的意志,总能忍耐着重复着,则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成为一个非凡的人于你而言只是早晚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