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医生自保是首要的?

 万宝全书 2016-11-10

文 | 寂静

血液科病房里,几个人神情凝重地站立着,他们的亲人刚刚离开人世。

尽管使用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等抢救措施,仍没能挽回其生命。

一位年轻女孩在门口跪在家属面前,口中说道:“我来晚了,对不起!”

此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刚刚结束一场紧急的抢救,失败的结局似乎把他们打得发焉了,而他们内心深处的挫败感可能久久挥之不去。

这里发生了什么?

逝者原为白血病患者,在医院里经过综合治疗之后,化疗效果很好。但同时,他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命考验:化疗后持续三天或是长达一周内的血小板数量严重不足,极易并发脏器出血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症。

当时,在医院科室里最常见的是肺出血。

另外,该病人是A型Rh阴性血,属于稀缺血型。科室里的主治医生还有同病房的好心人都在网上发布了求助消息,同时祈求他不要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是,隔日清晨,病人咳出一口血痰,医护人员立刻采取措施,止血和输注A型Rh阴性血小板,并且告诉家属,这种血小板医院里的存量很少,会很快用完。

这是有医生说:“病人没有过往输血史,可以输注Rh阳性血小板。”因为虽然这种稀缺血型不匹配,但是只要是没有过往输血史,没有产生过免疫反应,理论上是可以不同源血型输血的。家属当即表示同意。

上级医生却认为这样做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而且医院里也没有这样的先例,谁也不敢碰这个雷区,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前程给搭进去了。而且还因为在报纸和网络上曾有大量类似的报道,认为病人的死因医院输错了血型。

于是,最后,医护人员只是做了能做的:插管、上呼吸机。

结果是,该患者最后因肺出血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随后,那位赶来的A型Rh阴性的女孩,是得知这里急需这种稀缺血型的消息,作为志愿献血者来到病房。是的,这位女孩完全没有责任,她是因为自己的迟来而送走了一个可能获得挽救的、跟自己一样体内流淌着稀缺血液的生命而感到哀伤。

这是一个很令人遗憾、令人唏嘘的真实病患实例。曾经读过类似的文献,早期干预即早期输注A型Rh阳性血可以缓解,甚至可以终止肺出血患者病情的发展。但是我们医生终究没有勇气给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而痛惜地看着一条生命逝去。

在现在的医疗环境背景下,医生在做决策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自保。一方面,大小检查,能做的全部都做,不管有没有必要,且要小问题大处理。为什么?因为可以免责。到时候,出问题,一看片子,做过这个检查,没有漏检,责任不在自身。

同时,这会导致医生越来越依赖检查、设备;另一方面,能避开危重的或是经过判断后认为会有麻烦的,想办法“躲掉”这个病人,能做的也不去做。上文那位Rh阴性的患者,如果他不是出于这样的医患背景下,使得医生敢于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做出冒险的决策,他的生命很可能获得延续。

之前在骨科实习的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件事。那天我跟着上级医生出门诊。一名拄着拐杖的患者在两名家属的搀扶下,蹒跚走进诊室。

上级医生查体问诊并验视患肢的X线片后,基本判断患者是两年前遭遇车祸,左侧股骨完全性骨折,在其他医院手术治疗,患肢装上钢板钢钉之后一年多患肢依然不康复,复查X线片发现钢板钢钉移位。

上级医生斩钉截铁地拒绝患者在本院住院手术的要求,强烈要求患者回到当地医院治疗。下班后,我向上级医生提及此事时,上级医生意味深长地说:“这种收拾烂摊子的事情,咱们能不碰就绝不要碰,免得惹祸上身。”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这已经成为很多医生和医学生如今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每天忙碌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医院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在医院里见过很多病例,也参加过很多会诊,最大的一个感触是,现在的治疗会很谨慎,有十分说八分,很多医生不会说特别满,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对于一些比较冒险的方案,一般都不建议采用,有时也会耽误最好的治疗时机,防卫医疗意识很重,很多医疗方案都趋于保守。

和前文中那个跪倒在病房:“我来晚了,对不起!”的女孩对比,我们医生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自身?

究竟是大家口口中中的医疗大环境阻碍了我们治病救人,还是我们自身防卫医疗意识过重束缚了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一步步地在背离医学的本质?我们过于谨慎,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