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事的人,才会有敬畏感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1-13

一直以来,读库都是一种很低调的存在,这个品牌是那种喜欢的人爱的要死,不喜欢的倒也不是讨厌,而是压根就不知道读库这回事。读库出版的图书拥有一批愿意花钱读书、愿意读好书、愿意读严肃图书的读者,这个人群,支撑着读库和他的读者们,稳稳当当的走过了十一年的岁月。


读库创刊

我算不上读库的老读者,真正开始阅读读库的书是从2012年,从那一年起,我开始订阅整年读库的书。我一边在 MacTalk 上写作,一边开始了读库的阅读,由此知道了读库的六哥张立宪。在编书的领域,六哥是那种昂霄耸壑的人物,老罗曾经评价,一本书只要过了六哥的手并且出版了,那这本书一定错不了。我多次在访谈节目上见过六哥,他的话相对要少,腼腆,憨厚,充满了中老年知识妇女杀手的那种淡定,平时低眉顺目,偶尔抬眼精光四射。这让我以为六哥是个言少话淡的人,后来才发现那是错觉,一般只有老罗和柴静在的时候,他才假装沉默。在这次读者年会上,六哥一个人差不多得瑟了2个小时,另外一个小时用来舌战群雄,哦,应该是群雌,毕竟热爱六哥的,多是中老年妇女。

六哥的睿智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在一次读者聚会上的交流,就让我记忆深刻。

读者问:六哥,这十年我对读库的两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其中一篇是《九爷》。既有历史深度,情节又起伏跌宕,看的特别过瘾。说实话,《九爷》之后,再也没看到过让我产生如此大阅读快乐的文章了。

言下之意就是今不如昔。六哥的回答就特别有智慧:

有一次读者聚会,中间有个过道,把大家分成两拨。这边一个哥们站起来说,他特别不喜欢某一本书。那边就有个哥们说,他特别喜欢这一本书。我想,那个说特别不喜欢的人,看到这个说特别喜欢的人,也许会关照一下内心的另一种声音。那个喜欢的人,听到这世界上居然有人不喜欢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和自己不一样,也能得到他自己的思考。这就是最有趣的事情,甚至比读书本身更有意思。

读库并不是特别容易读的书,因为书中的内容讲述的是文化,是历史,是人性和苦难,读库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人和剪影,不是逗读者开心的,需要沉下心,才能读进去,才能读完。关于这一点,六哥多次提到「踮起脚尖阅读」这个概念,他说:

我希望它是需要你踮起脚尖才能够着的书。我喜欢的写作风格是“节克理”:节制、克制、理智。我避讳太强调才华,没有下笨功夫的文章。我希望《读库》发的文章是这个作者一生写得最好的一篇。

踮起脚尖来去阅读那些有「深价值」的文章和图书,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漫长的、不是令人愉悦的,但你获得的价值,有可能是最大的。

这次的读库年会,六哥也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我最喜欢的是他关于「焦虑」的论述,你为什么不焦虑,你为什么焦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创业,打工,还是像杭州某人那样闲赋在家读书看电影哄孩子,都会有焦虑的理由,和不焦虑的理由。六哥的总结是这样的:

第一,真正做起事情来你会发现,不高兴、抱怨、愤怒是最没有用处的。你只要不高兴,马上就会变得没头脑;也只有没头脑的人才习惯于不高兴,这种人唯一的本事就是不高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你通过生气、抱怨能得到解决的,除非是对你的家里人、下属发脾气,但那不是真的奏效,只不过是情感绑架和威胁,你才能让自己的愤怒得逞。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气可生了。

第二,有一个老笑话。天上下雨了,大家都急匆匆地跑,一个傻子还在雨中慢条斯理地走。有人提醒他走快点儿躲雨,他说,前头也是雨啊。这听起来很傻,但确实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中年心态,对我来说,很多活压在心头,经常被各种工作、各种事情追着屁股跑,甚至被追得很狼狈,但心里头已经着急不起来了。

第三,凡他人承受的,必会落在你身上。这是另外一个非常沉痛的人生体会。很多天才、学霸级的人,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志满意得,慢慢也会明白:人这一辈子,其他人要承受的伤痛、挫折、迷茫、无助、绝望,你也一样都少不了。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明白这一点后,就很难焦虑起来了。

第四,也是读库这些年的一种经营理念:冰山。冰山露出那一小部分就行了,更大的部分潜藏在水下。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这样,不用把所有的钱在一天之内都挣完,不用涸泽而渔,透支明天,要给以后留一些机会,留一些资源,留一些事情做。

第五,有时候你还没想清楚就很仓促地去做事情,这种情况下,执行力越强,越容易出事儿,越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有时候也要提醒自己一下,当你兴冲冲、急匆匆地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内心不妨停一下,慢一点儿,再想一想:是不是非得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些年,有一些事情我们做得很慢,最后很庆幸当初没有那么快得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