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之死,英雄之死?

 苦痛我们 2016-11-10


  


将军的一生,究竟该如何评价?



论项羽

——Zfr


“死亡是美丽之母,会凋零的事物才可能会美丽,这就是为何我们不被人造花感动。”

------华勒斯?史蒂文斯


项羽虽然败了,自刎了,被残忍的分尸了。但他和有关他的争论,一起流传到了今世,让我们时至今日,依旧在为项羽打抱不平也好,恨铁不成也罢,最终,没有一个人敢质疑他存在的意义。



战之神——


霸王项羽,是一位罕见的杰出的军事统帅。能征善战,豪气盖世,叱吒风云。


推翻秦国暴政,仅仅巨鹿之战,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就足以。大敌当前,临危不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生还无望时,他破釜沉舟,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指挥,言语不多却铿锵有力,似一头雄狮,威风凛凛。就在他的对手们微笑着等着听他战败的消息,洋洋得意时,等来的却是战败的噩耗。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和谁作战,一个铁一般的男子,一个从不服输的人!他们不知道,一个虎狼样的将领带出一支猛虎般的人。势如山倒,永不言弃!


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项羽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彭城一战,趁项羽的楚军主力被吸引在齐国,刘邦偷袭彭城得手,项羽明知都城陷落,却依然留下其主力继续攻齐,自己则仅率3万人马迅速南下,实施反击,其决心之大,反应之快,出乎意料。谷水、泅水,斩敌10万,追至睢水,再歼联军10余万,刘邦险些被擒。


即使是大势已去,被汉军追杀合围,项羽依旧能率领仅存的部队突出重围,刹羽而归。四面楚歌声起,从者仅百余骑,分三路期山东照样打的汉军心惊胆战。濒死时的白刃相接,誓死不降,不渡乌江。

就凭这些,战之神的称谓项羽当之无愧。


勇而不仁,不智——


人从不会不犯错,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却性情暴戾,缺乏一些远见和仁爱。


鸿门宴上对项伯双面间谍身份不闻不问,谋士范增的话也只管当作耳旁风,坐拥40万军队却不去攻打区区10万却身处崤函之险的汉军。


灭秦后只图一时爽快,灭了嬴氏全族,自此再无嬴姓,还一把火烧了秦宫室,说是阿房宫。又搞坑俘,坑杀二十万投降的秦军,只留三个降将。再盲目分封,甚至将扶植起来的义帝一并杀掉,自立为王,不顾社稷愿意统一的愿望,为败亡埋了祸根。


韩生献计,意在统一,项羽却只注重沽名,想着衣锦还乡。生私下说项羽“沐猴而冠”,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韩信投奔,只因他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便对其百般嘲讽,最后结局自然讽刺。


项羽如此残忍,这或许就是他失败的原因,而非他所说的“天亡论”。他是一个天才军事家,但上天在给予他军事才能的同时抹掉了他的政治才能,而被抹掉的,恰恰是一个做君王者所必须的。所以,在这场帝王之争中,他必定失败,败给那个走路都回摔跟头的刘邦。


不以成败论英雄——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项羽不渡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后人对此褒贬不一,也对,他确实可以凭借在江东的势力重振旗鼓,利用好乌江这道屏障云云,古今学者都在一遍遍的告诉我们,项羽不该自刎,至少不该落得身首异处死无全尸。然而,项羽之所以为项羽,不同于他人,不就是因为他的执念,打仗称王,很朴素的想法,胜了就去欢宴,输了,也绝不哀求饶恕。这种光明磊落的态度,放到今天,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听到流言蜚语,杀,背地里说坏话的,就是小人,项羽可不整虚的,不会像张良收买项伯,刘邦从小路逃跑,坦坦荡荡,男子气概。


再说说和虞姬,项羽平生的挚爱,打仗都将她带在身边,颇有同生共死的感觉。至垓下,四面楚歌,项羽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拔剑自刎。凄婉的画面,项羽一介霸王,竟然为一个女子落泪,两者的感情之深,颇似后来的玄宗和贵妃,只是一个被人忽视,一个传为佳话。我怎能不为项王打抱不平?


总而言之,项羽,值得同情,值得敬佩,不应该因为失败而将其剔除伟人行列。



不善作“帅”,却当为“将”

——Djx


项羽的形象是饱满的。


项羽首先是一员猛将。在东城快站之中,项羽“大呼,驰下”,汉军便“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一个“遂”字写出项羽斩汉将是多么的轻而易举。项羽的气势更是常人难比,“瞋目而叱之”,便能是汉将人马俱惊。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仍“杀汉军数百人”。虽然司马迁的描写可能有夸张之处,但这不妨碍我们去体会项羽的勇猛刚强。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周瑜之所以是“风流人物”,不仅在于他的将军形象,更在于他的儒士风骨。与之类比,项羽如果只会打打杀杀,那他可能就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了。他多愁善感的一面更耐人寻味。项羽在垓下“悲歌慷慨”,与虞姬诀别,想到当年的盖世之功,又看到眼前的失利,大丈夫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这让人看到项羽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吕布同样也是一员猛将,但他之所以不如项羽这样受人敬重,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骨子里缺少中华文化中的义气。项羽话中“愿为诸君快战”的“为”字,很能体现出他对于始终跟随自己的将士的情义


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话便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一方面,项羽致死都没能反思自己,一味归咎于天,体现出他的自负。另一方面,这进一步刻画了项羽勇猛直接的战神形象。这句话让我对项羽的执迷不悟有些惋惜,但同时又觉得如果没有说这类的话,便不是项羽了。


上网查了一下项羽的资料,一方面看到他征战无数,但另一方面看见的却是他在后期总被刘邦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刘邦鸿门宴上的谦卑只是假象,而项羽却当了真;刘邦总是暗自算计、左右偷袭,而项羽永远是怒发冲冠、挥师直下。


课上有同学说项羽太单纯,确实,在圆滑狡诈的刘邦面前,他就像一个、也就是一个意气风发、头脑有些简单的少年。有时他甚至傻的有些可爱,让人佩服他的忠义、刚强。他是王,他应当看透时局、机制善变。但是除了享受王的权势和富贵外,他可能更多地把自己定位成一员战将。因此驰骋沙场的雄姿背后,留下了世人遗憾的叹惋。


也许项羽骨子里就不应为“君”,而应为“王”;不善作“帅”,却当为“将”。



从《项羽之死》看项羽其人

——Wrc


从垓下十面埋伏的围困,到乌江自刎的壮烈,项羽在他生命和他亲手缔造的霸业的最后一刻,谱写了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尽管作为君王,他葬送了推翻暴秦后的大好局面,未能实现对中原的统一,也在历史上饱受后人的批判,但作为将帅,他始终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留给我们一首至今广为传颂的垓下之歌和一幅铁骨柔情的霸王别姬的画面。他在绝境中提到的不过是女人和宝马,只是这份情意如此深重,以至于我们不会认为他把临别最后的眷恋留给自己身边之人之物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而是会被这样悲壮的气氛所感染。就像项羽身边的将士在哭泣的同时,不忍正视他们所敬爱的君王的面容。这时我们看到的项羽,不再是那个破釜沉舟的勇士,而是一个内心怀有真挚情感的末路人,也会感叹时局的不公,也会哀怜身边人的命运,也会慷慨悲歌。


在营帐里流尽了最后的眼泪,项羽上马奔驰,霎那间又变回了我们熟悉的形象,左冲右突,无人可挡,身后二十八骑紧紧跟随,仿佛当年起兵时云集江东的八千子弟的化影,他自己也始终是那个所向披靡的霸王。项羽不像其他覆灭者那样做最后徒劳的挣扎,也不追求东山再起的渺茫希望,他在战场上的拼杀,并不能让自己走出生与死之间的暗影。他这样做,是为了履行对自己部下的承诺,和证明自己,就算与命运对抗失利,自己也在勇气和精神上胜过一切。


是这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使后人有了批评的依据,可也是这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让他的形象显得鲜明,让他的勇武和气概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项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被命运击垮的英雄,可能并没有认清自己曾犯下的一系列错误,但是足以使自己本来会被掩埋在黄土中的一生的奋斗显得光辉。生死,本就在一瞬,死前的悔悟除了留给后人作谈资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所考虑的也不再是项羽自己,而是将士作为一个整体的荣誉。这样轰轰烈烈的举动,反映出的正是项羽对形势的独特的认识,他不愿,或许也不能在绝境中深刻反省,只是因为他要展现给部下们的是一名军人战斗的职责。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项羽没有顾及自己身后会受到的毁誉,而是尽力向将士们证明,他们所效忠的自己,始终不会在战场上倒下。多么令人称赞,也多么令人叹惋。


至于乌江边谢绝亭长摆渡的好意,自不必多说。假如历史能够被改写,项羽答应了亭长的要求,或许最终鹿死谁手未可知,但那时的项羽,不会是今日乌江自刎的英雄。早已有了死的勇气,早已告别了生的美好,又何必彷徨?倒是项羽将所乘乌骓马赠予亭长一举,使他的人格魅力与其他末路好汉有了高下之分。赠头故人,让结局没有那么残酷,可是乌江之畔,不会少凭吊人的眼泪。


描述项羽之死的诗词众多,但于我而言,只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最精确的刻画了项羽的形象。不需说项羽难成霸业的自身原因,亦不需说他只为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历史的迷雾若非局外的我们,谁能拨开?项羽作为乱世英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显英雄本色,本来就已经足够了。




唯勇谋者,可得天下

——Xyc



他是一名勇者。从江东起兵,一个个劲敌纷纷被他踩在脚下,成为了他前进之路上的垫脚石。巨鹿之战后,诸侯跪着前来进见,不敢抬头看他威武高大的面庞;统领着千军万马一路杀到咸阳,连捷足先登的刘邦也要让他三分。


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驻军垓下,楚地的歌曲从四面响起,刘邦的计策固然瓦解了项羽大军的军心,身在他乡却听到家乡的歌声,即使是英雄也无法阻止掩面流泪的自己。预知到失败是比失败更加痛苦的,他望着眼前心爱的美人,回想起他驰骋疆场时忠心耿耿的坐骑,终于难以掩饰心中的痛楚。勇敢的人流下眼泪,饱含着更多的辛酸与痛苦。


于绝境中,方见得英雄慷慨。夜半,他与爱人做了最后的诀别,义无返顾带领一小拨军士冲出了重围,可惜被一个田间老农所欺骗,陷入了绝境。面对追兵,披挂上马,冲将下去,杀倒一片汉军;乌江水边,坚定拒绝渡回江东,最终连杀数百人,拔剑自刎,慷慨激昂,悲壮不已。


然而,仔细想来,项羽的失败并不是不可避免。他也曾有很多机会:刘邦初破咸阳时,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来给项羽传信,范增也建议项羽尽早除掉刘邦;项羽却因为项伯的一番话放弃计划,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在彭城之战大破刘邦后,也没有斩草除根,更没有借机和各路诸侯处好关系。最终,刘邦再次强大起来,撕毁盟约,联合其他诸侯消灭了项羽。


项羽之败,败在谋略不足。身为霸王,他在自己军队的战略规划上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在鸿门宴这样重要的外交场合中,他在自己的谋士中没有选择最切合时宜的的对策;之后遭遇垓下之围,更是由于他多路作战不力,又遭遇刘邦撕毁合约,才导致了最终的窘境。诚然,刘邦撕毁合约有他的狡猾之处;但即使是正义者,也有必要对于对手可能使用的非正义手段做好一定的准备。同样,借鸿门宴之机坑杀刘邦确实不是义举,但是在当时大乱的天下中,又有几个人是有“义”的呢?


说的更宽泛一些,人生在世,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功,适当的圆滑与独特的个性同样重要。项羽勇敢而善战,这是他的优势,同时他也有一些没控制住的自负因素在其中。正因为这样,他猜疑范增,损失了自己的谋士;坑杀秦军,在关中结下怨恨,最终导致几路诸侯纷纷投奔刘邦,协同作战,一鼓作气击溃项羽。


在勇敢与圆滑的对决中,刘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尽管如此,项羽的勇仍然应该被我们铭记、钦佩;只不过,他离成功,差了一小步。




英雄乱世

——Cyf


当年的英雄自刎乌江岸,死得壮烈,死得英勇。“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一世英雄在穷途末路前的无奈和悲叹。确实,单单从项羽个人讲,他是个理想中完美的英雄,沉舟巨鹿、戏马彭城,仍然是现在人们口中的佳话,每每想来不觉酣畅淋漓。


他有勇,善用兵,为众多将士信服,又待人大方豪爽,不愧为一时名扬的西楚霸王。即便已经被数千汉兵围困,项羽仍然毫无惧色,向将士们夸下壮言,只身斩将、突围、刈旗。赤泉侯杨喜在项羽一声怒吼中也下得败退数里,项羽的勇气与豪放体现的淋漓尽致。鸿门宴上,刘邦已入敌穴,本可以谋杀之而江山唾手可得。


但项羽为刘邦卑躬屈膝的态度而感到自满,执意没有动手,于是奠定了后患。末路时看到昔日跟随自己又转投刘邦的将士,相必应该十分气愤而恨之入骨,但是项羽却与其相认并赠头为人情,足以见项羽的豁达大方。不管是打仗还是待人,项羽都光明磊落,耿直豪爽,或许这也是如今对项羽评价如此正面的原因。


然而英雄内心的一份天真和义气逼他于乌江边自刎,至此,英雄的一生戛然落下帷幕,虽让人可悲可叹可惋惜,纵观一生全然无一个污点。其实看似项羽和刘邦都在打天下,二人实际追求的东西截然不同。刘邦是为了取得江山社稷,而项羽则是为了追求英雄的勇气与豪情。


因此,刘邦可以为了他的目的不择手段,卑躬屈膝,而项羽即便在穷途末路也不能舍弃英雄的做派与颜面。本来,只要他过江东,历史就不知会被谁书写了,然而只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他便执意将一生结束在乌江边。最后的一仗打得令人生畏,悲壮而豪放,项羽至死都维持了一个英雄所有的气概,死得悲壮,死得豪迈,全无兵败的颓丧之感。最后,他也达到了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生为英雄。


只是,英雄不该出生在乱世,乱世容不下英雄。在没有规矩的世界里,光明磊落抵不过偷奸耍滑,耿直待人比不上尔虞我诈。然而在那样一个不公平的时代,居然能涌现出这样一个一身清白的英雄着实令人感叹。即便项羽没有夺取天下,世人仍然会铭记这个曾屹立于乱世中的英雄,一生守护着自己的信条,为了英雄的品质可以舍弃一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然乱世容不下项羽,那么愿他在阴间活得依然豪情万丈。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江州司马的头条”,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