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嫌富爱贫是最高境界的享受《吕氏春秋》

 魯大師963 2016-11-11

嫌富爱贫是最高境界的享受《吕氏春秋》

翻开《吕氏春秋》,时常可见养生妙论,如《孟春》篇最后一段,便直接告诉我们“如果富贵不懂养生,那还不如贫贱。”

那究竟何为养生呢?关键在于要戒除三大隐患:

1、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就不走,出门开车进门枕头,怎么舒服怎么来,半点儿也不想动弹,这便是招致祸患的根由。车,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依赖就成了导致我们生病的罪魁祸首。

2、美味佳肴可以让我们感到精神愉悦,得到感官享受,但殊不知,五谷杂粮最是养身,肥肉佳酿虽美,可若一旦上瘾不加节制,那它们就成了“让肠胃溃烂的食品”,恨之不及。

3、人生苦短,谁不想享受欢乐,但若是任凭自己的欲望膨胀,只为享乐而享乐,那便成了“砍伐生命的斧头”,即毁及身体根本而减寿招灾。

总而言之,真正的养生就是要逼自己过一过“苦日子”。只有“苦”才能让我们远离外界的种种诱惑,然后放空自己剔除杂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知道自己的真实诉求而不是他人框架硬加给我们的期望。

人,只有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很多时候,灯红酒绿,琐碎人言,总是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掩藏起来,直到变成了另一个并不想成为的自己,可却依旧把它当作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适当的放下舒适,牵手清贫,会让我们更准确的认识自己。

不是也经常有一句话这么说嘛,当你感觉生活不舒服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正在登上更高一节的台阶,其道理也就在此。看似是苦了自己,却能让我们获得一份透彻。

所以,适当的嫌富爱贫并不是多难以启齿的事。生命在于运动,想要更好,就先要从让自己“不舒服”开始,逼自己“吃苦受罪”,改掉坏的,养成好的,未来迎接你的,就是彼岸胜利的灯塔。

不过,话虽如此,我仍然不建议非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像苦行僧一样。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性的:

当人生走到一定的高度,就应该进行适当的“闭关”,在清贫的日子里找寻生命的真正意义,走得偏了就矫正一下,没有偏就接着向上攀登,然后再朝着下一个目标执着前进,而当迷茫或再走到顶点的时候,就再回过头来“闭关”……

如此,循环反复,而我们自己,也在这其中破茧成蝶。如果说行走是对未来最好的承诺,那爱贫就是最高境界的享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之言,诚不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