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vq B. 答案:A解析:在垂直棒的运动方向选取一截面,设棒长为L,则棒上所有电荷通过这一截面所用的时间t= ![]() ![]() ![]() 2、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当电压U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 A.R1和R2 B.R3和R4 C.R5 D.不能确定 答案:C解析:画出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可知该电路有两个支路:一个为R1和R2并联后与R5串联;另一个为R3和R4串联,当电压U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电流最大的电阻R5,选项C正确.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提供的电压恒为9 V,AB为滑动变阻器,其电阻R=30 Ω;L为一小灯泡,其额定电压U=6 V,额定功率P=1.8 W;S为开关,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端.现在接通开关S,然后将触头缓慢地向A端滑动,当到达某一位置C时,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则CB之间的电阻应为( ) A.10 Ω B.20 Ω C.15 Ω D.5 Ω 答案:B解析:灯泡的工作电流I= ![]() ![]() ![]() ![]() Ω=10 Ω,故CB间电阻R2=R-R1=20 Ω,故选项B正确. 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80 V,内阻r=5.6 Ω,R1=6 000 Ω,R2=4 000 Ω,R3=0.3 Ω,R4=6 000 Ω,R5=0.1 Ω,R6=0.2 Ω,R7=8 000 Ω,估算R7消耗的功率为( ) A.80 W B.8 W C.0.8 W D.0.08 W 答案:C解析:根据大电阻与小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小于小电阻,大电阻与小电阻串联其等效电阻大于大电阻,R7中电流近似为I= ![]() 5、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 A.J/C和N/C B.C/F和T·m2/s C.W/A和C·T·m/s D. 答案:B解析:由U= ![]() ![]() ![]() ![]() ![]() ![]() ![]() ![]() 6、功率为10 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60 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两只60 W的白炽灯,均用10 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A.8×108 kW·h B.8×1010 kW·h C.8×1011 kW·h D.8×1013 kW·h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每户节约功率约为100 W,若每天用灯6小时,一年365天,全国估计为4亿户,由W=Pt得W=8.76×1010 kW·h,即选项B正确. 7、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B.加12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14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答案:AD解析:对某些导电器材,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 ![]() ![]() ![]() ![]() 点评 伏安特性曲线类问题一定要分清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在非线性关系中,电阻的值要针对曲线上某一点应用R= 8、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若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则( )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88 W B.电动机的内阻为4 Ω C.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 N D.该车受到的阻力为63 N 答案:D解析: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48×12 W=576 W,故选项A错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R= ![]() ![]() ![]() 点评 (1)解此题的关键要搞清电动机转动时为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适用.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Fv,也可用P出=P入-P损. 9、如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输出电流为100 mA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 ![]()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 B.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 C.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 D.充电器把0.14 W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 答案:ABC解析: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总=UI=0.14 W,故选项B正确;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热=I2r=0.02 W,故选项C正确;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化=P总-P热=0.12 W,因此充电器把0.12 W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故选项A正确,D错误. 10、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 答案:AC解析:由电流的定义式I= ![]() ![]() ![]() ![]() ![]() ![]() ![]() 11、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 kV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1 mA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量e=1.60×10-19 C.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个数为 .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和4L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1和n2,则n1∶n2= . 解析: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由I=
建立如图所示的“柱体微元”模型,设质子经过距质子源L和4L处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在L和4L处作两个长为ΔL(极短)的柱体微元.因ΔL极短,故L和4L处的两个柱体微元中的质子的速度可分别视为v1、v2.对于这两个柱体微元,设单位体积内的质子数分别为n1和n2,由I= 所以I1=I2, 故 根据动能定理,分别有 eEL= 可得 因此,两柱体微元中的质子数之比 答案:6.25×1015 2∶1 12、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x和y,x长为l,y长为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变化如图所示,则x、y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多大? 解析:由图像可知,Ux=6 V,Uy=4 V,因两导线串联时电流相同, 则 而Rx=ρ 所以 则 答案: 13、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在30 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2)在提升重物的30 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 (3)线圈的电阻. 解析:(1)电动机输入功率 P入=UI=3×0.2 W=0.6 W. (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 P机=Fv=Gv=G· =4× 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Q, 得发热的功率 PQ=P入-P机=(0.6-0.4)W=0.2 W. 产生热量Q=PQt=0.2×30 J=6 J.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 得线圈电阻R=5 Ω. 答案:(1)0.6 W (2)6 J (3)5 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