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网购的苛刻背后是更高的期待

 指间飞歌 2016-11-10

对网购的苛刻背后是更高的期待

刘远举2016-11-10 11:11:36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要到了,很多人翘首以盼,在购物车里积攒了很多东西,而职业打假人王海在临近双11之际发表文章,抨击网购假货泛滥。

一般来说,人们对新事物、幼小的事物都比较宽容,但有时候,也因为对新事物有着太多的期望与期待,所以,对新东西又有些苛刻。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打车,遇上一个态度不好的司机,或者故意绕路、或者恶言恶语,争执之后,很多人就算了,对于媒体来说,这也算不上一桩新闻。但是,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新事物网约车上,那么就称得上一桩新闻。同样的,如果有人说,今天我看到一辆车不小心撞上路边的护栏了,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意外的事情,但若有人说,我今天看见一辆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撞上路边护栏了,一定引来严厉的批评:我早就知道自动驾驶不靠谱。但他们忘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仅仅是起辅助功能,要求驾驶者的手不能脱离方向盘。

人们对于网购的态度也是如此,更加苛刻,只是因为网购更令人期待。

实际上,不管是假货问题,还是先提价后打折,并不仅仅存在于网上,在现实之中也存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更严重,而网络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上购物消费者得到的保护程度更高一些。当年,支付宝在中国信用的荒芜之上,硬生生的通过中介、确认支付的方式开辟出中国电子商务的繁荣。即便在今天,消费者在天猫上得到的权益保护,比在实体店面中显然更好。

网购的假货问题,只是中国假货问题的一个侧面。事实上,电商平台上的商家,都是独立于平台的法人,他们的行为与平台并无法律上的责任关系,查处假货的执法权与义务,始终是主要存在于工商与独立的商家之间的,平台无法为其上面的所有活动担责。根据相关法律,电商平台在“明知应知”的情况下,应该停止为售假的商家提供服务,并告知执法部门。

不过,天猫不仅仅止步于此。

天猫的大数据打假系统,每秒分析数据1亿条,在2015年拦截到1.2余件假冒商品。同年,浙江省打假办与阿里巴巴大数据打假合作,阿里巴巴向浙江省经侦总队推送了385条可疑售假团伙线索,已立案98起,捣毁售假团伙7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人,案值1.5亿元。在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阿里的协助下已经打击并关闭了大约675个假货的生产、仓储或销售商家。截止到今年8月,阿里一共主动关闭了18万个淘宝店铺。

对于先提价再降价,阿里也采用历史大数据监控,异常价格波动会触发监管。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大数据实时监控之下,先涨后降已经不太可能。当然,应该承认,人的能动性在现在仍然可以赢过机器,肯定存在一些商家在钻系统监测的空子,但无论如何,在阿里的努力之下,这一情况仍然远好过实体店中的各种猫腻。

对于繁荣的网购背后的这些努力,消费者或许并未清楚的认识到,但是,更方便的投诉渠道、更畅快的退货,都使他们直觉性的明白:网上购物更好。对于这一点,消费者的钱是不会撒谎的,每年双十一的成交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消费者的选择集结起来,就会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零售生态,各大品牌,甚至一些奢侈品也放下身段到网上去开旗舰店。

从更深层次看,中国的假货,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一些人富裕起来,产生了对品牌的需求,另一方面,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人收入并不高。当前者花2000元买一双耐克鞋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媒体、社交网络、朋友圈、电影、广告影响着后者的购物欲望。当一个月收入4000元的流水线上的年轻人,在淘宝上搜索耐克鞋,并且输入100-200元的限额时,他真正想买的到底是假货还是真货?在中国不公平的贫富分化之下,他们的这种搜索,甚至很难说是不道德的。低收入想买高价品的并不仅仅只有打工妹,城市中产也是如此。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购买工包、代购的奢侈品,原因当然是便宜,而与此同时,相比在专卖店中,遇到假货的可能也变大了。正是这样的需求,滋生出假货如野草般的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国大公司的打假需求与中国人的打假需求,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呼吁的淘宝打假,其真正需求是:花两百元买到真耐克。而改变这一点,除了严厉的打击,还需要经济的发展,以及更多的人更公平的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贫富分化。

本文来自凤凰号平台,仅代表公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