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提分三连招:立意→素材运用→拟题,大多数同学才掌握了20%!

 心上耕田 2016-11-12

作文君说


不用细说大家也知道,

作文在语文中所占的分量。

有很多同学一直都走在想提分却原地踏步的路上,

怎么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下面从立意到素材运用再到拟题三方面讲。


一、立意须用心——作文立意的技巧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因为立意的问题即是作者的思想认识问题,词句如外衣,立意乃灵魂。


对考场作文立意的要求,一是正确,二是深刻,三是新颖。审题过关,立意的正确也就有了把握;而真正需要强化的是对后两者的训练。


立意要懂得大小、虚实、繁简、正反、因果、有无之辩,更要寓有深意和新意。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下面提供五种思维方式,希望能在作文的炼意方面对同学们有所启示。


1、由现象而本质,层层挖掘求深刻


写作者如果能不为表象所迷惑,能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文章的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


凡是文章立意,最先想到的意思,大概是陈旧的、一般化的思想,要清除不用;


进一步想到的意思,可以说是比较纯正的思想了,但还算不上有创见,也要停止这个思路;


再进一步,第三次想到的才是精彩独到的见解,这时才算确立了一个深刻的立意。


考场写作是和自己较劲的事,肯挖掘、联想、比较,才可能找到高人一筹的思维方向,才可能诞生一篇思想深刻之作。


2、由生活而哲理,反复品味求深刻


许多生活现象中都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无论成功、失败,欢喜、悲伤,光荣、屈辱,每一种生活体验都值得我们珍视。


对寻常的生活小事深入感悟,品味出特有的哲理,是考场作文寓有深意的又一妙招。


3、由原因而结果,超前预见求深刻


一般来说,近在眼前的人、事“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果我们的文章仅仅为了说明尽人皆知的现实情况,立意也不过如此。而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照此发展下去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才是考场作文深意之所在。


无论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或揭示事物发展的结果,均可展现作者非凡的认识能力。


4、由相信而怀疑,步步探寻求深新


能对“历来如此”或“处处如此”表示怀疑,能对某些潮流形成“反动”,是一种思想解放,一种实事求是。也只有对人们深信的事物、固有的成见形成质疑,才能够上下求索,发现生活的深意。


许多考场作文也正是在“怀疑一探索一相信”中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和深刻内涵的。敢于追求文意的深度,是你的勇气所在;而长于追求文意的深度,则是你的智慧所在。




二、运用素材的技巧


1、特殊化,陈材新用


生活中的反常(特殊)现象,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特殊)现象”,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拿到高分,何乐而不为呢?如2008 年上海作文题是“他们”,不少学生都选取了城里农民工这一群体,可有一位考生却写农民工的子女,选材角度新颖,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满分。这位考生的办法就是把素材中的“人”要素特殊化了,收效很明显。


请看例子:

(1)我迷上了电脑——奶奶迷上了电脑(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县长巡视保密室——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学校里响起了歌声——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地点特殊化)


2、设细节,粗材妙用


不少同学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不能求新求异;要么有新鲜的素材,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人心。


出现这些状况怎么办?


将素材的闪光点用“慢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


看下面的例子: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伽利略软禁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操作台……政治打压、宗教迫害、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学家们不顾这些,他们坚持真理,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横扫,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慢镜头”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何时、何地、何景,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当笔力集中于此,寥寥数语亦足以动人心魄。


因此,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要在素材中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有趣的细节。


3、善变通,一材多用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因为一个感情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


比如下面的素材就可以作多角度的开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从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从探索科学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权威,只有如此,知识才能创新,科技才能进步,当然了挑战权威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学识,是能干而非蛮干。


从品德修养的角度立意:无论名声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痴迷于自己的追求,才会收获最大的财富。


从人生目标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以天下为为己任,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风流的。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在这里关键的是看你会不会多角度地看问题。


4、细梳理,教材活用


在语文课本里就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蕴涵着丰富的作文素材。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流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你选择了黄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这是2009年安徽考生《抓住机遇,成就伟岸》中的文字,不说语言的流畅优美,但就素材的使用,《前赤壁》、《赤壁怀古》,哪个不为我们熟知?


三、拟题的技巧


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好的标题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那么,该如何拟写标题呢?


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1、常规拟题法


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如2009江西卷的《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2008年全国Ⅰ的《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②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全国卷Ⅱ的《机遇在于发现》、浙江卷的《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创新拟题法


常规拟题法很难拟出新意,很容易出现雷同,一些别出心裁的标题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诸如“三月陌上花自开”“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一蓑烟雨任江平”“精神的三间小屋”“彼岸,灯火阑珊”等就大受阅卷老师的青睐。标题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考生的写作水平。


好的标题需有创新精神。考查优秀标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方式:


①修辞创新


A、引用、化用


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


例如:2008年湖南考生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同窗情、亲友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形象性。


2008年辽宁考生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引用歌词,说明青少年需要得到成人的正确认识。


好的标题最好应该有所创新,在引用的基础上应作些变化,即化用。


例如:2009年上海考生的《切不要管中窥豹》:化用成语“管中窥豹”亮出鲜明观点。


2009广东考生的《一蓑烟雨任江平》:化自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3、仿写


仿照名家名篇。


如:2009广东考生的《别拿常识不当干粮》:仿自电视剧《别拿村长不是干部》。


2008吉林考生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仿的是毕淑敏的同题散文。

2008全国卷Ⅰ一考生的《当记忆流经汶川》仿的是07山东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4、比喻和象征


运用比喻和象征,可使标题显示出含蓄蕴藉之美。


我们看这些实例:2009年浙江考生的《走在思念的琴弦上》,感性与知性并存,极具煽情色彩,恐怕读者的心弦也已被拨动了。


2008山西考生的《爱,撑起希望的天空》,形象生动,富有动态之美,更兼宏大之气。


5、比拟


即在标题中运用拟人与拟物的手法,使标题更形象、生动。


如:2009浙江考生的《缠绕在脚的炊烟》: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标题具有了一种诗情画意。

2008云南考生的《变味的善良》。

2003年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不看文章,还以为写的是化蝶,其实是借蝶写人。


6、设置疑问


标题用疑问的形式出现,把问题一下子摆在读者眼前,彰显思辨色彩,犀利而又深刻。   


采用设问:如2009年全国卷Ⅰ的《一招鲜还能吃遍天下吗》《走别人的路?》。


采用反问:如2008年全国卷Ⅲ的《爱,难道错了吗》”。


采用选择问:如2009年江西卷的《是拍卖还是销赃》。


7、双关


如2001年的《生命“诚”可贵》,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中的“诚”是副词,“诚然”之意,作者运用双关辞格将“诚”用引号标出,巧妙地赋予“诚信”之意,考生的机智使阅卷教师眼睛倏地一亮。


8、对照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两名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刻揭示主题。


如:2008全国卷三《莫让“爱心”变“黑心”——给“黑心者”的一封信》


9、呼告


以呼告拟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2008年四川卷的《海子,你应该学会坚强》,再次引发人们对当年诗人之死的深沉思考。


如:2008年全国卷Ⅰ的《妈妈,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孩子,不哭》《你们,不会孤单》令人动容。


②反常创新


A、边缘用语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语言词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出现了不少交叉与边缘用语,把这些语言运用到标题中,会体现出写作者开阔的视野。


如:《拍卖“诚信”》运用了金融用语;《吴良心病历》运用了医学用语;《纯天然诚信口服液》运用了广告用语;《心灵的审判》运用了司法用语;《诚信旅店》运用了旅游用语。


B、镜头特写


即在取标题时不妨运用一下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更能使文章的标题产生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如下面这些标题:《秋风萧萧菜市口》:剪辑谭嗣同临刑前的悲壮环境作标题,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眺望长安的李白》:以李白最具特征性的动作披露李白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使标题具有了外在的张力美。


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可能碰到的更多的是一般性的题材,这时候我们更需要求新,避免标题的通俗。


实例:《2010,我的夏天》:较之《暑假记事》,无疑有了一种别致美。


《天地之间走来一个我》:比自我介绍一类的标题更有一种大气。


《我的第25小时》:比起“珍惜时间”和“挤时间”一类标题,自不可同日而语。


《倾听花开的声音》:见到了太多的“感悟生活”一类的标题,见到这标题,我们会更多地感到一种诗意。



高考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