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6)人才培养,教材先行

 吴工图书馆 2016-11-12

人才培养,教材先行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层出不穷,我国制造业必须坚定地走创新转型发展之路。我们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电缆大国”到“电缆强国”的历史性转变,重塑“工匠精神”、加快人才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在金杯电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再次启动标准化培训教材编制工作,吹响了加快人才培养的“集结号”!

    一、编制培训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对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具能动性的资源,人才培训是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对员工而言,培训也是一项最大的福利,这是一个双赢举措。成功的经验只有不断被复制和推广,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编制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企业推进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1、编制培训教材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当前,电线电缆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设备不断增多,进一步加大了对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融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的渴求,编制适应时代要求和技术进步特点的培训教材正当其时。

    2、编制培训教材是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职工人数增加,尤其是80后、90后成为生产主力军,加快编订一套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科学系统的技能培训教材,已经刻不容缓。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传接使命和责任,更要传承文化和精神,这是金杯电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3、编制培训教材是促进员工提升技能的现实需要。电线电缆制造的特点是大规模、快速化生产,工序流程繁多,自动化程度较高,需要标准化、成建制的培养大量的熟练操作工。过去那种师徒带教的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通过标准化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员工快速掌握技术要领、提升操作技能,并适应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二、教材编制工作的组织和要求

1、教材编制要集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教材编制工作由生产、技术、质量、工艺、设备、供应、管理等部门紧密协同,集聚了公司各个条线的精英专家共同参与,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众家之长,对企业技术、工艺、生产、材料、设备知识和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提炼精华、有效推广。

    2、教材编制要精心组织、稳步有序推进。公司成立了教材编制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及制作团队,制订了分阶段实施的工作方案,需要分管领导以及全体参与人员高度重视、全身心投入,严格按计划进度组织实施。

    3、教材编制要形式多样、彰显工作水平。培训教材包括书面教材、PPT课件、实操视频等各种方式。在去年编写的138册设备操作培训手册基础上,下一阶段重点是做好19套实操视频的技术方案策划、现场拍摄、后期配音制作工作,力求让员工可看、可听、可学,取得身临其境的实战培训效果。

    4、教材编制要编培结合、力求取得实效。教材编制工作要与员工培训计划相结合,一边编制、一边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对教材不断改进、促进完善,并通过编制过程的学习、探讨、磨合和加深理解,力求提升教材编制者和一线员工的能力和水平。

    三、编制培训教材的标准和要点

    近年来,公司相继导入了卓越绩效体系、精益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6S”管理、看板管理、TPM全员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标准化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实用化”原则,借鉴、吸收和体现各种先进管理方式,对各业务板块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和集成,这是对公司系统管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

    1、编制教材要与技术创新工作相结合。技术人员必须秉持“创新就在现场”、“改进就在现场”的理念,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在编制过程中熟悉生产、学习技能、提升素质、促进创新。

    2、编制教材要与生产管理工作相结合。生产管理人员要通过参与编制教材,了解设备性能参数、生产速度及产量,尤其是瓶颈工序、关键机台的生产能力,不断优化生产作业计划和管理流程。

    3、编制教材要与质量管理工作相结合。质量管理人员要系统梳理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检验规范,善于发现和改进质量问题,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质量管控能力。

    4、编制教材要与工艺管理工作相结合。工艺人员通过系统整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工艺规范等文件,熟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检查要点,不断研究工艺改进、成本控制的方法。

    5、编制教材要与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设备人员要总结各项应知应会的设备性能参数及工装模具知识,提供完整的设备操作规范,以及设备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及修理工作要点。

    6、编制教材要与材料采购管理相结合。采购人员也要深入一线机台,了解生产需求,向员工讲解材料类别、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简便的材料质量问题的现场检验和处置方法。

    7、编制教材要与现场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编制教材和拍摄视频,进一步规范“6S”管理,提升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8、编制教材要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安全生产是培训的重点内容,在编制教材过程中,要进一步强调安全操作规程,提升安全意识。

    9编制教材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持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对培训的实效进行考核,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10、编制教材要与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近几年,行业开展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大典修订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编印了一套22本系列职业培训教材,对我们编写教材具有借鉴意义。

   没有高技能的蓝领工人,就没有制造业的未来。”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既要打造一条制造精品的生产线,还要构建一条制造人才的生产线。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一支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高技能人才团队,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建立面向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