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审题的根本方法,无惧任何类型题目!

 山湖微波 2016-11-11


欢迎订阅“2017年《语文月刊》”杂志。

每月一期,定价12元,请到附近邮局订阅(包邮),订阅代号46-88

内容:语文高考(含高考动态、备考思路、应试指南、高考练习、作文指等)、语文教学、语文探究、语文博览。其中第8期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与升格练习,第9期高考试题分析,第12期高考分类专项训练。



抓住审题的根本方法,无惧任何类型题目!

——“猫眼”漫画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角度:

1.对“自己缺点”和“别人缺点”的看法

①何人都有优点与缺点,人一定要扬长避短。

②认清自 身不足而尽量改之。

③要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尽量克服缺点才会不断进步等。

2.深层寓义角度

④搞好人际关系决不能对人不对己。

其一,小到表现在和同学、同事等人的相处上,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解决的途径——虚怀若谷,学会包容,学会拿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等;

其二,师生、长幼问、上下级关系等,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也要做到对人对己,取长补短,不能对人不对己;其三,大到在对外关系上,国与国之间,都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平等互利,严于责己,不能对人不对己。反面例证,可选用“美国的行为准则是对人不对己”(诸多例证可见时政要闻)

 

优秀作文:

内省而自善(52分)

高三(14)班 冯敏华


放眼一看,一幅名为《猫眼》的漫画吸引眼球。漫画中一只看自己缺点的猫在白色背景下显得呆若木鸡,毫无生气;另一只在黑暗中看别人缺点的猫眼睛炯炯有神,表情严肃,似乎待发捕鼠。两只猫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在本质上讽刺了一些只看到别人缺点而从未看到自己缺点的人,警示我们在待人处事中谨记内省而自善。

笔锋一转,突然想到《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是孔子每日睡觉前都自我反省,从反省中找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自善其身。古人圣贤远矣,能自省其身,今之众人亦远矣却未能承古之圣贤。现代的人目光长远却从不在意自身长短,知其短却不自善可谓无用矣。

现代人随波逐流,在利益纵横的今天,人类在对比中只注重他人的长短,而未做到独善其身,这很大的缘由是来自学校教育与个个价值观念。学校的应该教育使学生变得被动与麻木,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只关注他人的弱科,逐渐养成骄傲自大的品性。个个价值观则是家庭教育,孩子从小被惯养溺爱,目中坎,办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在待人接物中,明辨他人缺点却从未发掘自身的不足,这样的生活态度脱离时代进步,而且最终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包袱。

因此,面对生活中存在的这 些不良态度,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自省而独善其身。

唐太宗为征服魏征为其效命,将魏征赠于前太子的180条警言贴在书房,且承诺每日一看一读。魏征直言上谏,唐太宗内省自善,魏征被唐太宗称为“一面知根知底的明镜”。因为唐太宗的谦逊与纳谏,改善自己的不足而成就伟业,成就大唐辉煌一时。

帝王雍正在年轻时好学苦思,教书先生让其每日反省将成大器,而一起上课的太子玩性大发,目中无人,只有与教书先生吵闹,在往后日子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惨败被贬。

古之帝王成大事者皆做到内省自善呢?今之众人,平凡生活,何不得内省自善呢?自我反省不足,多看他人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令自己充实而美好。

明镜自视,独善其身,此之真理也

 

     自身不看,何以观天下(50)

高三(2)班 廖思乡


    一只猫在白天的时候眼睛瞳孔细微,被喻为是人们看自己的缺点时的状态。而在黑暗处,猫的瞳孔放大,眼神极其犀利,被喻为是人们看别人缺点时的状态。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不可取的,一个连自己的缺点都马虎对待的人,还谈何去看别人的缺点?

诚然,这正是现在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放着自己满身的缺点不管不顾不反省,而去挑剔别人的毛病,还让自己终日闷闷不乐。这边在唾弃别人满口粗俗荒唐言,那边却在粗言烂语,骂声连天;这边还在警告世人不要乱丢垃圾,却忘了随手被自己丢在垃圾桶外的纸团;一边指责别人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自己却骑着单车横过马路……凡此种种,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不禁让人冷笑,还望引起我们的反省。

然而,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只在看别人缺点时把瞳孔放大,而把自己的缺点置于无所谓之地,我们将落得无知,终日诚惶诚恐之境,甚至渐渐失去身边的朋友,或者成为一个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毕竟,谁会愿意与一个整天看自己毛病,不懂得欣赏,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深交?最起码我是不愿意的。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生活状态呢?其实我们身边存在很多榜样。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自古,自我反省在为人处事操行已处重要地位。一大企业的总经理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秘籍时说,他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反省自己的一天,把做得不好的事情记入日记本以自鉴。风云集团的董事长与人交谈结束前,总会问对方:“刚才的交流过程中,我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引起你的不适?”通过这个过程,他不断吸取教训,改正不足,最终成为德高望重的成功人士。

可见,正视自己的缺点,是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条件。看别人缺点的同时,请先看看自身有无不足之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50分)

高三(2)班 罗锦轩


有这样一幅漫画发人深省:一只猫看自己的缺点时,一切都是白的,自己完美无瑕;看别人的缺点时,一切都是黑的,别人浑身缺点。两相比较,对比鲜明。

试想一下,看自己就完美无瑕,看别人就浑身缺点,这真的可能吗?究其原因,该是这猫“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才选择性地对自己的缺点“失明”,而把别人的缺点放于显微镜下观察。显然,于人于己,如此看待缺点的态度注定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有无良药可以纠正漫画中的猫的视力偏差呢?吾有一计,名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即要正视自己的缺点,“过而能改”,以扬进步之帆,驶往成功彼岸。《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即便我们不能做到“三省”,也应能够不时反省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吧!得到邹忌的进言后,齐王得知自己的缺点可能被蒙蔽了,不但深刻反省自己,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还奖励进谏的群臣,诱讥百姓,以求尽可能多地发现自己的缺点,改善对齐国的治理。可见,严于律己,正视自己的缺点,是自我提升和通往成功的不二选择。

宽以待人,即要发现他人的优点,接纳他人的缺点,方可知人善任,和谐共处。即有一小黑点的白布,在漫画中的猫的眼里可能就只是一个黑点。而在宽以待人的人眼中则是一块白布。化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不是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优点的眼睛。张飞性急人尽皆知,这一缺点常误大事。刘备没有像漫画中的猫一样只看到张飞的缺点,他发掘了张飞粗中有细的优点,委任以合适的任务,击溃了曹军。试想,若刘备不能做到宽以待人,他何以能与张飞情同手足,又怎能做到知人善任?所以,不要过度关注他人的缺点,要宽以待人,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的力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自己还是他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反思自己是否也有不足,“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也可以善意地提醒他人,但切记不可一叶障目,眼中只有缺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岂不美哉?

然而,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漫画中的“猫患者”。他人违反规则时,一哄而上,恶意辱骂;自己违反规则,则视若无睹,一副“规则与我何干”的嘴脸。一如闯红灯的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缺点只在他人身上有,自己身上无,着实可笑。或许需要给以上患者打一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特效药,公众顽疾才能消减,社会才能和谐与进步。

猫咪,来,服下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药,保管你的视力恢复正常!


类似作文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

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需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明镜照己昏镜照人

  陕西一考生


绿水是青山的明镜,映射出大山的巍峨与沉稳。露珠是阳光的明镜,折射出太阳的明媚与鲜活。海洋是蓝天的明镜,映射出蓝天的广博与深远。冰川是企鹅的明镜,折射出企鹅的坚强与乐观。镜有明昏。用明镜?用昏镜?我认为:买来明镜照己,买来昏镜照人。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佛语中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语,它告诫了人们修身的重要性。当今是物欲横流的社会,难免沾上名利之心,并任其发展。最终,原本高悬心头的明镜被铜臭和酒色之气所吞噬,于是堕落、腐化,抛弃“明镜”,给心灵安上一面昏镜。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需靠教师培养、雕 琢、方成美玉;而要将一个个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之材,,时代在感召、在呼唤新时代的有人格魅力的创造性的教师。

买来明镜照己。诚然,明镜不好。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明镜都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如对照诸葛亮,聪明绝顶的周瑜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许多人怕照明镜,在明镜面前感到不自在。其实,不自在大可不需,反而应该感激才是。感谢明镜指出了自己的不足,给了自己一个修饰的机会。为人师表亦如此。平时总不敢用明镜照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敢正视谈何改正?教育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一面明镜。古人云: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常照明镜,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是很有需要的。

买来昏镜照人。对学生,不需太苛求,多些宽容。教师的宽容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不是纵容。严格要求学生也不等于过分苛求学生,并不等于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宽容学生并不等于不批评学生,而是理解在先,批评在后,是在理解上的批评,是在尊重学生上的批评。一切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都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伤害,都是对学生得不尊重。有些老师,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认识缺点,改正错误,不断成长。

古有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镜虽方寸之物,却功效无比。明镜照己,昏镜照人,自是很有需要的,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明镜照己昏镜照人 

湖北一考生


  人有镜,国有镜。镜有明昏。用明镜?用昏镜?

  我说:买来明镜照己,买来昏镜照人。

  买来明镜照己。诚然,明镜不好。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明镜都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如对照诸葛亮,聪明绝顶的周瑜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许多人怕照明镜,在明镜面前感到不自在。其实,不自在大可不必,反而应该感激才是。感谢明镜指出了自己的不足,给了自己一个修饰的机会。试想,一女子化妆时,为了不看清自己脸上的岁月痕迹而用昏镜,结果可能便是化成了大花脸,遭人耻笑。为人处世亦如此。平时总不敢用明镜照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敢正视谈何改正?于是,日积月累,缺点成了习惯。最终自己也会成为—个令人讨厌的人。古人云: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常照明镜,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买来昏镜照人。对别人,不必太苛求,多些宽容吧!言者直率,话语难免有几句不中听,别介意,多些宽容吧!友人性急,交往中难免有些小误会,别介意,解释清楚就行了,多些宽容吧!同学不拘小节,寝室中难免有些脏乱,别介意,多些宽容吧!对方迟到,自己在约定地点等候多时,别介意,多些宽容吧!诚然,你可能对自己要求很高,而且凡事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但对别人,要求不妨放低点。多些宽容,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些和谐。

  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当我们感叹日本百分之六十几的森林覆盖率时,不妨买来这块明镜照照自己:大片林木为何砍伐?大片荒山为何还未披上绿衣?平时用纸张时节约多少?一次性的碗筷我们是否拒绝使用?明镜照己,自己明白改进的方向。当我们为美国的许多霸道行为愤慨不已时,不妨亦借用明镜照照自己。我们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我们的国力还需要加强。不时地找找自己的问题,不要回避,不要掩饰,大胆面对,努力改正,东方巨龙的腾飞自是必然。

  个人而言,明镜照己,昏镜照人,自是很有必要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嘛!

  国家而言,明镜照己,昏镜照人,亦是很有必要的,多找找自己的问题,会迅速发展!

  人有镜,国有镜。

  我说:买来明镜照己,买来昏镜照人。

  【点评】

文章开头用极其简洁的选择问句引出了中心观点。然后“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分别运用了反问句、否定句、感叹句、排比句等修辞手法抒情表意。尤其是“人如此,国家亦如此”一段,作者用一连串的发问,惊醒世人,让人反省,让人汗颜。结尾用简练的警策主语很好地收束了全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长短句结合,短句急促,长句舒缓,使文章跌宕起伏。若是朗诵起来,更有感染力,更具激励性。能“震撼读者”这才是文章的美之所在啊!

 




本文来自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转载保留) 

做号不易,只需花您3秒时间戳一下底部广告立即退出就行,完全免费。谢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