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南唐 -南方山水画派 董源

 百了无恨 2016-11-11

中国画派:南方山水画派

    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沈括《梦溪

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

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画史》也说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

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世称 :“董巨”。惠崇和赵令穰的小景,为此

派支流。米芾父子的“米派云山”,画京口一带景色,显出此派新貌 。南宋末

法常(牧溪)和若芬(玉涧)等,属南画体系,至元代而大盛。

 

南方山水画派演变背景

   中国山水画到五代、宋初开始分北方画派与南方画派。北方山水画继荆浩

之后产生了关仝、李成、范宽三大家。关、李、范都是隐居山林之士。此画派

的共同特点,多写高山长松、雪景寒林,突出山石轮廓,以线条勾出凸凹,雄

伟峻厚,风骨峭拔。画派中各家又有自家面貌。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一

《论三家山水》谓:关仝的山水画,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

闭。李成的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清微。范宽的画峰峦浑厚,

势状雄强,抢笔俱均,人屋皆质。三家都出于荆浩,又有变化,成就都超过了

荆浩。关仝的画风风行于长安一带;范宽的画风笼罩关陕,李成的画风普照齐

鲁,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有人认为南方山水画不如北方山水画基础雄厚,

总的来说略逊于北方。但南北方各有特点,南派对于后世影响并不次于北方画派。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60年),天下局面战乱,但是并没有

使绘画的创作陷入停顿。五代时,人物画的题材内容逐渐宽泛,宗教神话、历

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为画家描绘的题材。很多画家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

描写,传神写照的能力又有提高。在技法风格上向两大方向发展:工笔设色用

笔更加多变,色调比唐代有所丰富;水墨除了变形发展以外,还出现了水墨大

写意的画法。山水画在此时的变化是最大的,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

山水被作为环境艺术加以描绘。“荆关董巨”四大家的出现,成为中国山水画

发展史的里程碑。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独特的构图形式,

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善于

表现江南景色,体现风雨的变化。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

在此时得到了很大发展,墨法逐渐丰富,水墨和水墨着色的山水画已发展成熟。

 

南方山水画派艺术特点

    江南山水画派,一般指南唐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其特点是画江南土质

山,平淡天真,轻烟淡峦,气象温润。山石轮廓线不突出,山骨隐显,杂树灌

木丛生,多平沙浅渚,洲汀掩映。北南的显著区别可用“北方雄强,南方温润”

来概括。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

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

(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

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

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

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

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

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

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

初年的三大家。

 

艺术成就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

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

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

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

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

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

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

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

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

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

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

趣。其传世作品还有《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

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

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

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

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

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

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  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

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

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

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

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

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

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

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

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

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

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

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

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

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五代董源

董源-寒林重汀图 日本黑川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五代董源

董源-龙宿郊民图 台博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五代董源

董源-溪岸图 大都会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五代董源

董源-潇湘图 北故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五代董源

董源-平林霽色圖卷 波士顿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 山水人物、 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

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名称】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年代】五代 

【简介】绢本,设色,尺寸:49.8×329.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引首有董其昌题识,卷后有元柯九思、虞集、雅琥题跋。曾入南宋内府收

藏。钤有“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又入元内府,钤有“天历之宝”朱文印

记。后历经明项元汴,清耿昭忠、索额图、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鉴藏印记。本

幅的尺寸和质地似乎可与《潇湘图》相接,有海外学者认为两图本系一幅,是

董源《河伯娶妇图》中的两个段落。

    此图描绘的是江南夏日山水景色,山势重叠,缓平绵长。草本丰茂,江水

秀润,云雾显晦,在董源之点染皴擦中尽显,宋人评其画作时认为“水墨类王

维,着色如李思训”。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龙宿郊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年代】五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轴,绢本,水墨淡设色,纵:156厘米,横:160厘米。

作品详解

    在董源的山水作品中,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即使是以表现山水为第

一目的,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要画出居人的生活图景,并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

感染给无言的山山水水。此作技法池以披麻皴和水墨渲染为主,画山形时先勾

出轮廓,再用长披麻皴手法,以中锋笔自上而下左右披拂,线条大致平列,但

也时时交叠会合。山上的矾头则作空心点皴,呈现草木葳蕤情状。在皴染基础

上画家又给山石敷以重绛色,同时将山头染为青绿。这样就将李思训的精于设

色和王维的擅用水墨巧妙地结合起来。后人称赞董源“神品格高,无与比也”。

    此图本无画名,直到十七世纪时,才由董其昌定名为龙宿郊民。画题的含

意有多种解释,普遍被人接受的看法是,居住在帝后附近的居民。若以当今的

观念来理解,就是定居于首都的民众,因环境特殊之故,所以社会福利也特别

地优厚。当我们透过画家的眼睛,欣赏这美好风光时,可以发现一条垂直线隐

然显现于图面中轴,形成了构图上的趣味。右边的画面尽是山峦相叠,当视线

往左移动时,空间顿时豁然开朗,沿着河水低平的流域,将视野带往既广且深

的境界。细看画面的左下方,可远眺村民的活动,河岸左边有二艘小船,船上

的人以手相连,旁边则有人击鼓导引。据说在古时候,有一种风俗性的歌舞,

参与者在唱歌时以臂相连,并以脚踏地做为节奏,人称「踏歌」。不知图中的

村民,是否就在从事这样的活动?

    《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

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砚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

了李派的体貌。可曾想过找个类似端阳这样的民间节日,趁着云淡风轻的好气

候,登上村落旁的小山丘,如此,除了能眺望山水间的美丽风光,更可饱览庆

祝活动的热闹景象。这大概就是《龙宿郊民图》所呈现的样子。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龙宿郊民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潇湘图.jpg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五代-董源-洞天山堂图.

【名称】五代董源洞天山堂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五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规格】绢本,设色,纵:183.2厘米,横:121.2厘米。

 

古画介绍

  厚厚的白云拥抱着巍峨的群峰,深沟巨壑中,山道弯弯,涧流清澈。山林

白云深处,阁楼显露峥嵘,如此美景可谓别有“洞天”。此图用笔坚实,用

墨浓重,山石以长皴短点相间,再复加染以浓重墨色,显出一种浑雄苍郁的

气派。

  此画无款,图绘白云吞吐飘浮于山间, 山谷中松林茂密,清溪流淌,隐

露楼观,境界清幽,鲜明地表现了世外仙境。画幅右上楷书“洞天山堂” 四宇, 点明了全画主题。诗堂有王铎跋语:“神理气韵,古秀灵通,入于口微,

董源此图,当属玄化,丙戌端阳后二日题于琅华馆。”故此遂被定为董源手

笔。然此图笔墨苍劲,景色茂密,云朵以白粉染绘,与董源之淡墨轻岚颇不

相类,更近于1 2世纪后之山水画风貌,按金代很多山水画承袭董、巨而有所

变化,故拟此画为金代之作似更为恰当。

     此图画山谷间白云弥漫,涧流清驶,林木摇曳,楼台隐约,造景幽深雅静,与画幅上所题“洞天山堂”四字颇为切合。本画无款识,清初王铎题为董源之作,不知何据。从全画布置创意看,所画景山物范围已比北宋全景山水缩小,近于李唐《万壑松风图》的体制,其时代应相当于南宋。但图中所画宫室的特点又非南宋而近于金元,故此图更可能是金代作品。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溪岸图.

 《溪岸图》五代 董源 绢本设色 纵221.5厘米 横110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此图以立幅构图表现山野水滨的隐居环境,上端绘崇山峻岭,耸立的山口间露出一股溪流蜿蜒而下,山涧又有流泉飞瀑。在山脚下汇聚,山麓筑有竹禽茅舍,岸边水榭中高士闲坐。此画以墨色染出山石体面,溪水波纹以细笔画出,在董源的传世作品中很少见。此画的左下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画”款识,钤有“天水赵氏”及“柯九思印”,及近人张大千、张善孖诸藏印。关于《溪岸图》是否五代董源所作,上世纪末曾引起一场国际的大辩论。30年代,画家徐悲鸿忽声称自己觅得了古画《溪岸图》,不多时他将画割爱转让给了画家张大千,张大千随身把玩三十年后,又转让给了身居海外的收藏家王季千。然而两个大画家的曾经收藏,却给此图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世纪末,王己千也垂老九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购藏这幅古画之前,特举办了一场有关此图是否董源真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群英荟萃,众说纷纭。结果是悬疑频出,有人甚至提出要重新修改中国绘画史。三方意见:一是认定为董源真迹,并以此否定一切现定为董源的作品;二是以为未必,但至少是北宋作品;三则直指为张大千伪作。但毕竟时隔一千多年,举证艰难,无可确论。如同传为东晋王羲之书法的《兰亭序》的真伪之辩,旷日持久,莫衷一是,但在一点上各方达成了共识:就是《兰亭序》的艺术成就极高,称之“天下第一行书”并不为过。而《溪岸图》的作者虽不可确定,但此图的艺术成就非常之高。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董源 江堤晚景图轴.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轴 绢本 设色 179 x 116.5 公分

这幅画据张大千先生的考证,订为董源的作品。史载董源「水墨类王维,

著色如李思训」,北宋時,也是以青綠得名,且 山石作披麻皴,

都是董源风格的特徵。畫中綠波粼粼青山高,酒帘静处马蹄轻,

一片春意荡。本幅为张大千先生遗赠。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董源款 青绿山水.

名称:董源款 青绿山水 立轴四屏材质

形制:设色纸本尺寸:105×80.5cm×4

中国古代画派 :五代南唐 .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 艺渊阁 - 艺渊阁的博客

《寒林重汀图》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藏. 

【名称】南唐 董源 寒林重汀图

【年代】五代 

【简介】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81.5、横:116.5厘米。

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藏。

    此图绘溪渚小丘,溪水回复,重汀辽阔。洲渚间,依小丘筑有一间间的屋

舍,林木环绕,时值深秋初冬,大部分树木的树页已落尽,仅余枯枝,一派江

南清旷而萧瑟的平远景色。这与画史所述董源山水“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

片江南也”的画风可相互印证。图中的小丘用披麻皴,远处的洲渚则用长线条

横皴,其间用笔点染,以示丰茂的水草。在笔墨上兼有《龙宿郊民图》、《夏

山图》的一些特征,而又不完全相同,用笔较《潇湘》等图豪纵、粗阔。此图

无款,诗堂上有明董其昌题“魏府收藏董源画天下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