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源《潇湘图》

 百了无恨 2016-11-11
作品名称:潇湘图卷 
作者名称:董源 
创作时间:五代 
作品规格:纵50厘米,横141厘米 
作品材质:绢本墨笔 
收藏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规格:66811x5500像素 资源大小:84.7MB
《潇湘图卷》,五代,董源,绢本墨笔,手卷,纵50厘米,横14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源《潇湘图卷》_潇湘图+引首+跋文完整全卷高清大图赏析
《潇湘图卷》为五代董源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末继董其昌之后递入袁可立之子袁枢收藏。崇祯十五年壬午年(1642年),袁枢的家乡河南睢州城先后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决水灾,袁可立尚书府第藏书楼内书画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卷轴往返千里为袁枢辗转至江苏浒墅钞关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得以流传至今,传为中国乃至世界名画收藏史上之佳话。袁枢自跋曰:“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得于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一)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一)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释文:
此卷余以丁酉六月得于长安,卷有文寿承题,董北苑字失其半,不知何图也。既展之,即定为潇湘图,盖宣和画谱所载,而以选诗为境,所谓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耳。忆余丙申持节长沙,行潇湘道中,兼霞渔网,汀洲丛木,茅庵樵径,晴峦远堤,一一如此图,令人不动步而重作湘江之客。昔人乃有以画为假山水,而以山水为真画者,何颠倒见也。董源画世如星凤,此卷尤奇古荒率。僧巨然于此还丹,梅道人尝其一峦者,余何幸得卧游其间耶。 董其昌题。乙亥首夏三月。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二)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二)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二)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三)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四)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四)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五)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五)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全图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全图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一)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一)
《潇湘图》中山势自卷首而起,以花青运墨勾皴,不用披麻皴而用点子皴,为了表现透视的深度,山峦上的小土丘自近至远由大渐小、由疏渐密,墨点也有疏密浓淡的变化,显出密密杂杂的远树势态。山凹处留出云霭雾气,造成迷蒙淡远之感。近处的树木,同样用点子来表现,但点子形势所赋予的形象却变全树为茂叶,林木成排而列,远近高下参差,林中隐约露出渔村茅舍。芦苇画得稍纤巧,但仍不脱印象的意味。整个描绘,远看近树、远山历历分明,近看则全是点子,令人眼花缭乱。水面计白当黑,但通过坡岸、山坳的盘折穿插、浓淡变化,使它的形态和色相产生深沉、清浅的变幻,山清水秀,具有十分醉人的艺术魅力。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二)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二)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三)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三)
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在浒墅关袁枢寓所见到此画甚为感慨,并将这一好事跋于卷端。王觉斯跋云:“袁君收藏如此至宝,葵邱城堕家失,有此数帧不宜郁宜快也。”清姚际恒《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对此也有清晰记载:“盖以袁获此归旋,遭流寇之乱,此卷无恙。思翁(董其昌)殁后,为中州袁伯应所得。伯应名枢,乃思翁年侄(董其昌与袁可立为同年)。崇祯十五年榷浒墅,购诸其家,亦私记于后。”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四)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四)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五)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五)
《潇湘图》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枢跋一,王铎跋一。有“袁枢私印”、“袁枢之印”、“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袁枢印信”、“伯应”等印记。清代《潇湘图》经卞永誉、安岐收藏,其后入藏于内府,溥仪出宫时带到长春,抗日战争后流散于民间。1952年经一代大师张大千自香港捐卖给中国政府,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2008年5月,正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进行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突然闭馆一天,对外宣称是因为内部装修,而真实原因却是因为其中展出的一件国宝级文物--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卷》原迹,被展柜上部的滴水淋湿,致使受损处裱纸开粘。受损部位正好在画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这件受损的《潇湘图卷》是故宫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迹,属于一级甲等文物,极为珍贵。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六)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六)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七)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七)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跋文全图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跋文全图
清王铎行书跋董源《潇湘图卷》

清王铎行书跋董源《潇湘图卷》:舟行诸岩欲动云吞雨吐,时霢霂薇下,未审有渰之声,在檐石欤,在娟素。欲为石愚袁亲家。亲家收藏如此至宝,葵邱城堕家失,有此数帧,不宜郁宜快也。王铎。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
余以丙申持节吉藩,行潇湘道中,越明年,得此,北苑潇湘图,乃为重游湘江矣,今年复以较士湖南,秋日乘风,积雨初霁,因出此图,印以真境,因知古人名不虗得,,余为三游湘江矣忽忽已是十年事,良可兴感。董其昌。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一)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一)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二)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二)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三)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三)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四)
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卷尾董其昌草书跋文局部图(四)

 
       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 <wbr> <wbr>源 <wbr>《潇湘图》
  《潇湘图》 卷  五代·董源  绢本设色   50cmx141.4cm   故宫博物院藏

董 <wbr> <wbr>源 <wbr>《潇湘图》  

董 <wbr> <wbr>源 <wbr>《潇湘图》  

董 <wbr> <wbr>源 <wbr>《潇湘图》  

      董 <wbr> <wbr>源 <wbr>《潇湘图》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作者以江南的平缓山峦为题材,取平远之景,江上有一轻舟飘来,江边的迎候者纷纷向前。中景坡脚画有大片密林,掩映着几家农舍;坡脚至江水间有数人拉网捕鱼,生机盎然。画中山峦连绵, 云雾暗晦, 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 显得平淡而幽深, 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 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 清淡湿润, 山石用笔点染, 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 显得浑厚滋润, 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 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全卷以点线交织而成,汀渚的横向线条显得舒展自如,披麻皴和点子皴构成了山峦的横脉和蓬松起伏的峰峦,墨点由浓化淡,以淡点代染,在晴岚间造就出一片片淡薄的烟云,潮湿温润的江南气候油然而出。点景人物用白粉和青、红诸色,凸出绢面,明朗而和谐。
    
       本幅无款印。此图经明代董其昌鉴定,认为是董源的真迹。引首有董其昌行书题记,后隔水有王铎跋,后幅有董其昌跋二则及袁枢跋。钤有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方,清卞永誉、安岐、嘉庆、宣统内府等鉴藏印记。

       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 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 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潇湘图》明末经董其昌递入河南袁枢收藏。崇祯壬午(1642年),袁枢的家乡睢州城遭闯变,袁可立(袁枢父)尚书府第藏书楼内数万册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往返千里为袁枢随身携带至江苏浒墅免遭兵火之灾,实传为中国乃至世界名画收藏史上之佳话,王铎曾为此事作跋于画端。该画清代入藏于内府,溥仪出宫时带到了长春,抗日战争后流散于民间。1952年经一代大师张大千捐卖给中国政府,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有“袁枢私印”(重一)、“袁枢之印”(重一)、“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袁枢印信”、“伯应”等印记。这是一幅描写人事活动的山水画,沙碛平坡,芦苇荒疏,江南水泽汀岸,有人物若干,伫立吹奏,迎接船上来客;背景水面空阔,山色郁葱,有渔艇往来。关于此图的主题命意,目前还没有考证出确切的结论,但从画法和意境来分析,确属“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的典范。山势自卷首而起,以花青运墨勾皴,不用披麻皴而用点子皴,为了表现透视的深度,山峦上的小土丘自近至远由大渐小、由疏渐密,墨点也有疏密浓淡的变化,显出密密杂杂的远树势态。山凹处留出云霭雾气,造成迷蒙淡远之感。近处的树木,同样用点子来表现,但点子形势所赋予的形象却变全树为茂叶,林木成排而列,远近高下参差,林中隐约露出渔村茅舍。芦苇画得稍纤巧,但仍不脱印象的意味。整个描绘,远看近树、远山历历分明,近看则全是点子,令人眼花缭乱。水面计白当黑,但通过坡岸、山坳的盘折穿插、浓淡变化,使它的形态和色相产生深沉、清浅的变幻,山清水秀,具有十分醉人的艺术魅力。  

  董源是隋唐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在中国艺术史上影响深远。他的存世真迹极少,目前国内仅有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这件《潇湘图卷》是故宫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迹,属于一级甲等文物,极为珍贵。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趣。其传世作品还有《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董源以他“平淡天真”的风格,生动地表现了江南山水“淡墨轻岚”的湿润气氛与幽美平远的山野风光,凡是到过江南的人,再接触到董源的名作,无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董源为了表现江南真山真水的特色,经过大胆的探索和反复的实践,在掌握美的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笔墨、线条、皴法等技法描写山水、树木、沙岸、云气等方面,在绘画创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历代名作」一幅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在笔墨技法上,后人称:“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董源所写的多是江南的真山,温润敦厚,而“不为奇峭之笔”是其最大特点。他的笔墨从王维渲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富有“清润”的特色。

董源《潇湘图》卷‍

「历代名作」一幅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历代名作」一幅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