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大揭秘之三十

 江山携手 2016-11-11

5、“衔玉而生”不是“天命神授”

原文:探春道:“大凡一个人不可有奇处。二哥哥生来带块玉来,都道是好事,这么说起来,都是有了这块玉的不好。若是再有几天不见,我不是叫太太生气,就有些原故了,只好譬如没有生这位哥哥罢了。果然有来头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

点评:《红楼梦》开篇即赋予了主人公贾宝玉以传奇色彩,“衔玉而生”成了他头顶上永不消失的光环。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虽然不是最早、确是较早的看出了曹雪芹的寓意,借“衔玉而生”形容幼儿太子胤礽天生就是做皇帝的命。我们今天看康熙朝的历史,大多都会对太子胤礽给予一些怜悯。胤礽做太子长达将近三十七年,他不是中国历史上最老的太子,但却是做太子时间最长的储君。中国二百零一位(包括吕后、武曌)皇帝,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的不足二十个。让一个人在皇帝宝座旁边苦等将近四十年,这种煎熬谁受得了啊!太子胤礽因此静极思动了,康熙皇帝因此大发雷霆了,皇四子胤禛因此捡了便宜了。这就是那段历史。

《红楼梦》一百多回书,谁也不能说谁也不敢说贾宝玉“衔玉而生”不是好事。直到本回书才有贾探春揭开“衔玉而生”的谜底——原来不是好事。探春一席话,与上文王夫人所说:“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还有王夫人没有说出口的“死也是这块玉”,的确是异曲同工。

爱新觉罗·胤礽,不满二十个月,真真的乳臭未干,即被康熙皇帝册封为太子,就像是生来就是准备做皇帝的一样。然而皇太子不是那么好做的,在那个时代,人人都会为皇帝歌功颂德,但是少有人会在皇帝面前奉承太子。因为奉承太子的话,会让皇帝不受用。尤其是胤礽的那些兄弟们,哪个没有做皇帝的念头?但是无论谁想做皇帝,第一个需要搬掉的障碍就是太子。作者用“百口嘲谤万目睚眦”形容胤礽的处境,一点都不为过。康熙囚禁胤礽,因为他是太子,因为他想早一点坐上皇帝宝座;雍正囚禁胤礽,同样因为他曾经是太子,他一直都想做皇帝。要知道皇帝宝座只有一个,任何企图接近皇帝宝座的人,他都是皇帝的敌人,无论他是儿子还是兄弟。

上当年胤礽如果不做太子,如果他也像其他皇子一样等到康熙六十一年,把命运交给父皇安排,或许他还真有坐上皇帝宝座的希望。俗话说:“小时候胖不算胖”,胤礽即是其中之一。这就是贾探春一席话的核心。

写到这里,《红学概论》即告结束。瑕疵与谬误在所难免,请朋友们不吝赐教,多多帮助。一百二十回评点,将在稍晚的时候逐步推出,敬请朋友们稍具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