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课阴阳大义与左右

 好吃的青苹果 2016-11-11


第四课 阴阳的特性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阴阳的概念,定义及内涵。

   凡是运动的,兴奋的,向上的,上升的,向外的,发散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等,我们把具有这些特性的物质或现象就称为阳。

  凡是静止的,抑制的,下降的,向内的,收敛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形体等,我们把具有这些特性的物质或现象就称为阴

 这就是阴阳的一个特性和分类方法。

   这些如果记不清的话,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黄帝内经》中所讲的:“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火的性质或者特性称为阳,水的性质或者特性称为阴。我们想想一下火是什么样子?水是什么样子?大概就能把阴阳二者的区别和如何来确定某个事物是属于阴的还是属于阳的,存在于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进行属性的划分,既然划分了阴阳属性,就会具备阴阳的特性,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阴阳有什么样的特性?




第一 阴阳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阴阳不是单纯的指具体的某一件事或物,它是一系列属性的概括。只要某种事物的特性具备了阴的特性,就可以说这个事物具有阴的特性,如果某件事物具备了阳的特性就说这件事物是属阳的,所以阴阳并不是单纯的指某一件事或物,它只是一种特性的概括,可以指代任何事任何物。正如《黄帝内经》所讲:“且夫阴阳者,有名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也像道德经里说的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你围绕这个原则来进行划分,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千千万万都不离阴阳规则的约束,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是什么?二就是阴阳。故《道德经》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就是阴阳。所以人身之本就本于阴阳。人身为一气,即道生一,一生二,由一气来化生为阴阳。进行升降过程中遂产生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所以万事万物,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不脱离阴阳的特性和阴阳之间的关系。所以了解了阴阳的特性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它的特性和原理我们就可以给阴阳失衡的患者或事物做针对性的调整和治疗,《黄帝内经》也说:“人身有形,不离阴阳,人所患的疾病也是一个道理,纵使疾病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非阴即阳,总不出阴阳两端,这个宗指的也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是由道所生的,道就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无论你得什么样的疾病,都不会脱离阴阳二者的关系。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就把疾病分为“病发于阴和“病发于阳”。首先探讨的也是阴阳,从阴阳这两方面进行疾病的归纳,病发于阳的有三条阳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阳为表证,阳明为里证,少阳为半表半里证,表证宜汗,里证宜下,半表半里证宜和解。通过这些就可以认识到“百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以道御势,守一通万”的思维高度。无论疾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轻或重,是简或繁,均不会脱离阴阳这两个方面,所以疾病虽然变化多端,但是总不出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乎水火。阴阳的作用就像水和火的特性一样,其实这个水火也暗指着人体的心肾,心属火,肾属水,阴阳相交的时候,才能维持一个合适的温度气化状态,人赖之以生存,心肾不交的时候,心火太旺,肾水太寒,水火不济,水生火热,人就会导致疾病,人的平衡从大的方面就是水火平衡,就是心肾的平衡,心肾交泰,这是一个正常的象。

  医生也分为三个等级,西医就处于“三生万物的阶段,疾病病种越来越多,病毒细菌也越来越多,研制的药物也是越来越多,不断的推新换代,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不断出现,新生的、变异的、耐药的。所以它的药物也是不断的被淘汰,然后不断的再研发,西医的药典越来越厚,教材书籍也越来越厚,西医分科发展的越来越细,内科外科,各个脏腑也划分了内外科,比如心脏内科,心外科,消化内科,消化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等,划分的越来越细,病名越来越多,患者越来越多,床位越来越多,这就是“数之可十,推之可万”的“三生万物”的阶段。

  传统中医处于“二的阶段,中医认为不管什么疾病都从两个方面去治疗,就像八纲辩证一样,八纲辩证就是辨它的阴和阳,阴阳总纲,表里寒热虚实都可以归纳为阴阳总纲之中,任何疾病都可以区分成两个方面来进行认识和治疗。如《黄帝内经》所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所以传统中医就是从二的层次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这是二的层次。

  那么“一是什么呢?一”就是一气。无论是阴是阳,其本质就是一气,一气上升为阳,下降为阴。所以阴阳就是一气的两种状态,治疗就是调理气机,使之恢复一气周流。

  纵使疾病千变万化也不离阴阳,任何疾病我们都可以从阴阳两个方面来进行调理,不论阴阳是阴虚是阳虚还是阴阳两虚,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等,无论是阴阳出现了任何毛病,我们都可以进行调一气,因为一气包含有阴阳,一气属于一的阶段一的层次,有句话叫“大道至简。什么叫道?道生一,一生二,道就是太极,是一气,这就是道,所谓的大道至简,就是说疾病从一气的角度进行观察,进行治疗会变得非常简单,李氏奇效汤就是站在“一”的角度去调整人的气血周流。

  西医不是大道,所谓“大道至简,西医越来越复杂,越分越细,不是大道,因它不是大道至简,它是小道至繁,所以说,如果从一气的角度,从道的层面从“一的层面,进行观察和治疗人的疾病,这就是真正的大道至简。因为一气是升降循环不息的,如环无端。什么是阴什么是阳?阴升则为阳,阳降则为阴,阴再上升又变成阳,所以疏通好了一气,他能够正常的升降,正常的循环,阴阳自然就平衡了。

  并非阴虚就大量滋阴,阳虚就大量温阳,《伤寒论》中鲜有补药,大部分就是调节气机,给病邪找出路,后世才兴盛滋补之剂。或由阴升为阳,阳降为阴,遂在大队的滋阴药里加点升阳药,用这个方法进行补阳,或在温阳药里加滋阴药,称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但是它还是处于二的层面,不算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就是一气。你促进它的一气周流,它自己能循环,能够正常的升降,你就不用再去给它单纯的滋阴或补阳了,只要气机运转,正常无阻,阴阳自然就会协调,阴平阳秘。正如《金匮要略》所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人得病就是一气不能周流,不能正常的升降循环,把一气调整好了,能正常的升降循环了,自然就没病了,所谓:“大气一转,百病自散,所有的疾病都会消失,这就是大道至简。

  李氏奇效汤就是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进行调整和治疗疾病的。临床用李氏奇效汤基础方根据具体的舌脉以及患者的症状来进行针对性的加减调整,疗效堪奇。为什么运用李氏奇效汤治疗疾病效果会这么好呢?就是因为其站在一气的角度,从一气的层面来调整和治疗。

  李氏奇效汤是盾,加减药物是箭,整体包围,局部进攻!

  李氏奇效汤不是单纯的着重于某个具体的疾病,就像阴阳一样,阴阳不是单纯的指具体的事或物。它的组方就是来疏通调畅一气的,使其恢复正常的一气周流,所以李氏奇效汤就好似一个包围战,“整体调理,五脏同治而不是单纯的治疗某个疾病,在包围战的基础上再针对症状或舌脉进行调整,这就属于局部进攻,局部冲刺,有李氏奇效汤做后盾,来打这个包围战,再派一小股士兵来冲刺,进行局部进攻,速战速决,杀它个片甲不留,它有双重的保障,所以我们运用李氏奇效汤治疗效果才会这么好。



美国为遏制中国做出的军事包围战

撇开政治不谈,单论医理,用药如用兵,医术如战术。


第二 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是说阴阳二者必须是同一层面上的相互关联的特性,只有相互关联的事物才能进行划分阴阳属性,阴阳的相关性就相当于反义词,如上对下,天对地,冷对热,男对女,美丽对丑陋就是这个意思。

  之前的阴阳的概念,如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明亮的为阳,晦暗的为阴,上升的为阳,下降的为阴,就是逐一相对的反义词,上升对下降,明亮对晦暗,兴奋对抑制,无形对有形等等,阴阳的相关性就像一对反义词,必须是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特性,只有这样它们之间才具有阴阳关系,才能划分阴阳,比如那些反义词,合乎情理,它们之间可以划分阴阳,如果二者不具有相关性,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东西,它们之间就没有阴阳的可比性,比如上对下,是指的一个方向,寒对热是指的一个温度,是同一层面上的事物或现象,但你不能说上对美丽,或上对寒冷,上对炎热,这是不对的,也不能说下对热,下对寒冷,下对丑陋,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二者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东西,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温度,之间没有可比性,所以划分阴阳必须是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特性或现象,它们才具有划分阴阳的可能性。


第三 阴阳的相对性:
 
 我们坐在车里,看车外的景物,或远处的太阳,我们会感觉四周的建筑物或太阳跟着我们跑,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但是车外面的人,看到周围的景物是不动的,车和我们却是运动的,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参照物是不同,决定事物阴阳属性不同。    

   阴阳的相对性是指阴阳的可变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当你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条件改变的时候,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会随之而改变。就像阴阳一样,下降时是阴,下降后再上升时就是阳,所以阴阳其实是一种东西,阳降而化阴,阴升而化阳,就像老阳9和老阴6这个数字一样,字形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正过来是9,倒过来是6,可以参考我们动态的69太极图,6转过来就是9,9转过来就是6,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条件改变时,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比如五脏为心、肝、脾、肺、肾。按脏腑来划分,脏为阴,腑为阳。如肺脏,它是一个脏,所以肺属阴,如大肠是腑,所以大肠属阳。但是当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条件改变后,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就像刚才是从脏腑这个角度来划分,肺为脏就属阴,大肠属腑就为阳。如果你从位置来划分的话,肺相对于大肠来说在上,在上的为阳,在下的为阴,所以从位置上来说,肺在上属阳,大肠在下属阴,所以划分的条件改变后阴阳属性也改变,也就是参照物的不同导致事物的阴阳属性不同。

第四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在大范围的阴阳里面,还可以再进行无限的细分,“阴阳有名无形”,任何事物都可以叫做阴,叫做阳,只要他具备阴阳的属性。所以阴阳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具体的事物,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这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比如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早上到中午,阳气是越来越盛的,也就是越来越明亮温暖,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阳中之阳,因为白天是属阳的,上午对于下午来说阳气更盛,所以上午叫阳中之阳,也就是白天这个大阳里面,分成上午下午,一阴一阳。上午是大阳里面的一个小阳。下午天色渐暗,气温渐凉,下午对于上午来说就称为阳中之阴。白天这个大阳里面的阴性部分。



  然后到了上半夜,天色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低,所以前半夜被称为阴中之阴,前面这个阴指的是大范围的阴(晚上属阴,但晚上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两部分),后面这个阴是针对于后半夜来说的,相对于后半夜来说前半夜是属阴的,所以前半夜称为阴中之阴。到了后半夜,虽然还是夜晚,但是慢慢进入黎明,气温逐渐升高,天色逐渐光明,是一个由阴转阳的过程,由黑暗寒冷慢慢转为光明温暖的一个过程。所以后半夜相对于前半夜来说被称为阴中之阳。这就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我们只是把一天分成了四份,你还可以根据阴阳特性原理来进行更细微的划分,按小时来划分,按分钟,按秒来划分,都是可以的。这就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千千万万都不离阴阳。

   比如人体,四肢应四时,四时可大可小,大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小说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四个时间段,可大可小,可以在大范围里概括,也可以在细微里去划分,这就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我们简单的来说,以四肢为例,左半身属阳,右半身属阴,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把人体分成四部分。四部分的阴阳还可以像白天黑夜那样再进行细微的划分,比如上半身属阳,但是上半身包括了左上半身和右上半身,刚才也说了,左为阳,右为阴,所以左侧上半身,左胳膊属于阳中之阳,右侧上半身属于阳中之阴。下半身同样道理,右侧下半身属于阴中之阴,左侧下半身属于阴中之阳(下半身为阴,阴里面的左侧,左侧为阳,所以是阴中之阳,右侧为阴中之阴)。

   大家不要以为我们说阴阳的无限划分只是纯理论层次的知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是否学好阴阳学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由于地球的环转形成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寒热温凉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我们人体的节律,就像我们之前讲的,月球对地球上潮水和女性月经的影响,上午阳气升发,人体在上午阳气也是升发的,所以白天就醒来工作,晚上阳气潜藏,所以晚上就要睡觉休息,所以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熬夜,或者白天睡觉,晚上夜班,这就有违于天道,就会导致疾病,很严重的损害健康,《黄帝内经》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在人体之中,一气的升降同样要遵从天地,宇宙间升降循环规律,如太阳从左侧东方升起时(中医说的标准体位一定要记清,就是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人体的一气也自左侧升起,比如自然界上午为阳,在人体一气开始循行于左侧阳面(左半侧身),到了下午,太阳西斜(右),一气也运行于右半侧身,这是天人相应的法象。

  四肢应四时,四时指四季,春夏秋冬,或者延伸为一天来说就是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从小范围来说,在人体左半身属阳,对应春夏,右半身属阴,对应秋冬,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左腿在下为阴中之阳,对应于春天;左胳膊对应于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相对于冬天来说要温暖一些,冬天非常的寒冷,所以我们说秋天属于阳中之阴,对应右胳膊;冬天属于阴中之阴,对应右腿,所以说一气周流的运行轨迹和一年四季的变化,乃至宇宙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皆是相符的,都是统一无异的,这就叫做“天人合一”。明白了宇宙就了解了人体,弄懂了人体就通彻了宇宙。



 中医里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年之中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收获,都是按二十四节气进行的,二十四节气不单是植物的播种生长的节律表,对人体也是影响极深的,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除以四,也就是春夏秋冬每个季度有六个节气。因为四肢和四时相对应,所以这六个节气也分别的对应于我们的四肢。




 刚才讲了左半侧身对应于上半年,春天和夏天,左腿对应于春天,所以说春天的六个节气会对左下半身造成影响,很多关节不好的患者腿痛等等,每过冬至、大寒、小寒,立春等节气,就会左腿关节痛加重,或足踝,或膝盖,或胯部,他的发病和节气关系非常密切。这是在一个大范围里说,在一年里面某个节气对应于人体某个部位,所以人的一气周流和节气是同步的,是天人合一的。左上肢对应于夏天的六个节气,右上肢对应于秋天的六个节气,右下肢对应于冬天的六个节气,所以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会影响到我们的气血周流。




  在针灸中有子午流注,在一天之中十二个时辰每过一个时辰就分别运行一条经络,是十二经络的一个运动规律,如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1-3点肝经开始循环;

3-5点肺经开始循环;

5-7点大肠经开始循环;

7-9点胃经开始循环;

9-11点脾经开始循环

11-13点心经开始循环;

13-15点小肠经开始循环;

15-17点膀胱经开始循环;

17-19点肾经开始循环;

19-21点心包经开始循环;

21-23点三焦经开始循环;

23-1点胆经开始循环

  这就是子午流注,和时间是相对应的,时钟也是一个圆形的运动,包括地球也是,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就是一年。


 在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针灸法里还有按照年月日的天干地支属性来开穴的,开穴是怎么来的?那可不是瞎想的,想开哪里就开哪里,那都是利用天人合一为思想,人体与自然空间时间相对应的的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些都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我们学好中医务必要掌握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才可能把中医学好,用好,就像前面说的,左半身为阳,太阳就是从我们的左侧升起(记住中医的标准体位),也就是我们的一气从我们的左半身升起,所以左半身属阳,然后从我们右半身,也就是西方落下去,所以右半身属阴,这就形成“左升右降”这个规律。



 

   清末民初,河北沧州名医张锡纯为高鲁轩治疗。高鲁轩也是当时的名医。高某双侧腿疼,张锡纯用活络效灵丹加鹿角胶,天麻治疗。托其左腿,觉有冷气冒出。这样高鲁轩左腿就治好了。但右腿却无效。张锡纯就思考为什么?后恍然大悟,人体左右是不一样的,左半侧为阳,右半侧为阴,左升右降,他思考为什么左腿治愈了,右腿却不见效呢?鹿角胶,这个鹿又名斑龙,中医有个方子叫斑龙丸,里面的主药就是鹿角胶,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左青龙,右白虎”。鹿又称斑龙,故鹿角胶入左半侧身,所以患者服用之后左腿好了,右腿没有见效,所以张锡纯根据左阳右阴,左青龙,右白虎的原理,把鹿角胶改成虎骨胶,这样右腿就也治好了。所以刚才讲的,四肢主四时,左半身属阳,对应于上半年,为生发之性,右半身属阴,对应下半年,为肃降格杀之气,这就是左阳右阴,左升右降,左青龙右白虎的道理。所以阴阳特性及天人合一的道理就可以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还有一个医案也是相同的道理,好友李景南,左腿疼痛自己吃鹿角胶好了,过了几年右腿又疼,再吃鹿角胶没有效果,京城的朋友送他虎骨酒,喝了以后病就好了,所以这就是左阳右阴的道理。

   所以我们了解阴阳特性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都影响极大,所以张锡纯感叹“知阴阳大义者,知一而毕”。《黄帝内经》也曾感叹:“朝闻道者,夕死可矣”。道是什么呢?老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医各种理论都是从阴阳理论中分化延伸出去的,他们的根源都是阴阳学说。

   鹿为什么入左半侧身呢?鹿又称斑龙,为纯阳之物,鹿可以通督脉,鹿食草通东方木气,东方就是左,左东右西(记住中医标准体位: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中国是被誉为“东方神州”。所以中国人为青龙之位,龙的传人,以素食为主,性和善内敛,卧龙不鸣。

   西方(右)为白虎,以肉为食,凶猛好斗。所以虎通西方金杀之气。所以有言:“左青龙,右白虎”也。西方人也秉承于金,金发白肤,以牛奶,牛肉为主,和老虎一样,凶猛好斗,肃杀之气,这是五行之气决定了他们的区别。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