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精要(二)

 好吃的青苹果 2016-11-11


三.六经病证:


太阳标证(经)—— 脉浮,恶风寒(无汗恶寒重,自汗恶风重),头项强痛,腰背强几几,骨节烦疼。


太阳本证(府)—— 渴欲饮水,或水入则吐(水逆),小便不利(蓄水证),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蓄血证)。




足太阳膀胱经乃诸阳之首,故多传变受病者为先,其脉起于目内眦,从头下后项,连风府,行身之背,终于左足外踝,故头项强痛,腰背强几几,脉浮发热,恶风寒者,太阳经受病也。


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风伤卫气,名中风,乃表虚,宜解肌,桂枝汤主之。

若头痛发热,无汗恶寒,是寒伤营血,名伤寒,乃表实,宜发散,麻黄汤主之。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太阳表证经病标也(太阳病首重于脉)。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

若发热烦渴,脉浮数,小便不利者,此太阳本府受病本也(蓄水证),宜利小便,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类方》:“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太阳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利,水热互结致小便不利,少腹满微热,消渴,或水入则吐等。治宜通阳化气,利水解表,用五苓散)。


 若小便利者,不可再利,利之则引热入里,而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又不可下,下之则表邪趁虚入里,而为痞满结胸,協热下痢等症,故曰太阳经证切不可下,下之则表邪趁虚内陷,而传遍不可胜数。又不可利小便,利之则引邪入里,其害不浅。


故曰:

有汗不可服麻,无汗不可服桂。

有汗不可再汗,汗多不可再利。

 

  伤寒以太阳为首,亦以太阳最繁。俗语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乃为万病之首,亦为万病之源也。

  太阳为寒水。寒宜散。水宜利。水之循环于人身,不外汗与小便。所以太阳病总以发汗为出路,利水为去路。

  太阳之为病,不外水之升降循环障碍,故治太阳者,唯治其水也。此为仲景论太阳之大要也。  


水占地球表面约70%左右,水亦占人体的70%左右。水性本静,何能动以为用呢?《黄帝内经》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水之所以能成升降循环之势,唯赖太阳之蒸发气化。


经者,表也,标也,风寒袭表,阻遏太阳之气,至地水之升障碍,即所谓经证也。

地水为阴,所以能上升为云者,全赖太阳之蒸腾,《内经》论汗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故太阳发汗解表诸法,即兴云之法。


府者,腑也,本也,太阳之里,升已而降也,故太阳府证见小便不利,犹如天不下雨,地无润泽而干燥,是以五苓之治,除小便不利外,重一“渴”字,总以渴而用五苓,不渴则更它方。

五苓之治,不过解表利水,何能解渴?

五苓服后汗出表解,如行云,小便利而渴解者,如雨施大地。

五苓之剂,用苓仅二,即猪苓、茯苓,何以五苓命之?

苓者令也。经云:“太阴湿土,其化为雨,其数为五”。故五苓者,兴云布雨之令也。


太阳见证。

凡见太阳标证,而大便不实,小便清白,甚则男子遗精,女子带多,腰脊坠痛。痛如被杖,甚或气促而喘(太阳未解,少阴先溃)。


太阳兼证。

兼肺经证:鼻塞喷嚏,咳嗽痰喘。

兼脾经证:肢懈嗜卧,口腻腹泻。

兼胃经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


长江黄河均起源于至高至寒的终年积雪的西部山脉(西方位金,金生水也),说明至寒至静之水,要成循环之势,必不离太阳,不离高与寒。

人身至高之位为头,故太阳之为病,言脉浮,言头项强痛,皆言其高也。


太阳经主皮毛。故《内经》云:“太阳者毫毛其应。上与肺经相关,故形寒则伤肺。下与肾经相关。故汗多则溺(小便)少。 

西方位金,地势殊高,长江、黄河皆源于此,《易》曰:“金生丽水”者,肺亦为金,为水之上源。

肺于五脏至高之位,为人之天,五脏之华盖,外合皮毛,为太阳性用之所在。

太阳为诸阳主气,其性用之要在促水之循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最能说明太阳性用之异常,故以为太阳病之提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