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石头记》研究之霍国玲谈红学(第18期)

 果冻0881 2016-11-13



草根红学探索的沙龙;红楼梦爱好者的家园;为你分享不一样的金陵十二钗…


曹著书名的演变过程(六)

《风月宝鉴》的背后历史



 对前面几篇文章的回忆


《曹著书名的演变过程》是连载文章总的标题。在此前已写出五篇短文,这几篇文章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凡例”中存在的矛盾,反映的是作者修订《石头记》的过程


 2、曹著书名的三个阶段:《风月宝鉴》、《红楼梦》、《石头记》; 


 3、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演变为《石头记》;


  4、曹著最早的书名为何称作《风月宝鉴》;


 5、《风月宝鉴》一书的人物及其写入小说中采用的方法(第18篇)。


    本文将介绍《风月宝鉴》的背后历史。


《风月宝鉴》的背后历史


 第十二回的核心是跛足道人给了贾瑞一柄“风月宝鉴”。此镜正反两面均可照人。照正面是美人凤姐,照背面是一具尸骨。道人不让贾瑞照正面,只照反面。但贾瑞不听,结果很快死掉。对于这个故事,在本回前面有诗歌云:“有朝敲破蒙头瓮……。”前面一篇文章已说明:其含义是:有朝治死雍正皇帝……。作者对自己的著作亦起名为《风月宝鉴》,说明治死雍正皇帝——正是这部书的核心内容。是谁治死雍正皇帝的?在小说中,是凤姐和跛足道人,其背面所隐写的是竺香玉和曹雪芹。(关于这个问题请参看“石学论丛”[原“红楼解梦论丛”]中的有关论述,特别是《曹雪芹毒杀雍正帝》一书。) 

  

  既然治死雍正皇帝是曹雪芹和竺香玉联手完成的。那么,他们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冒家破人亡的危险,也要做“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样一件事情呢?


  从香玉与雪芹两人能够为了一件共同的事业,如此置生死于不顾,密切合作看,两人的关系决不寻常。


《风月宝鉴》是《石头记》一书的雏形阶段。


 《石头记》的前身《红楼梦》正是在《风月宝鉴》基础上,“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形成的著作。


 那么,《风月宝鉴》背后所要隐写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1、《风月宝鉴》在小说中,所要隐写的历史核心是:曹雪芹与竺香玉联手将雍正治死。


  2、治死雍正,既是曹雪芹与竺香玉合作完成的,说明他们二人有不寻常的关系,而且对雍正痛恨到极点。即是说他们有治死雍正的动机。


  3、曹、竺二人既然能够在治死雍正的事业上获得成功,说明他们具备了治死雍正的条件。即他们与雍正之间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双方关系极其密切,另一方面思想感情又完全敌对,以至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4、由于雍正的身份是皇帝。曹、竺二人既然联手治死皇帝,说明双方的矛盾与斗争涉及到皇权——即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斗争,是酝酿的一场政变。竺香玉既然处在斗争的旋涡之中,说明她在宫廷中的地位很不寻常——是最接近皇帝的人(皇后)。既是涉及皇权的斗争,说明曹、竺二人的胆量和智慧均过人,而且对于治死雍正后,将来怎样治理国家问题,也有所设想。


(上述问题详情可参看《曹雪芹毒杀雍正帝》一书。)


曹雪芹为了将历史隐写于《风月宝鉴》中,采取了写作奇法、秘法


 曹雪芹为了给竺香玉写传,在传香玉之时也就同时传了自己,特别是他与香玉联手治死雍正之事隐写进了《风月宝鉴》书中。曹雪芹为了隐写历史采取了大量写作奇法、秘法。包括:谐音法、拆字法、隐寓法、射覆法、分身法、合身法、颠倒相酬法等,特别是在隐写地点(如缩地法、分写法、合写法)、时间(“双悬日月照乾坤”)等问题,采取了特殊的隐写方法等。关于曹雪芹的写作奇法、秘法,脂砚斋在第一回有批语云: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第二十七回脂砚斋亦有批语云: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己卯冬夜。


 此外,在第十九回,写有如下这样一段话:

 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玉,滚在香玉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在“也变成个香玉”处,蒙府本有侧批曰:“作意从此透露。”


“透露”什么?


    ——透露的正是作者为了将“香玉”其人如实而详尽地写入书中,采取了“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的方式。这是一种比“直偷硬取”巧妙得多的方法。这种“分身法”是作者所独创的重要的写作奇法、秘法之一。前面文章已说明,对于“分身法”笔者已有数篇文章详细论述,本文不再赘述,只是简略地介绍《风月宝鉴》一书是怎样运用“分身法”将历史人物写入小说中的。重点则是介绍曹雪芹在小说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分身”来隐写竺香玉的经历。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其所有。我们注重分享,欢迎原创。

投稿请发邮箱:741743878@qq.com


我们的公众号


公众号:caogenshuohonglou

解析四大家族的衰败;殇情宝黛爱情的悲剧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我们的微信群:


群主微信号: lxa19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