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第五讲—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渐渐剪 2016-11-13

第五讲  理念: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工具: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同情与同理心

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会问他什么问题?

孩子考试考得不好,你会跟他说什么?

孩子在游乐园玩得不想离开,你会怎么跟他说?

 

你会不会说:

为什么打架?你惹他了还是他惹你了?

为什么考这么差?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

该回家了,都玩这么长时间了!

 

通常,我们都关注孩子的行为,给孩子找原因、出主意、讲道理。但是,这样的交流往往鸡同鸭讲,不欢而散。

为什么这样的沟通无效呢?因为都是在用大脑沟通,沟通的是行为,而非感觉。

 

    正面管教让我非常受益的一句话就是“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在整个人类的文化中,理性一直被强调和重视,而感觉则被忽略,甚至是被否定的,认为理性、意志更重要,而感觉则是不重要的。中国有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流血不流泪”,都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有感觉;有了感觉也要压抑和控制。

然而,感觉是时时刻刻都有的,我们一直处在感觉之中。

不但如此,感觉还时时刻刻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惩罚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种观点:要让孩子为他的错误付出代价,让他感到痛(身体的痛或者精神、心灵的痛),他才会长记性,从此不敢再犯!

 

请你想一想,在你最近或者在你的小时候,有没有过别人想以让你感到难受的方式来激励你做得更好?当你被羞辱或者被不公正地对待,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决定是什么?

你感受到对方的好意了吗?你愿意合作与配合吗?你觉得自己受到激励了吗?你跟对方的关系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有时候,我们可能的确被激励了,从此不敢再犯做个错误。但是,我们从中是得到了愉悦,还是感到厌恶?是出于甘心乐意,还是出于恐惧和羞辱?跟对方的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是让你释放进取还是让你拘谨退缩?你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人愿意合作,还是因为迫于他的权威而讨好他?

在负面的情绪中,我们的确可以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这是不能长久的,而且在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极其巨大。

若是在正面的情绪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甘心乐意地去做,做的过程中充满愉悦,效率高,持久?

你是愿意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勉强去做,还是在甘心乐意的情况下享受去做?

我想到最近我女儿背诵《长恨歌》,我不知道有没有像她这样年龄段的孩子背诵这首诗,是如何背的。我是从讲故事开始,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白居易的故事,然后到这首诗。我说不要想着背诵,只是读一读就好了,每天读两遍。不知不觉,她竟然会背了一些。有时我们在散步的时候,互相提醒着背诵,她非常开心。现在把整首诗背诵了下来。整个过程她非常愉悦。我也觉得很惊奇,她竟然这么快背下来。还跟我说:“我觉得背古诗真有意思,真好玩!”

 

·尼尔森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感觉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无论是负面的感觉还是正面的感觉,都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是有了感觉之后发生的相应的行为是有对错的。)

 

我们常常关注在孩子的行为上,并且试图扭转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看这个冰山图:


海面之上的任何一座小小的冰山,在海面之下,都一定有一个巨大的冰体。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行为只不过是人的一小部分,在行为的背后,有感觉、有信念,有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如果我们单单关注在孩子的行为上,而无视孩子的感觉,那么,显然我们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无法产生共鸣,也无法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尼尔森说:“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他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近亲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

这段话概而言之,就是:“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孩子感觉不好,就肯定做不好。”

 

要让孩子感觉好,首先要进入孩子的感觉世界中,摸到孩子的感觉。当孩子的感觉被摸到,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纳,心就软了,愿意反思自己,愿意合作。

所以,善于识别孩子的感觉,是做父母的很重要的一个功课。下面这个“情绪脸谱图”帮助我们用词语描述我们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孩子犯了错,还要让他感觉好吗?如何才能够让他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付出代价?还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而且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呢?

如果是后者,那只有让孩子感觉好,我们才能达到目的。

 

回到开始的三个情境:

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会问他什么问题?

孩子考试考得不好,你会跟他说什么?

孩子在游乐园玩得不想离开,你会怎么跟他说?

 

当你说:

你们为什么打架?你惹他了还是他惹你了?

你怎么考这么差?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

该回家了,都玩这么长时间了!

请你体会一下,如果是你,你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是什么呢?

作为孩子,你的感觉是不好的。

 

如果想让孩子感觉好,让孩子能够从错误中反思,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与我们的关系更亲密,我们可以怎么说呢?

 

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工具。

 

    第二部分  工具: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识别出孩子的感受,用词语表达出来。

    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对孩子的同理心,但不是宽恕孩子的行为。

    同理心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此时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这一步的关键是不带批评指责。    

4. 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第一步的要点是准确找到孩子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要向孩子确认:你是不是这个感觉?

     第二步的要点是同理心。同理心和同情心不同。同理心是指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进入到孩子的感觉世界中,理解到孩子的感受,并且感同身受。两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亲密的。而同情心则是居高临下的,表达的是对对方处境的一种安慰,有时还带着怜悯。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此时真实的感受”非常重要,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你此刻的真实感受。我们称之为情绪诚实。

孩子有感觉、有情绪,大人同样有感觉、有情绪。当我们强调“和善”时,并不是说大人不可以有负面的感觉。感觉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受理性的控制。但是,我们却可以学习如何面对、处理负面的感觉——诚实、客观。

诚实和坦率能够培养亲密的关系——一种真正的人际关系。

当成人愿意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是愿意体谅成年人的需求的,这种意愿常常被成年人低估了。孩子可以成为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点时间对他们说实话。

诚实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不带有对孩子的责备或者羞辱

第四步: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的要点是:家长不急着给孩子出主意,一定要先问孩子:你有什么办法?你计划怎么做?

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步甚至可以省略。“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有的时候,心情解决了,事情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回到刚才的三个情境中:

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

孩子考试考得不好

孩子在游乐园玩得不想离开

 

用“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孩子和小朋友打架

第一步:我看到你很伤心,还有些愤怒。

第二步:我理解你现在的感觉一定很不好受。我小的时候也和小朋友打过架,当时我是被他打了,感觉很委屈、很愤怒。

第三步:我现在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一直哭,不说话,我心里很焦急。

第四步:等你平静一些,你愿意跟我说说吗?

 

孩子在游乐场玩得不想离开

第一步:我看到你现在玩得特别开心,你很想继续玩下去。

第二步:我理解你的感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到游乐场玩也玩得很疯狂呢,天不黑都不想回家。

第三步:时间实在不早了,到了回家的时间了。而且我现在很累,很想回家休息。

第四步:你的计划是?是现在就走,还是再玩五分钟?

 

孩子考得不好

    第一步:“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你心里一定觉得很难过、很沮丧。”(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第二步:“我理解你。记得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考了班里的倒数,我极其沮丧,回家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表达同理心)

第三步:“我的确希望你考得更好,看到你的这个成绩,我也很忧虑。”(向孩子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第四步:“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成绩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留意到“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中“赢得”两个字吗?

我们是要“赢得”孩子,还是要“赢了”孩子?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想一想,作为家长,你“赢了”孩子,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成为一个失败者。这是你对孩子的期望吗?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了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总结:

记得这句话: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要赢得孩子的心,先要摸着孩子的感觉;摸着孩子的感觉之后,还要接纳孩子的感觉。

感觉就是感觉,没有对与错之分。

接纳孩子的感觉,不等于同时接纳孩子的不当行为。

先解决心情(感觉),再解决事情。有时候,解决了心情,事情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了解、接纳孩子的感觉,是为了“赢得”孩子的心。当我们赢得了孩子的心,关系建立了,我们才会对孩子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