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作姓时怎么读?

 道2和 2016-11-11

近日看重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第一集《高俅发迹》中看到横遭迫害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母亲商量准备逃往延安府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时,把“种”念成了zhǒng,知道这个冷僻的姓又被演员念错了。


现在大多数人都清楚,“种”是“種”的简化字,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种”和“種”原来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種”有两个读音,一个音zhǒng,基本上用作名词,义为种子、物种等;一个音zhòng,全部用作动词,义为种植、接种(疫苗)等。而“种”原来是个冷僻字,只用于姓氏,如《广韵·平东》“种”字下载有东汉司徒种暠,河南人,与“虫”字处于同一小韵,读音为ch óng。可见“種”“种”二字本来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解放以后,文字改革的专家们在制订《简化字总表》时,考虑到“種”是个常用字,笔画较多,而笔画较少的“种”只用于姓氏,基本上不在现代语文中出现,于是决定将“種”  简化为“种”,从此两个字便合二为一了。《总表》推行几十年来,在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什么麻烦。但考虑到人们读古文时还可能碰上姓“种”的人,一般字词典都会给“种”字另立chóng这个音项,并注上姓氏义。细心的读者自可通过查检工具书,加以区别和掌握。


《水浒传》中王进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北宋末年曾任鄜(鄜州)延(延安)经略安抚副使、抵抗西夏入侵的名将种谔。他原籍河南,可能就是东汉司徒种暠的后裔。这个姓应当念c  óng而不能念zhǒng。如果电视剧的编剧能够在剧本上对这个冷僻的读音特地加注,或者演员在拍摄前能够查一下字词典,我想这样的差错也许就可以避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