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曲的文化隔阂

 苏迷 2016-11-10
白先勇来到香港,继续他的昆曲布道工作,在各大学推广昆曲,借此让香港的青年人有机会接触昆曲,欣赏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精粹,认识什么是文化积累所展现的优雅,体会什么是“美”。我跟先勇说,你强调“美”,说得太好了,一针见血,针砭到现代中国文化的症结。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实用为主,投身浩浩汤汤的现代化,在列国竞争的洪流中翻滚,只讲游泳的技巧及配备,什么自由式、蛙式、仰式,穿各式各样的时尚高科技泳装,只想超英赶美,在国际比赛中得个名次,却不去体会游泳本身有其乐趣,更不去想教练要自己游到哪里。大多数的香港人,活一辈子,就像参加游泳队学游泳,只是学习什么有用,什么可以赚钱。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管教育的开口闭口就谈教学与职场挂钩,知识可以换钱,学习可以增值,就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至于学文化、学知识,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对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是从来不想的。美不美,干卿底事?
  这就让我想起,我曾邀请江苏省昆剧院到城市大学,举办了两场示范讲座及三场折子戏演出。为了了解香港大学生对昆曲的认识,以及观赏后的反应,我特别安排了问卷调查,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填写感想。我的基本想法是这样的:昆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是精致文化的艺术传承,不仅仅要着眼于一代代演员之间的口传心授,也要重视青年观众的培养及其欣赏水平的提升,如此,则可以提高下一代人的审美品味及文化修养。进行调查,除了要了解真实具体的情况,也有其“实用价值”,是希望知道,以目前的方式推行昆曲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昆曲认知程度可以产生什么影响,作为昆曲在大学校园推广的参考。调查具体针对四个方面:一、大学生昆曲接受现状;二、接触昆曲后的直观感受;三、昆曲最吸引大学生之处;四、易于接受的推介方式。
  由于城市大学全校本科生必修中国文化课程,同时必须选修艺术示范讲座,所以参加讲座及演出观赏的同学,不只是对昆曲有兴趣的学生,而是来自所有科系,并且以理、工、商、法的专业占大多数。不管他对昆曲有没有兴趣,是否听过“昆曲”这个剧种,都因为要满足必修学分的要求,当作课程来参加。可以预见,有些同学十分被动,甚至感到“被迫”来观赏昆曲。从调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调查对象比较理想,选样并不针对特定喜好昆曲的观众,正好反映了一般香港大学生的普遍观感与态度。选修两场讲座、三场演出的同学,共500人,回收有效问卷353份。问卷的问题,分为选择题与问答题两种类型,在讲座与演出之前发放,于讲座及演出结束之时,由工作人员回收。
  我们得到的调查数据非常有趣,也与本来预期的结果不尽相同。跟我预期差不多的是,曾经接触过昆曲的,占20%;而80%是从来没接触过昆曲,甚至听都没有听过“昆曲”这个名称,只是因为必修,不得不参加。跟我预期不尽相同的是,同学之中有46%,将近有一半人,对昆曲表演的整体感受,觉得是“精彩动听”;38%觉得“尚佳”,那意思就是不错;12%觉得“一般”,也就是马马虎虎,还看得下去;2.5%觉得“不精彩”,应该是表示不喜欢,想来以后也不会再去观赏了。这个数据,反映80%的香港大学生没接触过昆曲,却在第一次接触之时,大多数人有“惊艳”之感,只有2.5%觉得不精彩。以我在大学教书三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任何精彩的讲座或示范演出,能够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同学的接受,就算是很成功了。
  同学们对昆曲的演唱,反应也出乎我的意料。昆曲的水磨调,千回百转不说,唱腔用中州韵,念白夹杂苏州话,是香港同学不可能一听就懂的,调查的数据居然是30%觉得“精彩动听”,46%觉得“尚佳”,18%“一般”,只有4.5%觉得不精彩、不动听。至于昆曲舞台上展现的身段功法,则让同学们佩服万分,59%觉得精彩,35%觉得尚佳,4.5%觉得一般,认为不精彩的只有不到2%。我想,同学们在填写问卷时,对昆曲的“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一定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即使从来没接触过这种表演艺术,也为之动容,从内心佩服昆曲四功五法所展现的高超技艺。
  让同学自由填写的部分,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感想,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其一,“故事引人入胜,但文辞较难明白,需要观看荧幕的解释,难免有时错过演员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的演出。”其二,“感觉挺新鲜,因为平常都听粤剧多一点,今次真的是,连唱的歌词及台词是什么都不知道,非得看字幕不可。而且看中文字幕都不太明白,竟然要看英文作辅助,真觉得自己这样的看戏真的挺有趣!”这样的感想,主要反映了香港大学生不太接触古典文学,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传统隔阂很深,不但没听过以前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对昆曲优美典雅的曲文,对古典诗词幽淼深邃的传统文辞,也难以理解,必须借助英文翻译的字幕,才知道唱词的内容。
  同学对昆曲的身段表演,虽然不太习惯其优雅舒缓的节奏,却都十分称许。如:“表演精彩,演员表情、身体语言生动。昆曲腔调古怪,不太懂欣赏,但讲座加深我对昆曲的印象,有正面的改观。女演员戏服造型华丽。剧情发展节奏太慢。”再如:“原以为昆曲是十分沉闷的,不过欣赏过后觉得昆曲有优胜之处,例如昆曲的唱腔和演员的幽默表演都值得嘉许。”可以知道,年轻人对昆曲或一切传统戏曲是存有成见与误解的,认为昆曲十分沉闷,接触以后,才发现表演优美。甚至一开始以为昆曲唱腔很古怪,听过讲座介绍之后,改变了认识。
  我跟先勇说,这个调查报告很重要,有确实详尽的数据,可以显示,八成的大学生选课前都没有接触过昆曲,因无知而产生误解与隔阂,甚至不愿意接触昆曲。然而,在第一次亲身接触之后,大多数香港大学生态度大为改观,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与戏曲十分优美典雅,超乎他们的想象。同学们陶醉在昆曲的曼妙歌舞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隔阂,即使尚未消失,至少是减弱了。不过,大学生对于昆曲的观赏点,主要集中在舞台美妙的身段表演,以及乐曲的婉转动听,还是比较直观易懂的方面,而对昆曲的文辞之美,大部分学生不仅无法体会,反而认为是文字的拦路虎,阻挡了他们对演出的整体欣赏。看来,昆曲涉及的古典诗词是一层麻烦的障碍,动人心弦的优美辞藻居然也成了文化隔阂的因素。推广昆曲,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希望同学们因为接触昆曲而认识,学然后知不足,对古典文学也发生浓厚的兴趣,超过“床前明月光”的水平。
  先勇很兴奋地说,没错,没错,我们方向是对的。隔阂嘛,都可以消除的。路还长,就走吧。他眼睛发光,笑得很妩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