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谈边学----红山文化之勾云形玉佩

 大一歪二卡姆 2016-11-11
        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6500年,是新石器晚期北方文化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七、九千年前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红山文化时期,细石器工具发达,其中刮削器,石刃,石镞小巧玲珑,工艺精湛;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
在红山时期,玉雕工艺水平较高,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据考古统计,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今日小编主要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最早通过考古发掘的勾云形玉佩是1973年阜新胡头沟M1出土的,1984年发表的简报指出:“胡头沟玉器墓是首次确定的红山文化玉器墓”,确认了勾云形玉佩的年代属于红山文化。但因为墓葬已被扰乱,勾云形玉佩的具体位置不详,无法判断其使用功能。其后,发表了凌源三官甸子出土的勾云形玉佩资料,它位于尸体的头部,又因其背面有四对牛鼻穿,发掘者认为它“应是固定在帽子上戴在头上的装饰物,或许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权力的标志”。
      对于考古价值今天咱们不去做探讨哈哈
      红山勾云型玉佩是神玉,是红山先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与神灵崇拜结合的产物,它形态特殊,器形精美,雕工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件东方艺术品中的顶级奢侈品,受到国内外收藏家追捧.红山文化玉器珍品难觅,这件红山文化勾云型玉佩,更显侈华与珍贵.
       照片中的勾云型玉佩   这是一件早年传世的,红山文化勾云型玉佩,非常精美与珍稀.这件勾云型玉佩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材质是巴林石,红山文化玉器中,巴林石材质的玉器特别稀少,巴林石的红山文化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一朵奇葩.勾云型玉佩是红山玉器中的代表性玉器之一,是当时的宗教典礼的特殊需要专门制作的,其地位与价值,是其它玉器无法比拟的.目前据资料统计,单勾的红山勾云型玉器,不超过二十件,而这件勾型玉器符合美、好、古、稀高古玉的标准,应该排在前五名。   
      勾云形玉佩---光泽温润自然
 勾云形玉佩--沁色已经吃进骨子里。
 勾云形玉佩---典型的器形。规整自然
 
        还是那句,大一刚入行,诸多不懂,现多靠书籍,网络来拼凑嘿嘿。希望朋友多多指出不足,共同交流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